APP下载

新型手术缝针容纳盒在颌面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1)

2021-07-27王伟玲

循证护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收纳盒清点盖板

王伟玲,赵 兰,孟 箭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221009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临床上各种疑难手术不断开展,相应的手术风险也随之增加。在复杂多变的手术操作中,会用到各类繁杂的手术缝针,如何安全地使用和管理缝针愈加重要。以舌癌根治手术为例,各类缝针规格繁杂,数量众多,甚至可达上百根[1],这给手术室护士的清点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缝针遗失或断裂会延误手术,引发严重后果,甚至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2]。目前,缝针管理尚无统一标准,传统的缝针管理把各类缝针放在金属弯盘中统一清点查对,若不小心触碰,极易造成缝针的滑落丢失,增加了手术风险。此外,护士在整理弯盘中的缝针时,容易被不规则放置的缝针刺伤,增加了器械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给手术室护士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3]。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中换针、寻针、清点的时间,特设计了一款方便管理手术缝针的容纳盒,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口腔颌面根治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行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根治术的5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纳入标准:①年龄20~75岁,性别不限;②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需接受手术治疗者;③血常规、心肺功能正常者;④耐受手术者。排除标准:①有远处转移需行放、化疗者;②凝血功能异常,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者;③沟通障碍,依从性差者。两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缝针管理方法,使用后放于弯盘收纳。

1.2.2 研究组

采用自制缝针收纳盒,其组成为容纳平板和盖板,容纳平板上依次并排设计多个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容纳模块,横截面为工字型,每个容纳模块可配合嵌入与其规格相同的工字型卡槽中。容纳模块上均匀设计多个针槽,为满足手术中各种类型缝针的放置要求,宽度分别设为0.4 cm、0.8 cm、1.2 cm、1.5 cm。针槽的槽顶开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两侧边缘与对应的容纳模块嵌合。容纳平板与盖板一侧铰接,由卡扣固定。为了方便计数,设计容纳模块的针槽数量为10个,可充分利用容纳空间。为方便加工、降低制作成本,减少盒体重量,容纳平板就地采用医疗器械耗材内废弃的白色泡沫板。针槽的槽顶开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易于使用下压式方法将缝针妥善固定在槽底的白色泡沫敷料中,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放置在槽底的缝针从槽顶开口滑出。将各类缝针依次安置在对应的针槽中,清点时,可以迅速查对数量和缝针的完整性。术后将放置缝针的容纳模块直接抽出,按医疗废弃物处理,无需二次接触针体。相互契合的设计可使缝针在抽出模块的过程中不会从针槽中滑脱,避免遗失或脱出。自制缝针收纳盒结构示意图,见图1。

1—卡扣;2—盖板;3—容纳模块;4—容纳平板;5—缝针;6—针槽。图1 自制缝针收纳盒结构示意图(a为整体结构;b为容纳模块)

1.3 观察指标

①缝针丢失率及针刺伤发生率。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术后由巡回护士及时登记,简述缝针丢失的过程,每月末由护士长统计缝针丢失次数,查找原因,改进措施。发生针刺伤后由当事人在“感染管理本”上记录原因及处理措施,每月末由护士长统计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②换针时间及术后缝针清点时间。从拿起持针器、穿针引线、交至医生手中的时间为换针时间,由巡回护士记录。此外,巡回护士记录两组器械护士清点50枚不同规格缝针的时间。③医护人员缝针清点和管理满意度。两组中每台手术的主刀医生、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各1名。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168名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和清点缝针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包括5项:自制缝针收纳盒使用情况、缝针保管情况、缝针清点情况、换针速度、对手术操作有无影响。每项20分,共100分,评分≥8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缝针丢失及针刺伤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6例寻针事件,发生率为21.4%,其中2例为术中缝针回收时丢失,4例为术中缝针在手术台上暂存时保管不当,位置移动。研究组未发生丢针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发生4例针刺伤事件,发生率为14.3%,其中2例为缝针在弯盘中整理时发生,2例为手术后终末处理放入医疗废物锐器盒时发生;研究组未发生针刺伤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中换针时间及术后清点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换针时间及术后清点时间比较

2.3 两组医护人员清点和管理缝针满意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医护人员缝针清点和管理缝针满意情况比较

3 讨论

研究表明,缝针刺伤在护理人员受到的刺伤中占比高达43.4%,增加了器械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4]。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是一类复杂的外科手术,随着其难度、精度的不断进步,术中所用的各种缝针规格型号愈加繁杂,尤其是一些无损伤缝线,体积微小细如毛发,用量多且不易固定,稍有不慎则容易丢失,不仅影响手术进程,还可能给病人带来痛苦,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5-6]。术中合理地管理缝针,防止针刺伤,避免异物遗留,是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之一,也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内容。本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缝针收纳盒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缝针丢失和针刺伤的发生率。本研究的缝针收纳盒,使用前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经多点、多次采样细菌监测合格后使用,符合医院感染管控的要求[7]。已灭菌的泡沫缝针收纳盒预置在手术台上,术中将已用完或暂存的缝针按不同规格分类,分别插在收纳平板上。将用过后不再使用的及剪除余线的缝针放置在容纳模块的远端,分隔标识的区域;暂存的、重复使用的缝针放在模块近端,针尾线压在模块下,防止多根缝线缠绕。因为槽顶开口的宽度小于槽底宽度,器械护士在术中采用下压式方法可轻松、迅速地将缝针插在泡沫模块上,不会使缝针变钝或变形,且换针时也无细小的碎屑带出。模块选择为白色泡沫,其颜色与缝针颜色对比度较大,易于分辨,可使器械护士一目了然地观察到缝针摆放的位置及使用状况,避免了手术台上暂存缝针移位,可预防缝针丢失。而传统方法将缝针别在包装纸板,或统一放在弯盘内,在反复换针过程中不仅耗时,还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职业暴露风险[8]。与传统缝针管理比较,自制缝针收纳盒的使用降低了术中缝针丢失率及针刺伤发生率,充分表明其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使用的优势和必要性。新型缝针收纳盒缩短了换针时间及清点时间。临床上缝针管理主要遵循及时、同步、记录的原则。术中增加新的缝合针,器械护士凭记忆掌握手术台上缝针数目,巡回护士负责记录,忙碌时易混淆,造成清点时间延长[9-10]。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复杂多样,出血多,创伤大,要求争分夺秒,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而手术医生专注于手术操作,会忽略对手术缝针的管理[11]。而术中使用的各种无损伤缝线和可吸收缝线数量多,重复使用频率高,换针过程中缝针的漂移或丢失,都会延长清点时间,影响手术进程,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质量[12-13]。本研究采用的泡沫收纳盒限制在相对固定环境中,每模块固定存放10根,只需根据缝针的规格放置,可有效避免传统缝针管理的混乱无序,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及解决[14-15]。器械护士术中可随时查对缝针数量、规格、类型,减少工作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16-17]。为方便随时清点数量,所选盖板为塑料透明盖板。管理缝针时透过盖板一目了然,节省了频繁打开盖板的时间。本研究设计的泡沫模块采用数字对应,按照既定位置将未使用的与已使用的缝针、常用的和不用的缝针分开,大大提高器械护士取针、换针速度。观察结果显示,使用新型缝针收纳盒,能够缩短术中换针时间和清点时间,增加护理的满意度。该收纳盒就地取材、制作多样,灵活方便,体现了缝针管理合理化,本研究思路借鉴医疗器械耗材内废弃的白色致密泡沫敷料,制作成嵌入式的容纳模块,方便安装,使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规范直接丢弃。容纳平板可以重复消毒,符合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的行业规范[18-19]。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缝针收纳盒还需持续改进,增加收纳盒磁性吸附缝针的功能。

4 小结

综上所述,使用缝针收纳盒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缝针可以被稳定、规律、安全地固定在针槽里,有效降低针刺伤及缝针丢失率,缩短清点时间及手术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收纳盒清点盖板
2.5D触摸屏盖板玻璃翘曲控制技术
一种轨道车辆外紧急锁盖板装置改进研究
眼力大搜索
六角收纳盒
收纳盒
KD403:碗盖和桶装泡面
计数型硬币分离机研制
核化工厂房设备室企口形盖板受力分析及设计建议
可爱的收纳盒
现代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动态清点工作——以 MELINETS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