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021-07-27王立刚
王立刚
摘 要:学生由小学阶段步入初中阶段,学习方式、学习思维发生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初中阶段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充分衔接了小学教学与高中教学,因此可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与高中学习直接相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得以运用,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相比于传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开放,也更加自由,因此学生相对来说会更倾向于这种学习方式。数学的学习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小组合作也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
一、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创新。新课程改革使教师越来越注重对课堂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潮流,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下取得的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多媒体等的应用使学习更加生动,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便利和更多资源,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学教学。二是教师教学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是必考科目,现在虽然人们的思想有所转变,认为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成绩还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兼顾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于课堂时间、课堂效率等限制,教师不能贯彻落实很多教学方式,只能流于形式。三是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更多地把控课堂,为学生安排好一切,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计划学习。
二、探究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这种教学方式,要选取合适的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应该是一个比较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充分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讲解印象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点、线、面、体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小组成员之间充分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列举例子、画图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然后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派出一个代表进行讲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充分引导
在開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并不能完全杜绝学生出现“跑题”的现象,而教师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更有参与感,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最简单的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通过带入数据把图象画出来,再把函数进行变换,让学生思考函数图象会怎样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整个过程不是很清晰,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变化的二次函数同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联系起来,再让学生去思考、探究二次函数图象的变化与特点。
3.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合理分组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理分组。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并发挥真正的效用,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距离远近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教师采用同桌或者前后桌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这样分组是不科学的,也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科学分组。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数学的学习更加开放,也使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思想交流。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要对学生合理分组,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解决学习问题。
参考文献:
[1]庞风兵.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清风,2021(10):64.
[2]涂仁根.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