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2021-07-27张海茸
张海茸
摘 要: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生活实践能力。在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现阶段生物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生物;教学活动
生物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生物知识的获取,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能力[1]。
一、创建学习情境,培养探究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将“教”和“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充满趣味的课堂先导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采用趣味的讨论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采用情境营造等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比如说,在苏教版八年级“疾病与免疫”第三节“免疫”学习中,因为学习内容多是概念性知识且名词解释较多,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尽量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对于免疫还是比较陌生,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幻灯片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先区分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进而掌握免疫功能的内容。
二、构建问题课堂,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方式没有创新,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对于生物知识没有探究兴趣[2]。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构建生物学高效课堂,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并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比如,在苏教版七年级“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中,本单元的学习是围绕人与生物圈的构建作为主要内容,只有了解什么是生物及其特征才可以更好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让学生有初步认识。教师通过提问“视频中哪些现象是生物现象?为什么有的花生长需要阳光?”等问题,学生通过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根据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内容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好地进行生物学习。
二、尊重学生个性,培育探究能力
传统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也会以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这样不仅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限制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学习中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就是正确的答案。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生物学课堂活动中表达想法,使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所了解,可以在生物学习中活跃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探究能力。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的分类”的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可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并且在生活中也可以对周边的事物进行分类,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于事物也有不同的认识,在分类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再通过系统化的引导分析,让学生掌握更具体的分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提升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育。将探究学习引进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生物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买哈木提·夏不改提.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价值[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8):267.
[2]马瑞.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