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助推户外情境体锻的发展
2021-07-25浦雪华
浦雪华
【摘要】为了让情境体锻中的评价策略更加优化和完善,同时让情境体锻在评价中获得推进和发展,让其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能力、情感、技能的发展,我们深入研究了有效评价和情境体锻发展之间的关系,旨在发挥评价的助推作用,促进户外情境体锻的发展。
【关键词】有效评价;情境体锻;户外活动
一、户外情境体锻背景
富有趣味、具有多元情境的体锻活动能有效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充分、有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提升幼儿各项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了让体锻更具创造性、趣味性,我们从内容、形式、效果上进行了新的调整,结合本园的绘本特色,借助绘本资源,将绘本故事作为体育锻炼的背景,借助相关角色、生动的内容、具有发展性的场景,赋予户外体锻生命力和开拓性,让体育锻炼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进而调动幼儿参与体锻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我园处于情境体锻研究的第二阶段,我们借助绘本故事《十四只老鼠去春游》,将故事内容作为整个情境体锻的主线,围绕这本绘本内不同场景、角色、事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分区域设计情境体锻及游戏内容。比如,我们设置了老鼠们快乐的一天(钻爬区)、小老鼠扑蝶记(跑跳区)、小老鼠运果子(投掷区)等区域,并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从情境创设难易程度、材料多元、动作要求等方面体现差异。为了不断优化情境体锻的内容、指导策略、发展要求,我们依托多元评价进行观察、分析、反思、调整,对体锻进行了跟踪式、潜入式研究。
二、有效评价,促进情境体锻的深入推进
(一)有效评价优化情境体锻环境
适宜、有效的体锻环境能助推体锻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幼儿与场地、材料、同伴之间的互动,让体锻变得富有情趣、更具挑战性。判断体锻环境是否具有多元性、有效性、趣味性、挑战性,以及其是否有助于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动作发展,需要我们对环境“审时度势”,做出合理的分析。评价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从儿童、教师等多维度视角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梳理、综合诊断,从方位、区域格局、情境创设、材料投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助推情境体锻环境的完善与优化,为体锻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有效评价助推体锻情境推进
体锻情境是否具有延续性、关联性、整体性,幼儿能力和动作发展是否具有递进性,教师的支架是否具有挑战性,一系列围绕实现体锻发展目标的情境推进需要我们结合实践探索进行思辨。以“幼儿为本”,我们通过实践诊断,评价检验,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助推体锻游戏情境的深入。比如,第一阶段,9月份,结合季节特征和主题内容,我们选择适宜的绘本《十四只老鼠的秋天进行曲》展开情境体锻,创设了老鼠们快乐的一天(钻爬区)、小老鼠扑蝶记(跑跳区)、小老鼠运果子(投掷区)、小老鼠过河(平衡区)、小老鼠与蒲公英之旅(综合区)五个游戏情境,每个情境中又分别设置了不同区域,如区域“老鼠们快乐的一天(钻爬区)”情境内,又设置了“巧过小池塘”“收集小松果”“穿过大丛林”“松果大作战”等小区域,以不同的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多样化地进行体育运动。
那如何让游戏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将情境纵向深入、横向拓展呢?我们以幼儿发展为目标,以情境创设为内容,以师幼互动、观点碰撞为形式,立足情境推进,从情境内容的广泛性、情境创设的形象性、情境游戏的丰富性、情境材料的充足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优化情境设置、调整游戏小区域内容,从而助推情境体锻的深入发展。
(三)有效评价助推教师专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评价的过程一定会引发多元的互动方式,如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亲子之间的互动等。以评价为载体的互动,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指导能力,优化、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借助观察记录、撰写系列案例分析、不定期个别对话、分组讨论及集体研讨和话题分享的方式,和幼儿在互动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考如何优化和完善情境体锻的策略。
三、情境体锻,增强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
对于情境体锻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幼儿发展,我们依托评价来研究、分析。反之,我们通过情境体锻的不断实践和检验,来增强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通过优化评价策略,让评价与体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幼儿的发展发挥作用。比如,一开始,我们多选用叙述性评价,通过对情境体锻的描述、分享,有目的地进行叙述性评价,分析判断哪里合理、哪里需要调整;哪些材料是有效的、哪些材料需要补充等。叙述性评价有助于详细描述情境体锻的发展状况,但是不容易进行统计、汇总、对比,因此,随着情境体锻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形式越来越丰富,从呈现方式上来说,有叙事性评价、数据性评价、表格式评价、线型评价;從评价方式上来说,有启发式评价、自主式评价、探究式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总之,体锻促进评价,评价促进体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四、多元评价,促进情境体锻中的深度互动
(一)评价主体多维度,让评价与体锻的发展更具辩证性
1.立足儿童,发挥助推情境体锻游戏的主体作用
儿童是评价的主体之一,评价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如个体评价、小组评价、集中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不同的评价过程与相同的归结点,能让幼儿通过对游戏情境的再现、材料方法的使用、策略的挑战等评价,学会自主探究、自我解决情境体锻中出现的难题,从而让幼儿真正成为“能说会评、善思考”的评价的主人。
2.立足教师,发挥助推情境体锻游戏的主导作用
对幼儿的行为看得见、听得到、能理解,教师才能做出适宜的回应。《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中提到评价的四个特征之一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包括与儿童交谈)”[1],因此,教师需要观察、解读儿童行为,为幼儿穿针引线,在幼儿自主评价的基础上建立有特色的评价体系,让评价过程“看得见”“有线索”,让体锻评价具有条理性、层级性、阶段性。针对情境体锻游戏内容的深化及幼儿具体表现,教师应根据评价需求分阶段梳理,建立涵盖主题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个案评价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让评价与体锻的发展更具生动性
1.及时记录与分析评价
幼儿的自主评价基于幼儿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它包括和环境、材料的互动,和同伴的交往,和自我、教师的对话。为了便于幼儿及时对情境体锻进行自我感知、认知与发展的评价,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恰当的评价时机与载体,让幼儿随时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比如,在情境体锻区域活动现场,幼儿可以运用手环的形式来记录该区域是否获得了自己的喜欢,检验评价区域的参与性;也可以在每一个区域留言板上,以简单的符号,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进行图文记录,及时记录该区域材料、环境的适宜性;还可以以故事的叙述形式,简单描述在情境体锻过程发生的值得记录的片段,这有助于后续分享与交流。评价区域内容、环境和形式的合理性,为优化情境体锻提供了依据。
2.个别回顾与小组分享
情境体锻活动中,幼儿有很多“哇”时刻,需要个体内化及与同伴分享。为了让幼儿的评价有依据,我们采用不同的记录表进行记录,有表格式(便于统计)、图画式(便于描述)、贴标式(便于小班幼儿操作)、墙面记录(足够的空间,便于小组协商记录)等。
评价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个体的自我思考,更是同伴间、师幼间互相交融的过程。有了评价依据,我们可以借助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的形式,利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进行小组讨论或集中分享,使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让游戏中的难点、重点得到解决。
3.教师提炼与集中梳理
在幼儿评价与分享的基礎上,教师会进行提炼式评价,即借助多媒体手段,如手机、相机、摄像机等,或者借助口袋本(随时记一句、画一笔,记录瞬间),捕捉幼儿的惊喜时刻,并结合幼儿的回顾与评价进行补充、提升,从而优化体锻游戏情节的设计、内容的设计,促进情境体锻不断深化。
(三)评价周期结构化,让评价与体锻的发展更有过程性
评价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教师除了评价每日游戏情况(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还要进行每周汇总、每月梳理,对每一个主题背景下的情境体锻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又一个评价周期,周而复始,不断深化。为了让评价有主线、有发展、有延续,让话题不断深入,在日常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围绕阶段性评价内容,重新梳理,将每一个片段融合成一个系列,找出具有共性和个性的话题,以不同形式开展话题式研讨,深入优化评价策略。比如,借助班级研讨,教师研究本班幼儿在情境体锻中的评价方式的适宜性;年级组围绕平行班情境体锻的评价策略,研究其可行性、有效性;全园围绕焦点问题,如情境体锻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体现的差异性展开评价策略的研究。不同层级的评价研究能让评价方法更优化、更有效。
评价,让我们一起记录、一起分享、共同提升,它不仅仅是幼儿成长路上的“助推器”,更是师幼关系发展的“孵化器”,还是使情境体锻不断深化和优化的“服务器”。评价,让幼儿在情境体锻中成为主人,使其具有主动性、主体性,也让体锻更具无限发展性。
【参考文献】
〔新西兰〕玛格丽特·卡尔.另一种评价:学习故事[M].周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