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借力实验区“东风”,扬特色发展之帆

2021-07-25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验区二中东风

示范学校特色建设项目是西南大学遵义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的重要内容,根据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西南大学专家团队为其量身打造特色项目助力发展,遵义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遵义二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遵义二中在2016年成功申办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还成为西南大学遵义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示范校建设项目之一。学校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厘清办学理念、优化幸福课程,打造幸福课堂,进一步促进了办学品质的提升和学校的内涵发展,使“让每一位师生做最好的自己”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深入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乘着实验区的“东风”,学校扬起特色发展之帆,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首抓“人”的发展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沉淀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学校的社区背景,以及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共同愿景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帮扶指导下,遵义市第二中学创造性地提炼出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认为,幸福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教育幸福是教师工作的最高目标和最美境界,享受幸福的教育是学生的终极追求。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以遵义市第二中学首任校长朱季瑜先生提出的“尊师重道,敬业乐群”为校训,围绕尊师,就是尊严——提升教师尊严感、职业幸福感;重道,就是励志——要让每一个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敬业,就是修身——让每一位教师遇见最好的自己;乐群,就是大同——创建教师幸福、学生幸福、管理团队幸福、家长幸福和社区幸福的幸福校园,让每一位师生遇见最好的自己。这一办学理念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指引,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又进一步彰显办学理念,二者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首抓内涵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把提升全体教师整体素质,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上台阶。

自开启实验区示范学校特色建设项目以来,遵义二中先后选派华李路、江永伦、袁富碧等十多名教师参加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卓越教师”等研修班的学习和培训,受培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逐渐成长为学校的中流砥柱,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学校搭建平臺,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在实战中锤炼。在西南大学的帮扶下,学校研制了“幸福课堂”改革方案,举办“幸福课堂”教学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高三试卷讲评课大赛、试题命制大赛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其中,袁富碧、陈红晔、黄小露老师获得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贵州省冠军、全国一等奖;袁富碧老师获得贵州省第七届高中政治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龚飞、孙银银、华李路获得遵义市优质课一等奖;高璇老师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老师们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搭建的平台和西南大学专家的指导。学校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让更多教师成长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幸福教育”的理想愿景。

在课改中寻求突破

课程是学校落实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帮扶下,遵义二中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建构并实施了“三色幸福课程”,即红色基因课程、绿色发展课程、金色成长课程,打造乐知、乐学、乐群的课程体系。

其中,乐知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与地方专项教育课程;乐学拓展课程包含“悦读生活”课程,“智绘人生”课程群;乐群德育课程包含“节仪课程”“新八德课程”“社团课程”。在学校看来,这些课程的实施,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成绩,更在于注重全面发展和生命成长,让幸福教育的张力得以绽放。

在西南大学专家的指导下,“三色幸福课程”结构清晰,层次丰富。学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好红色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爱国之志;充分利用学校建有的劳动实践园地开展好劳动教育课,让孩子们收获劳动实践的美,收获幸福的笑容;开设文明礼仪课程,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形成懂礼仪、讲文明的二中优秀学子风采。同时,还通过舞蹈课程、摄影课程、美食课程、茶艺课程、手工课程等各种丰富的课程,让孩子至少能够能有一到两个方面的能力、技术得到提升,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学习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研学课程等,为支撑学生持续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统编新教材的推行使用,普通高中如何提升教学水平,搭建有效课堂,进一步提质增效?如何突破教育教学质瓶颈,实现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遵义二中在发展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要想突破这些难题,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除了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还必须借助课堂教学改革,以高效课堂的探索和生成来提供强大支撑。实验区建设中,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助力二中内化“幸福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教学关系,引领学校打造“幸福课堂”,有效彰显“积极、和谐、高效、发展”的课堂特色。

近年来,学校开始实践先学后教“幸福课堂”模式。校长陈永强介绍:“‘幸福课堂的宗旨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能找到存在感。”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如今,在二中的课堂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更加坚定,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合作探究中得到了提升,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也在探索实践“幸福课堂”的过程中磨砺自我,提升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实验区二中东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长春:五大实验区建设引领农业跨越发展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