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教师教育 区域发展的创新“样本”

2021-07-25余麗柃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验区西南师范生

余麗柃 刘乙鑫

重庆到贵州遵义,距离240公里,车程不到3小时。这段地理上不算太远的距离,让两地在各个方面的合作都具有天然优势。在教育发展,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上,两地攜手构建了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区域样本。

2016年5月,西南大学与遵义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遵义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学共建遵义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协议》(以下简称实验区)。实验区建设时间为五年,通过完善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校“四位一体”UGIS运行新机制,充分整合四方资源,探索出双赢互惠、协同共享、创新发展的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体系相互脱节、培养机构彼此隔离、参与主体各自为阵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高校无疑发挥着关键作用。西南大学作为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6所试点高校之一,优势明显。学校承担了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任务,以此为契机,着力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大力推进了师范生在人才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并实施了师范生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并重并行的双专业培养。

按照协议要求,在实验区建设的五年时间里,双方共同培养包括名校长、教学名师、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卓越教师等在内的210名教育人才,建设10个示范学校特色项目。实验区建设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培养体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在教师专业水平分层设计及课程设置、专业发展一体化方面进行理论突破;另一方面,还要在校地协同创新开展一体化教师教育方面进行实践创新,构建职前职后相互衔接、贯通递进的终身化教师教育新体系。

五年时间转瞬即逝,如今,遵义实验区建设已进入到收官阶段。为展现实验区建设突出成果,为区域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创新样本,《中国好老师》特采访了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学斌及实验区各层次培养对象代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教育发展的新生和蝶变。

猜你喜欢

实验区西南师范生
古城西南两座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潮”就这么说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Country Driving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tereotypes and Diversity
长春:五大实验区建设引领农业跨越发展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