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诗象·诗蕴:基于具体情境下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
2021-07-21马天保
马天保
摘 要 本文以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指出,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分别是:基于具体情境下的诗言、诗象和诗蕴,即在学科认知情境中感知诗歌语言;在个人体验情境中捕捉诗歌意象;在社会生活情境中探求詩歌意蕴。
关键词 学科认知情境;诗歌教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印发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语文教学和研究的热点重点。怎样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设计应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出发,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中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围绕着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在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和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本文以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指出,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下,实现从感知语言到捕捉意象再到探求意蕴是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
一、在学科认知情境中感知诗歌语言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2017年版课标提出“学科认知情境”,一是强调了任务特征即“学科本体”,涉及较为系统的学科本体知识和较为深入的学科本体问题,譬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知识系统、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系统、古代文学和现代当代文学的知识系统等。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可能需要学生掌握并懂得调用一些语文学科规律性的知识,譬如特定文体的知识、文学流派的知识等。二是明确了任务目的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在具体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起来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探究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预习中,学生首先应该具备一些学科本体知识。比如懂得结合《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了解艾青的创作风格,清楚艾青的诗从热爱农村劳动人民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富有战斗精神,总是向读者呈现着自己最为真切的诗情。比如掌握了新诗和旧体诗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就容易理解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在束缚,不纠结于行数、字数的齐整和诗句韵脚的划一,但又通过有规律的复沓、排比追求诗歌艺术变化中的统一。学生具备了诸如此类的学科本体知识,能为其走进诗歌文本、探究学科问题奠定扎实有力的基础,在读诗悟诗时自然会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样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收入眼中,纳入心底。感知诗歌语言文字,探究语文本体问题,发展学科认知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有序的分析系统。例如:
在学科认知情境中感知诗歌语言,在感知诗歌语言文字中发展学科认知能力。作为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培养审美、理解文化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无法剥离语言文字本身。语言文字内部或语言文字之间自然构筑了一个个广阔空间,成为了思维的工具、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二、在个人体验情境中捕捉诗歌意象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个人体验情境”的提出,一是强调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特征是“个人独自开展”。“个人独自开展”不是拒绝对话交流、组内分享、群际研讨,而是在团队开展合作探究前更加重视“自主”学习,重视思维过程和思考结果的“个人体验”。二是指明了任务领域主要在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两方面,既要重视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也要重视文学创作中个人宽广的生活体验空间和生命阐释空间。三是明确了任务目的是丰富体验、丰盈情感,既包括了在阅读与鉴赏等“吸纳”过程中的认识发展和自我完善,也包括在表达与交流等“倾吐”过程中的个人创造和情感建构。因此设计典型任务,在初步感知诗歌语言的基础上捕捉诗歌意象,目的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两大学科核心素养。
在讲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笔者巧妙结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时代背景,设计了一项真实具体、富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以诗歌为底本思考如何创作一个致敬祖国的微视频。在完成了感知诗歌语言的预习环节后,学生将视频拍摄时间选定在冬季雪夜,并快速截取诗歌文本中的五幅画面作为特写镜头。学生自主思考填写表格,再通过组内交流、组际分享进行完善。脚本表格如下:
根据文本不难得出,微视频分别在“农夫”“少妇”“母亲”“土地垦殖者”和“我”五个人物上给予特写。每一帧特写镜头突出的是拍摄对象凝固于一瞬的动作,因此这一幅幅“像”的设计既要考虑人物的造型,包括外在肖像、神态、动作和内在心理,也要考虑地点、环境的选取和布景,包括画面的色彩和构图。学生的创作成果如下:
诗歌意象的有序连缀幻化成读者心中可视化片段,语言文字便具有了视觉性。有学者认为,“该诗艺术上的成功在于有效地解决了诗歌的形象化问题,集中体现为一种鲜明的绘画感,呈现出一幅多元立体的画卷,展示出诗歌的感性内质及艾青诗歌的独特气质”。比如,第一帧特写聚焦在北方农夫身上。他们“赶着马车”“戴着皮帽”,皮帽下是一张“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在冰封雪盖的冬夜,农夫们奔波转徙,颠沛流离,而这个夜晚不仅飞雪,还有朔风。“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一节直接交代了自然环境极度恶劣。农夫们在丛林间冒着风雪艰苦跋涉,正在经历一场皮肉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再比如,第二帧、第三帧特写聚焦在南方少妇和年老母亲身上。少妇们“映着灯光,垂着头”“蓬发垢面”,躲避在“破烂的乌篷船里”,流浪在“雪夜的河流”上,茫茫黑夜中一叶残舟徐缓移行,一豆灯火忽明忽暗;年老的母亲们“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变成了“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征程……”的异邦之人。家园被烧毁,失去了家人保护,她们在刺刀的戏弄里、在死亡的恐怖里遭遇着无尽的苦难和无边的痛楚。再如第四帧特写的主人公是土地垦殖者,他们失去了田地和家畜,无家可归,拥挤在污巷里呼天抢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而远处曾经肥沃的草原却变成了“被烽火所啮啃着的”“饥馑的大地”。学生根据诗歌文本进行二次创作形成微视频脚本,一方面通过语言运用获得对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增强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感受和体验诗歌文字和诗歌意象的独特美,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逐步学会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
三、在社会生活情境中探求诗歌意蕴
“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一是强调了情境的来源是“具体的社会生活”“具体生活场域”,二是指明了任务的类型是开展具体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三是明确了任务的目的指向“语言交际活动”。倘若诗歌教学能通过具体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文本语境延伸到生活场域,培养学生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活动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深层内涵,无穷尽地体味诗歌内在生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鉴赏。
在确定视频脚本五组特写后,教师可以继续创设情境,设计任务,提出三个细节问题:一是需要怎样的环境背景将五组镜头串联起来?二是视频结尾怎样设计比较合理?三是应该如何朗读配音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解决问题一时,考虑到本诗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战时期,距离学生生活实际久远,笔者通过剪辑播放抗战影视剧重要片段,再现日本侵华战争中敌人打砸抢烧、奸淫掳掠、血腥屠杀的罪恶行径,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全诗一共出现了四次的中心旋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是一场灰茫茫的大雪,它“封锁”了北方的丛林草原、南方的河流大山,中国的土地处处凋敝残败。通过象征和隐喻,这“广阔而又漫长”的雪夜变成了一幅充满“苦痛与灾难”的深具现实主义精神的背景。关于问题二,应该围绕着诗歌的最后一节设计:“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主人公是“我”,既是五个特写镜头之一,也是结尾画龙点睛的部分。诗的第四、五节,在和“中国的农夫”对话中“我”就已经出现过。“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这个“我”虽是青年知识分子,但能时时刻刻关注着底层农人遭遇着的苦难。“我”的命运与古老的民族和广大的人民的命运血肉相连,即便受尽了“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即便生命憔悴,也要写诗替人民群众发出深情而颤栗的呼喊。诗的最后,弥漫于整个巨大画幅的是茫茫雪夜,没有灯光,但并非毫无层次的一片黢黑,“我”借着微弱的烛光,浸染着赤诚的血泪,写下的这看似无力的诗句,却是内心真挚的告白,是一腔热血急切献身的心声。“我”深广的忧国之情和赤诚的爱国之心给读者带来了感情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鼓舞!我们能够想象,即使此刻“我”独自一人困居在狭仄的屋里,半截烛光也摇摇欲灭,但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中国的每个角落里都有这样为祖国、为人民满腔热忱的“星星之火”,就一定可以融化冰雪,燎原万里,迎来春天。理解了“我”这个诗人形象,就能够形成这样一幅图示:
创作微视频的难点不在于这一幅幅“像”的设计,而是还需要一组组“声”的融合,这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配音。生發怎样的感情?如何生发感情?“诗歌的意义正在于在苦难中表达温情,在痛苦中传达希望,以爱和希望的方式激励人们走出困境、走向希望。……从深层次上看,诗歌在思想情感上所具有的忧郁沉重和激人奋进的效果,正是来源于个人与集体、自我与时代和谐共振的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奏响这“苦难的琴音”时,除了铭记屈辱,有一份对当下幸福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更有一份向经历了苦难之后正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的致敬!整节课学生久久沉浸在伤痛悲悯之中,情绪低沉哀凉,笔者通过播放《厉害了,我的国》和抗战片段前后呼应,在课堂中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张力,学生在伤心哭泣后热泪盈眶,增加了一份自信和自豪,增强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突破配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学生必须依靠“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基础性的核心素养来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语言积累建构、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发展提升思维、鉴赏创造审美、理解传承文化,然后才能更好地完成语言的表达与交流。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组成了一个闭环交叉的完整系统。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QJK004)〕
[作者通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