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P 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
2021-07-21朱中平张世新
朱中平 彭 尧 张世新 朱 敏
(1 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329; 2PSY应用研究院, 湖南长沙 410329)
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的背景下,非洲猪瘟防控不仅是外部生物安全的防控。非洲猪瘟病毒因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很容易在猪群或猪场中传播。现阶段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不仅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还需要考虑猪本身的生物安全。因此,“以猪为本”的“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应运而生,即1个核心(以猪为本)、2条途径(降低病毒载量、提高感染阈值)、3道防线(“控五流”“真消毒(彻底消毒)”“防内乱”)、7大技术的立体防控体系(知己彼、“控五流”、拔病猪、洗消杀、提体质、抗应激、“清帮凶”)(图1)。此外,“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既可降低病毒载量,也能提高感染阈值。其中提高感染阈值(提高猪群免疫力)是传统生物安全体系所不具备的,如表1[1]。
表1 “1237”P氏生物安全体系与传统生物安全体系的对比
图1 “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瘟防控体系
1 “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之“1”——“一个核心:以猪为本”
P(pig)氏生物安全是以猪为中心的防控体系[1]。之所以叫“P氏”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其一是因为该体系以“猪”为防控最终目标,“猪”的英文单词“pig”有“P”。再者是“PSY应用研究院”创新性提出来的,所以取名为猪场P氏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即,以猪不发病为目标,通过“控五流”“真消毒”等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措施,控制、消灭传染源,阻止病原体传入、传出猪场,监测淘汰隐性感染猪,防止病原在猪场扩散,并通过以提升猪只抗病力、清除“帮凶”、清除毒素等一系列“防内乱”措施保护易感动物,提高猪只感染阈值的可落地、可执行的完善的立体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2 “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之“2”——“两条路径”
2.1 路径一:降低病毒载量
美国肯萨斯州立大学研究表明[2],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是需要一定病毒量的,尽管不同的介质所需最低感染的病毒量不同。由表2可知,饮水方式的感染剂量较小——饮水途径最小感染剂量是100 TCID50,饲料途径最小感染剂量是104TCID50。因此,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工作就是尽量减少猪只所处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政府主导进行联防联控,减少区域大环境中的病毒载量;二是通过“控五流”措施减少病毒流入猪场;三是通过监视、检测拔除猪群中隐性感染猪只或早期发病猪只。
表2 不同形态的饲喂对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剂量的影响
2.2 路径二:提高感染阈值
Niederwerder发现[2],在液体环境下分别用1个TCID50的病毒饲喂8头猪,最后检测有3头猪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呈阳性。而在固体介质中,分别用103个TCID50的病毒饲喂5头猪,通过核酸检测方法证明没有阳性个体。感染剂量达到104个TCID50后,只有40%的猪呈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表2)。这表明与其他疾病一样,带毒不一定感染,感染不一定发病,也就是说,有一个“感染阈值”。相同带毒量,高感染阈值的猪群,发病风险较小。欲在与非洲猪瘟“共存”的背景下做到猪场稳定生产,另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导致发病的门槛(即提高猪的感染阈值)。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体质强健和健康度更好的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发病所需的病毒量更多,且不易发病;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各种应激以及有其他疾病缠身的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导致发病所需的病毒量则相对较少,且更易发病。提高感染阈值可以通过饲养管理、营养、减少应激、清除“帮凶”(管理其他疾病)等来实现。
3 “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之“3”——“三道防线”
区别于传统以养猪场大门为中心的生物安全,P氏生物安全是以猪为中心的。通过构筑“三道防线”最大限度地保护猪只不感染或感染不发病。即通过“控五流”尽量将病毒拦在猪场外;通过“真消毒”杀灭可能进入猪场的病原;通过“防内乱”提高猪只感染阈值,减少发病风险。
4 “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之“7”——“七大关键技术”
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的技术架构总结为“七大关键技术”。
4.1 知己知彼
“凭运气赚到的钱,一定会凭实力亏掉。”意思是说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所以,针对非洲猪瘟常态化,养殖人员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目前,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包括以下4点。
4.1.1 复杂性增加
毒力整体降低而复杂性增加。同一猪场,同时存在野毒株、疫苗毒株、变异毒株。病毒的整体毒力是减弱的,但猪群感染状态却更加复杂。
4.1.2 隐蔽性增加
低毒力毒株传播隐蔽性增加。病毒毒力的减弱所带来的是隐蔽性增加,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具有迷惑性,容易误判。潜伏期长,抗原抗体检测具有滞后性,田间疫苗毒株需27 d才能达到10×104病毒剂量的检测量,野毒株9 d就可以达到检测量。实验室低毒力毒株感染猪第34 d才开始表现临床症状。
4.1.3 叠加性增加
与其他病原感染的叠加性增加。病毒毒力减弱意味着潜伏期变长,在长的潜伏期内,病毒与其他非非洲猪瘟病毒(如蓝耳病病毒、圆环病病毒、支原体、猪伪狂犬病病毒等)尤其引起猪肺部炎症的相关致病因素重叠感染性增加,鉴别诊断及防控更难,只因为非洲猪瘟会与这些疾病产生1+1>2的效应。
4.1.4 防控和“拔牙”难度增加
高污染面导致防控和“拔牙”难度增加。一般环境中存留非洲猪瘟病毒,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消灭,从而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拔牙”成功率比以往低,如图2。然而,如果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的大小、毒力未完全改变(病毒变异改变的仅某些基因片段或位点),病毒大小不变、传播方式不变,则普通的生物安全防控仍然有效。如果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基因发生微小改变而致病致死机理不变,病毒通过黏膜进入机体、通过吸附单核巨噬细胞上的CD163蛋白进入单核巨噬细胞,CD2V红细胞吸附(凝血),MGF抑制干扰素产生(免疫逃逸),则需要用具有免疫平衡、免疫调理、诱发内源性干扰素产生的中药产品才有效。
图2 猪场 “拔牙”难的原因
4.2 “控五流”
“控五流”的目的是严防病毒进入猪场,这是传统生物安全的基本内容。具体思路和措施如图3。当前,外界环境与猪群感染情况复杂,“控五流”的最大目的是从外界到与猪群接触的所有环节层层把关,逐级降低其所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载量甚至清除病毒。例如,在引种过程中,种源要求非洲猪瘟病毒抗原抗体双阴性,以及引种隔离时间不少于42 d;在车辆洗消过程中,用“速清”(1∶100稀释)浸泡20 min以及用灭毒威甲(1∶200稀释)消毒15 min后,无残存粪便、污泥存留,并且对每辆车辆进行PCR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放行。
图3 “控五流”示意图
4.3 拔除病猪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和流行规律,一旦发现猪场中有个别猪只感染(检测或早期症状发现),感染或发病猪的拔除(简称“拔牙”)是控制大面积感染和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
4.4 清洗、消毒
正确规范的清洗消毒工作对于消灭猪场内残留的病原和防止病原的传播至关重要。具体建议进行“立体式”清洗、消毒、杀菌操作,包括场地的清洗消毒,饮水和空气等的消毒。
4.4.1 场地的清洗消毒
场地的清洗消毒一般操作步骤是清扫、清洗、泡沫清洗剂去污去脂、火焰消毒或高温水冲洗消毒。PSY应用研究院专家指导方案是:外环境使用2%~3%烧碱清洗;内环境用“灭毒威甲”1∶200倍喷雾;平时用酸化剂洗栏。
4.4.2 饮水消毒
可以在猪的饮用水中加入优质酸化剂,例如将饮用水的pH值调至3.6~3.9,既可以杀灭非洲猪瘟病毒,又可以调节胃肠健康。
4.4.3 空气消毒
减少猪舍中尘埃、臭气、飞沫等,并用“灭毒威甲”带猪消毒或薰蒸消毒。
4.5 “提体质”
Pietschmann 等[3]研究发现,使用非洲猪瘟病毒的亚美尼亚 2008 毒株,低至 3~25 个血吸收单位的病毒口鼻剂量,使用 2 mL 脾悬浮液接种导致了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在虚弱和体况较差的野猪身上,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因此,“提体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没有有效的安全疫苗前,基于非洲猪瘟病毒致病、致死机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抵抗力是保持猪群健康的关键。具体可以通过良好的管理提升猪群生活的舒适度,减少应激;通过适合的营养尤其是注意免疫营养的补充以应对免疫应激对营养的更高需求;通过增强黏膜免疫、抑制凝血、诱导内源性干扰素、清除炎性因子、清除自由基等可以添加双向免疫中草药添加剂,协助猪体抗击病毒的侵袭。其中双向免疫添加剂的中草药可使猪快速、持续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对防控猪只发病至关重要。
4.6 抗应激
非洲猪瘟病毒粒子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病毒,其直径达到 170~215 nm,该病毒无法进入正常猪的细胞内,只能通过伤口、应激、血液等途径侵入机体。研究发现,一般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耐过猪没有病毒血症不会排毒,但不排除淋巴结带毒的可能,一旦遇到应激、健康度下降,可能造成新的排毒和新一轮的发病。
4.7 清 “帮凶”
在当前非洲猪瘟病毒低毒力株流行、潜伏期更长的趋势下,猪只往往在体质下降情况下更易感染其他非非洲猪瘟疫病,或者在有其他非非洲猪瘟疾病条件下更易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据 PSY 研究院专家研究表明,不可孤立防控非洲猪瘟,应根据本猪场病史及周边疫情做好季节性疾病防控,例如应防控好支原体、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猪伪狂病病毒、血液原虫病、增生性回肠炎、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等引发的疾病。具体措施可以分为野毒感染压力大 (或感染过) 的猪场、疫苗毒株和变异毒株感染压力大 (或感染过) 的猪场等 (表 3)。
表3 “清帮凶”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