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南民歌《放风筝》的演唱特色
2021-07-21周俊英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周俊英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一、湖南民歌《放风筝》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要素特点
湖南民歌的歌唱语言与新湘语基本相近,而新湘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无翘舌音和后鼻音;声母“n、l、sh、x”和“h、f”混淆使用;韵母“e、o”和“u、ou”混淆使用等。这样既容易听懂歌词内容,也能体现湖南民歌的方言特色。
湖南民歌《放风筝》中出现的代表性方言虽然只有“筝、裱、合、图、我、应、安、铃、叮”九个字,但足以突显湖南民歌的地方风格。湖南方言声调的运用,使得《放风筝》不仅具有“剪靛花调”同宗时调的特征,还增添了不少地方色彩。
(二)语言咬字特点
1.字头与咬字
字头即字的声母,它是咬字清晰的关键。在咬字时,字头要咬得准确有力。由于大部分声母在发音时受阻,故在行腔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准确性,即需要唇、牙、齿、舌等部位的准确接触,根据不同的发音方法,抓住各自的着力点将字头咬准[1]。比如,《放风筝》的首句:“姐儿们,闲无事,去放风筝”,字头分别为“j、e、m、x、w、s、q、f、f、z”,由于字音都是不震动声带的(这一句除“m”外),所以字头所占音符的时值是最短的。同时,演唱者在发音时,要依据字的情感变化来对气息进行控制,气息越足,发出的声音就越有弹性。
2.字腹与吐字
字腹为连接字头到字尾的过渡部分,亦为歌唱时字的引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注意引长音符时值保持不变,在引长字腹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主要的共鸣作用,也要注意口形在延伸中保持稳定,同时加强口腔开、合、圆、扁的控制力,使音质变得更加纯、透、亮[2]。《放风筝》中单韵母的字较多,但也有少量的复韵母字,如歌曲的第一句(见谱例1)。
谱例1 湖南民歌《放风筝》(第1、2小节)
这句“们”和“事”都由一个单韵母构成,字头在发音时要短促有力,始终持续字腹“en”和“i”的口形直至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值结束。再如,歌曲的第二段第一句:“妈妈娘,问女儿,哪里去(呀)”中,“娘”的韵母包含三个音素,其中“i”是介母,它与声母“n”结合成字头,此时要唱得短促而有力,在延长“a”音时,还要附带字尾“ng”的成分,保持韵母“a”的持续发音,舌根顶着上软腭的位置收音到“ng”结束。
3.字尾与归韵
通俗地说,“归韵”就是“收声”,即根据不同的韵母将字的结束音回归其应有的位置。运用“穿鼻”“展铺”“敛唇”“抵腭”“直喉”“闭口”等方式,使字音收清、送远,达到完满的效果[3]。根据归韵收音的特点,《放风筝》的歌词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无韵尾类。无韵尾包括所有的单韵母和复韵母中的后响韵母(ia、ie、ua、ue、uo、üe)。《放风筝》中的“姐、篾、花、蝶”等字都无韵尾可收,故只要在韵腹后保持口形不变即可。发音时,需加强母音的控制力,不管音的时值长短都要保持口形的稳定。此外,发音时呼吸和气息的控制与支持是咬字准确、清晰的必要条件。
第二种:韵尾i、u、o类。韵尾i、u、o类字包含了复韵母中的前响(ai、ei、ao、ou)及中响(iao、iou、uai、uei)两种类型。在唱《放风筝》这首歌曲中的“图、九、霄、外”等字时,演唱者分别延长字腹o、i、a后再自然过渡到u、o、i的口形位置即可。歌唱中虽然韵尾所占整个音节的时值很短,但它也是影响字音纯净、清晰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收音时口型一定要靠气息的控制再收清、传远。
第三种:韵尾n、ng类。韵尾n、ng类也叫鼻韵尾类,包括八个前鼻音韵母和八个后鼻音韵母。《放风筝》中有很多带鼻音韵尾的字,如前鼻韵母“们、闲、阴、人、散心、问”等,后鼻音韵母“放、风、阳、相、娘”等,这些歌词在收声时需要根据其情感表达来把握字尾顿挫的力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就能保证歌词咬字的准确性。
(三)衬词衬腔特点
“衬词”即虚词,在句中不充当正词成分,它在不同的语句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既可以修饰正词,还可以加强语气、畅达文理、深化情感、增强歌曲的趣味性。在《放风筝》中,“哪、哇、昂、啊”等都是比较单一的衬词,虽然都是单个出现在乐句的结尾处,但也为全曲增添了几分色彩。衬腔的加入,不仅使旋律变得更加优美动人,还使音乐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细腻。此外,大量衬腔的使用对气息运用要求比较高,更能体现出歌唱者的演唱技能。
二、湖南民歌《放风筝》的润腔特点
(一)倚音运用
倚音是常见装饰音中的一种,根据倚音出现的位置,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湖南民歌《放风筝》所运用的是前倚音,都是倚靠在本音左上方的十六分音符,如歌曲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见谱例2)。
谱例2 湖南民歌《放风筝》(第1-4小节、第22小节)
倚音的加入是该民歌歌词方言自身的音调和旋律的需要,它能使歌曲的字调更准确、韵味更浓郁、情感更缠绵。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和气息的连贯性,以达到清晰明亮、甜美柔和的音色效果。
(二)颤音运用
《放风筝》在谱面上虽然没明确用颤音记号(tr~)作标记,但通常情况下,地方民歌的唱腔一般会受地方戏曲的影响,著名演唱家雷佳在演唱此曲的过程中,有些字也运用了颤音的润腔方法。该曲中需要唱出颤音的地方是每个短句的长音结尾处,颤音实际上为长波音,是根据尾音作上波音由慢到快的有规律地振动自然发出的。颤音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能大大增强乐曲层次感,使歌曲的地方色彩更浓厚,音色更圆润悦耳,旋律更流畅、生动。颤音的润腔技巧要求歌唱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同时,灵活运用气息的能力和持久的歌唱控制力是唱好颤音的关键。
(三)滑音运用
在湖南地方民歌中,滑音腔的运用是非常普遍而又极具代表性的。从湖南民歌《放风筝》的旋律来看,全曲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第6、13、19小节(见谱例3)。
谱例3 湖南民歌《放风筝》(第6、13、19小节)
下滑音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是一种提示符号、语气表达。比如,该曲第一次出现的下滑音“纸裱的”,这是一种强调的语气,也是各地方民歌中常用的润腔技巧之一。此外,第13小节还运用了跳音唱法,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弹性和颗粒感,腰腹部扩张力量要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而变化,打开共鸣腔体,注意松弛有度。后面两处下滑音都出现在衬词段,表达了欢快喜悦之情。
(四)“打花舌”的运用
花舌的发声原理是由于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自然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一种连续性碎音效果,要求演唱者均匀控制气息。打花舌的大致方法是:舌头放松并顶住上膛靠近牙根的部位,利用气压的原理,从嘴里发出“der”音,此时舌头将自然上下颤动。湖南地方民歌和湖南花鼓戏有着相互交融的特点,所以花舌音的运用在两者之间都普遍存在。《放风筝》曲也大量使用了打花舌的创作手法,全曲的花舌音长短不一,不仅有短促灵活的小花舌,还有长达将近三小节十拍的连续花舌(见谱例4)。
谱例4 湖南民歌《放风筝》(第15-19小节)
此处是全曲的亮点,花舌音渐强到渐弱的线条感,生动描绘了“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唯美画面。同时,该乐句也是本曲的高难度演唱之处,从乐句完整性来看,原则上这两个“得儿”是一气呵成的,最好一口气唱完,但由于该句长达十拍之久,故在演唱时,也可在连线结束后快速唤气。发好花舌音的关键在于控制气息的强弱,不宜过猛也不宜过弱,既要确保花舌音自然发出,又要保证音量的均匀统一。
此外,从湖南民歌《放风筝》演唱的发声方面来看,该曲是以真假声混合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的。发声时,首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其次要注意面部肌肉放松,始终保持笑肌上提;最后就是歌唱状态要积极,注意人体器官的相对放松。在调节真假声比例时,要注意音高的位置:在演唱中声区(f1-#f2)部分时,真声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相反,到高声区“#f2”以上时,假声占的比例就相对较大。该曲的音域从“d1”到“a2”,虽大多音处在中声区,但歌曲中的每一句几乎都是高声区与低声区混合使用的。加之很多歌词皆以一字多音的形式存在,所以在进行真假声转换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结语
总之,湖南民歌《放风筝》是一首与湖南花鼓戏经过多年融合与创新的作品,想要演唱好这首具有湖南花鼓戏特色的民间小调,一定要对湖南花鼓戏有所了解,学唱其中的一些简单唱段,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好湖南民歌《放风筝》的风格特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