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2021-07-19窦晓清尚红坤付志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泽泻通窍耳石

窦晓清,尚红坤,付志刚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安阳 455000)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ubjectiv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S-BPPV)是外周性前庭疾病,临床常以短暂发作性眩晕而无客观眼震为主要表现[1]。属中医“眩晕病”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脑,因痰湿阻滞至清窍不宁,痰湿随气血而行,阻滞脑络,致脉络不通,脑髓空虚而诱发。本研究用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S-BPPV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1例,均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S-BPPV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25~70岁,平均(49.89±5.61)岁;病程3~12d,平均(8.24±1.76)d;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50.30±8.99)分。观察组男18例,女43例;年龄26~68岁,平均(49.78±5.52)岁;病程3~14d,平均(8.34±1.79)d;DHI评分(50.26±9.10)分。两组一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2]中关于S-BPPV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为痰湿中阻证。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症,耳鸣、肢体麻木等为次症,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生命体征平稳。

排除标准: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②视力障碍未得到矫正;③严重脊髓型颈椎病;④发作期前庭性偏头痛;⑤对研究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合理饮食、活动等指导。予以改良Epley复位法。患者端坐,头向患侧转动45°,然后迅速更换体位为平卧,同时头下垂于床头30°;保持体位后头部向健侧转动,转动90°;头部同躯干继续向另一侧转动90°,保持躯干健侧,脸近朝下体位;迅速坐起,头前倾,保持2min。为1个循环,每周2次,连续2周。

观察组加用化湿通窍方。药用泽泻30g,茯苓、苍术各15g,藿香、佩兰、法半夏、辛夷、苍耳子各10g。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2周,随访观察6个月。

3 观察指标

椎基底动脉血流:治疗前后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型号:KJ-2V4M)检测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

DHI评分:采用DHI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末、结束后1个月末主观性评定眩晕严重程度,共25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眩晕越严重。

用SPSS22.1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4]

治疗2周末,眩晕症状及体征消失且证候积分减少70%以上为显效,眩晕症状较前明显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下为无效。

随访6个月,眩晕症状减轻后又加重为复发。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比较 (cm/s,±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BA LVA RV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1 32.26±3.10 40.41±4.62* 26.82±6.23 37.23±5.38* 27.96±4.44 38.01±3.35*对照组 60 32.30±3.99 35.88±4.78* 26.79±6.25 30.15±4.41* 27.98±4.39 32.42±3.42*t 0.062 5.299 0.026 7.922 0.025 9.081 P 0.951 <0.001 0.979 <0.001 0.98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分,±s )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末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 61 50.26±9.10 30.26±7.46 22.26±5.09 10.26±2.57对照组 60 50.30±8.99 36.30±6.78 30.30±4.92 15.30±3.42 t 0.024 4.662 8.835 9.153 P 0.981 <0.001 <0.001 <0.001

6 讨 论

S-BPPV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多种原因可诱导本病发生。目前主要以耳石脱落学说为主要发病机制,故临床常规予以改良Epley复位法,通过对头部进行定向摆动,借助自身重力促使管石回至耳石器内,以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但耳石脱落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内耳血液供应不足,易增加疾病复发风险,使单纯予以改良Epley复位法较为局限[5]。

中医认为痰湿阻滞,上扰清窍,痰湿痹阻脑络,气血精华不能上荣脑髓,久而久之脑髓空虚而发病,故治疗宜化痰祛湿为主。化湿通窍方中藿香芳香化浊、主治湿浊中阻,与佩兰合用化湿解表;茯苓利水渗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可治生痰之源,强化健脾祛湿之功,与苍术合用健脾渗湿和中;泽泻得水之阴气,利水渗湿,领水之阴气以下行;法半夏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泽泻一升一降,调节中焦气机,杜生痰之源;辛夷芳香通窍,苍耳子散风热、化湿浊,两者宣窍利头目。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湿之功效。同时结合改良Epley复位法快速对头部及躯干进行定向摆动,借助耳石重力以促进复位,两者产生协同效应,以改善临床症状。

改良Epley复位法能通过对头部和躯干进行定向摆动,利用旋转加速度和耳石重力促进耳石回落,以减轻眩晕等症状。同时联合化湿通窍方痰消浊降,健脾渗湿和中。现代药理研究指出[6],茯苓能抑制继发性炎症,缓解血管痉挛。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可降低S-BPPV复发率。可能与化湿通窍方从根本上杜绝生痰之源,进而降低复发率有关。

BA、LVA及RVA均可反应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其平均血流速度减慢可能会导致血液瘀滞,加重病情。观察组治疗后BA、LVA及RVA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说明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可改善S-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化湿通窍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调畅气机,主降逆气,其有效成分不仅能调节胃肠功能,同时可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全血黏度[7];泽泻其有效成分泽泻醇A能增强纤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辛夷其挥发油中生物碱能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8]。DHI评分属于主观性评价量表,用于评价S-BPPV患者眩晕程度。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DH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说明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可改善S-BPPV患者眩晕症状。可能与化湿通窍方从上焦、中焦和下焦调节以杜绝生痰之源,通利九窍,进而改善眩晕症状有关。

综上所述,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可通过S-BPPV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泽泻通窍耳石
泽泻到底“毒”不“毒”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疏风通窍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黏膜恢复的影响分析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滋肾通窍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生长激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晌
你了解耳石症吗
耳石不是“耳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