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管理的思考

2021-07-14姜海平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效管理随班就读身心发展

姜海平

摘  要:农村初中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注意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人文性,要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去,让随班就读学生在农村初中也能进行科学、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农村初中;随班就读;身心发展;高效管理

在当前的教育系统下,相较于城市教育,农村初中的教育资源略有欠缺。面对随班就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农村初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将自己更多的爱和热情投注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中。

一、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

农村初中随班就读学生会因为身体的缺陷而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如孤僻、苦闷、忧伤等,他們固执地认为周围的教师和同学都在轻视、嫌弃自己,进而渐渐地封闭自己。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优势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消除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的集体生活中。

例如,初中数学中有涉及折叠的相关问题,为了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这节内容设置成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折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关折叠的知识点。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分组计分的方式要求学生折叠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并根据教师给出的条件求出各块区域的面积或某个角度的具体值。这样的实践活动会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尝试着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中,随班就读学生会慢慢放下自己的心理防备,教师和同学的爱和包容也会改变他们内心的想法,帮他们消除心中的负面情绪,慢慢建立起相对积极的人际关系。

二、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诚的沟通能架起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要想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需要真诚的沟通。要想对农村初中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就需要与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的学科课堂更加注重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重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学科教师和随班就读学生之间更应该沟通,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独特性,进而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例如,函数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知识点,平时的课堂上教师会讲了又讲,各种解题方法会教了又教。数学复习课上,随班就读的生1还是不会解答二次函数题,教师没有因为之前讲过多遍就很不耐烦,而是让生1尝试着自己做一做,做到不会的地方问他还有什么不明白,根据生1的反馈慢慢地引导他解题。虽然这节课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因为与生1有了良好的沟通,教师清楚地了解生1遇到的问题,帮他解决问题也变得简单起来。教师与生1的耐心交流不仅帮助生1解决了函数问题,还帮助他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清楚学生的问题,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增加学生心理干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心理敏感期,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时刻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他们出现消极的心理问题时给予恰当的干预,逐步提升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慢慢渗透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学会积极、正确地看待挫折和失败,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提升自己应对挫折和干扰的能力。

例如,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点,但是有些学生也很容易犯难。随班就读的生2基础相对薄弱,一节课听完也没能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面对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生2不会做,但是又不敢请教教师和其他学生,他怕大家笑话他。所有学生的作业都交给了教师,唯独生2没交。放学后,教师在了解了生2的原因和想法后,与生2讲了自己初中时遇到的同样的难题。讲完后,又给生2重新讲解了因式分解的相关用法,一遍一遍地,直到生2弄懂为止。教师的故事和举动激励生2调整自己的状态,后面遇到难题时生2都会积极、主动地请教教师和其他学生,不会再“陷”在挫折和困难里。

随班就读学生遇到的挫折往往比普通的学生多一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只要学生的心态是阳光的,那么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便会随之迎刃而解。对农村初中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一定要从“心”出发,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发展。

四、结束语

随班就读学生的身体上或许略有欠缺,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循循善诱,让他们拥有更加璀璨美好的心灵。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渗透到平时的学科教学中,让农村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巧茸. 教育现象学视野下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生活体验研究[D]. 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2]胡宁.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认数个案研究[J]. 数学教学通讯(上旬),2016(6).

[3]铁自强. 农村随班就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00(4).

猜你喜欢

高效管理随班就读身心发展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我国LNG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研究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