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园保教一体化水平的实践研究

2021-07-14高璇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实践幼儿园

高璇

摘要:

为了提倡科学保教,幼儿园保教一体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保教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幼儿园办学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研究重点探寻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内涵、现状及改进策略,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  保教一体化  实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保教一体化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但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现状到底如何呢?哪些因素影响着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进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水平呢?接下来将以“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为例,一起探讨幼兒园保教一体化的构建过程。

一、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含义

西方学者曾使用“Educare”表示保教一体化,而我国最早探索保教一体化的城市是上海,1997年上海市教委提出“托幼一体化”理念。根据中西方学者对保教一体化的界定,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幼儿园保教一体化:从纵向时间上看,从原来的3-6岁变为0-6岁幼儿发展的整个时期;从横向广度上看,不仅要关注幼儿教育层面上的问题,还要关注幼儿保育层面上的问题。所以,“保教一体化”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进行整合。在“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由于自身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本研究只讨论3-6岁幼儿保育和教育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过程。

二、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两教一保”的现状

“两教一保”的现状淡化了保教一体化的意识,教师和保育员各自为政,各做自己的事情,教师认为只要负责教学方面的事情就行了,而保育员认为只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行了。而教师的培训重点也大多是教学业务知识,考核的也是教育教学能力,很少涉及保育方面。而对于保育员的教育能力没有硬性规定,对于保育员的培训、考核也常常局限于卫生、保育方面。这种保育和教育分离的意识也成为保教一体化的难题。

(二)“重教轻保”“重保轻教”的现象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多关心的是如何上好课,其间涉及的保育环节较少,甚至还会忽视保育环节,通常会把保育问题抛给保育员。而保育员作为实施保育的重要载体,重视的往往是一些保育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教育价值。这种“双倾向”导致保育和教育难以统筹兼顾,同样也不利于保教一体化的发展。

(三)保教隐性分离和保教结合不当的现象

我们往往关注幼儿当下能学习些什么,而忽视了幼儿教育还应为孩子的未来设想;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生活的教育作用。我们希望幼儿通过“上课”来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虽然提倡的是“保教并重”,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以知识性、教育性为主。在实际工作中,保育员和教师双方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可能造成工作配合方面的错位,从而引起保教不一致的现象。这种保教隐性分离和保教结合不当,割裂了学前教育“保育”“教育”“发展”三大核心。

三、提高幼儿园保教一体化水平的策略

(一)全——全园性保教一体化意识的提升

提升保教一体化意识是全园自上而下的事,不是课题小组或者园领导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大至园长,小至门卫、食堂师傅的事情。提升全园性的保教一体化意识,我们从保育教师抓起,以“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为抓手,激发全园职工参与进来。例如,和保育相关的课程可以由保育教师直接执教,让保育教师树立一名教师的观念,增强保教一体化的责任感。食堂师傅走进班级和孩子、老师谈一谈“今天吃了什么”“喜欢吃什么”,保安师傅讲解安全教育注意事项等做法,让全园树立保教一体化意识,明确自己都有对孩子教育的职责。

(二)实——基于现实的生活活动、真实情境的活动

虞永平教授提出保教一体化中三个独特的课程理念:“儿童为主”“生活导向”“感性学习”。幼儿的真实生活中蕴藏着众多教育契机,我们及时发现并进行梳理,可以给幼儿带来更多丰富的体验。如自我服务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环境创设、班级制度制定、为他人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等。又如,我们经常口头上和孩子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能和陌生人走,但在实际组织的防拐骗演练中,孩子们还是和家长装扮的“骗子”走了。幼儿的保教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与真实情境的教育,我们随机的教育和适时的指导都能为孩子带来不同的成长机遇。

(三)细——细化到一日生活流程各方面

“一日生活皆课程”,怎样让一日生活各环节发挥它的保育和教育作用?通过对《蜀山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点》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保育和教育需要注意的要点,细化了教师和保育员各环节的职责。如每日的餐前准备环节,以往此环节中摆碗勺、擦桌消毒、提醒孩子洗手等,都是由保育员单独完成。对此,我们精心设计了餐前游戏环节、餐前值日生环节。每天吃饭前15分钟,教师播放餐前手指游戏音乐,提醒幼儿洗手,同时值日生帮助保育员摆放碗勺,没有参加当天值日的幼儿则在教师和保育员带领下进行手指游戏。这样,教师和孩子也加入进来,和保育员一起使得餐前活动更加有序。

(四)微——注重生活活动微课程的构建,关注幼儿成长

在研究中我们通过学期前家长问卷发放,教师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出各年龄段幼儿在每一方面的表现,结合教师的评价,得出幼儿本学期教育的重点,从而让每学期各班有方向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各年段教研组也可梳理出能够开展的主题活动,挑选出富有代表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导向的方式,整理出系列微课程。如:根据总园小一班的上厕所问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随着人们对保教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正逐渐走向融合,呈现一体化的趋势。通过幼儿园的不断尝试和探索,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以及困难,但我们秉持“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原则,将继续探索保教一体化,寻求更多的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璐茜.20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学前教育保教一体化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李永久,刘彩倩,胡小敏.Educare理念对保教一体化工作的启示[J].教育观察,2019,8(06):2325.

[3]邱吉.在生活活动中构建班本微课程的实践研究[J].上海托幼,2019(4):1417.

猜你喜欢

实践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