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法在尼泊尔小学低年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14宋丰菊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3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游戏教学法

宋丰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尼关系日益友好,尼泊尔兴起了汉语热,很多学校开始开设汉语课程。如何提高汉语教学水平,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汉语,是尼泊尔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游戏在尼泊尔小学低年级汉语教学中的优势及不足。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尼泊尔小学  汉语教学

一、研究对象分析

在笔者任教的尼泊尔小学,汉语属于兴趣课,每周每个班有两节,不仅课时少,学校对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没有要求,成绩不计入学期总成绩。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没有成绩要求的情况下很难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由于尼泊尔经济落后,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汉语教材,教室中也没有多媒体设备,学生需要将词汇、课文先抄写在笔记本上,很多有趣实用的教学素材也无法使用。但是在低年级教室中有大面积活动区域可供使用,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手工材料。

从性格方面来说,尼泊尔的学生活跃,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经常会由一个问题引出很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有很强的表现欲,会直接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很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的鼓励或小奖品能让学生一节课都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但是一旦觉得所学东西没意思、老师忽视了自己,他们会马上失去学习兴趣,很长时间不愿意学习汉语。

二、游戏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在游戏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对趣味的判定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结合儿童心理学,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年龄调整游戏形式,在游戏中增加互动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游戏对学生来说具有趣味性。

(二)科学性

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及汉语水平,科学设计游戏时长和难度。首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理解太复杂的内容有困难,所以要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游戏。其次,要分析学生的汉语水平,结合大纲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确定游戏内容,尽量做到在游戏中不仅能训练到本堂课的内容,又能复习学过的知识,提高已学知识的复现率。此外,在介绍游戏方法时,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句子。

(三)参与性

游戏一定要做到辐射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小组分配时教师要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平均分配在各个小组中,确保每个小组水平基本一致。在分组人数上要结合具体游戏内容进行确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

(四)目的性

在课堂中使用游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最终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游戏设计要以教学任务为中心,使游戏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

(五)可控性

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情绪高涨、声音过高以及拥挤推搡等问题,因此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对游戏的掌控,尽量设计易于控制的游戏,保证自己能维持好课堂秩序。

三、教学实践案例

(一)语音游戏

游戏名称:捉小鱼

游戏步骤:

①在地上画一个圈,将小鱼形状的声母卡片打乱放入圈内。

②将学生分成两组,以小组为单位站在圈外。每个小组有一根鱼竿,由小组成员轮流控制。

③教师读字母,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相应字母卡片并用鱼竿将其吊起放在小组所属的“鱼筐”内,然后将鱼竿迅速交给下一位同学,直至圈内所有的小鱼都被钓走,游戏结束。

反思:

该游戏是全员参与性游戏,通过游戏能考查学生对声、韵母的掌握程度,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在设计游戏时没有加入让学生跟读的环节,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寻找目标词卡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读出目标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读”的环节会让游戏更加完善,从仅练习听力变为听说全面训练。

(二)词汇游戏

游戏名称:拍词卡

游戏步骤:

①在桌子上摆好游戏所需的物品或词卡。

②将学生分为两组,并排好队。

③教师念生词,第一排两名学生迅速跑到桌子前拿起相应的词卡或物品并读一遍,然后迅速回到队伍最后一排重新排队,后面的学生则继续进行下一轮比赛。

反思:

该游戏旨在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竞争类的游戏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应在游戏开始前反复强调课堂纪律,并用奖惩的方式激励学生自觉维护课堂秩序。还要强调在游戏过程中不得将教师所说的词翻译成英文告诉同组成员,同组成员不会时可以给予帮助,但必须用学过的汉语词汇来描述,而不能用英语或尼泊尔语,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游戏很顺利但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三)语法类游戏

游戏名称:你最重要

游戏步骤:

①将例句中用到的词汇根据人和物分别写在不同颜色的卡片上,将词卡分发到学生手中,由一位学生拿关键词词卡。

②拿关键词词卡的学生站在教室中间,拿其他词卡的学生轮流站在该学生左右两侧,用手中的词卡组成完整的句子,选一位学生将组成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如在“有”字句教學中,挑选班上最调皮的学生拿“有”,并强调这个字和这位同学在这节课中非常重要。游戏开始后,拿人物词卡的学生站在“有”字右侧,拿物品词卡的学生站在“有”字左侧,组成句子后由一位学生将完整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反思:

这一游戏主要用在特殊结构的教学中。句型的学习以及操练在语言学习中非常枯燥,汉语中有很多无意义的结构助词、虚词以及“存在句”“把”字句等不易理解的结构,学生造句时经常会遗漏句子成分,不仅结构不完整,还会造成听者的理解障碍。该游戏弱化了传统上强调“主谓宾”的教学方式,通过自由造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语序,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又符合儿童记忆特征。但在游戏中要经常更换拿关键词词卡的学生,让该生也能参与到游戏中。通过该游戏,学生能在不学语法结构的情况下熟练运用特殊句型,做到说话时不缺字少词。

(四)汉字游戏

游戏名称:笔顺接力

游戏步骤:

①按照所考察汉字笔画数中最少的数字确定小组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每个汉字的书写。

②教师出示汉字卡片,每个学生都看过后将汉字卡片收起。

③小组成员按教过的笔顺轮流到黑板上写一画,共同完成该汉字的书写。

④小组之间互相监督,如果指出其他小组学生的错误,该小组加一分。小组按照正确笔顺写出一个汉字加五分,笔顺出错一次减一分。

反思:

第一次开展此活动时没有展示汉字卡,而是由教师指定汉字,学生直接开始书写,不会写、缺少笔画以及写错笔画的现象非常严重,

失去了游戏的价值,且无法继续进行游戏。为了降低游戏难度,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汉字的记忆,也为了使该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笔者对游戏进行了修改:先让学生看一遍要写的汉字,唤醒学生对该汉字的记忆,然后进行书写比赛。

四、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在小学低年级语言教学中使用游戏,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循序渐进的游戏方式以及不断复现的游戏内容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也能在学生感到枯燥时增加课堂活跃度、重新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对教师来说,孤身在陌生国家教授汉语,由于语言、风俗等差异,容易与学生产生隔阂。在教学中加入游戏,让师生在学习中增加了互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感。学生在游戏中的积极配合,也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游戏教学法后,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更高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听到很多学生开始使用夹杂汉语词汇的句子进行交流,口语能力明显提升,记住的生词也越来越多,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增加了,有的学生甚至能将学过的句子重新组合成新句子,还能根据偏旁猜测汉字的意思。随着学生知识面不断扩宽,学习汉语的难度也随之降低了,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不足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游戏教学法相关著作大多是关于游戏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很少,游戏设计中也没有关于适合年龄段等相关说明,针对性较弱。此外,教学中用到的教具也需要教师花时间去制作,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游戏在教学中所占的时间如果控制不当,会让学生觉得汉语课就是游戏课,虽然积极参与但课堂效率低。此外,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不仅使多数学生无法接收到教师的指令,也会影响到隔壁班的正常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瑶.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20,489:4950.

[2]劉颖.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法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2):6265.

[3]李爽.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4]秦敏.游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7.

[5]司轶旸.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的应用[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游戏教学法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