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炎症指数在多发性骨髓瘤预后中的研究

2021-07-14刘婷婷刘爱宁李媛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骨髓瘤多发性

刘婷婷,刘爱宁,叶 凡,李媛媛,宗 剑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1 血液科,2 麻醉科,无锡 214122)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血液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主要采用化学治疗。近年不断涌现新的靶向药物,让多发性骨髓瘤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提高,但仍无治愈方法,其疗效和预后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寻找一种新的、便捷有效的指标评估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肺癌炎症指数(advanced lung cancer inflammation index,ALI)最初用于预测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目前有研究[1]证实ALI 与B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相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的临床数据,探讨ALI与骨髓瘤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 年2 月—2019 年9 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63例(多发性骨髓瘤组)和同期健康体检70 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参照2015 年版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指南》。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备案。

1.2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包括:PAD(硼替佐米、阿霉素、沙利度胺)、PT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TD(地塞米松、沙利度胺)、PCDT(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ITD(伊莎唑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

1.3 疗效评估 入选患者至少完成2 个疗程治疗后参照2015 年修订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指南》评估疗效。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部分缓解为有效,疾病稳定、疾病进展为无效。

1.4 ALI 计算方法 AL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或独立样本t 检验;分类变量以例(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多发性骨髓瘤组63 例中男41 例,女22 例;年龄40~83 岁,平均49.11 岁,中位年龄60 岁。健康对照组70 例中男54 例,女16 例,年龄40~59 岁,平均48.87 岁,中位年龄48 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多发性骨髓瘤组与健康对照组间ALI 比较多发性骨髓瘤组ALI 为42.11±22.29,低于健康对照组(93.41±78.18)(t=5.258,P<0.001)。

2.3 ALI 临界点的确定 多发性骨髓瘤63 例患者ALI 中位数为37.97(9.22~107.83),平均(42.11±22.29),有效30 例,无效33 例。根据ALI 对疗效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为0.73,根据约登指数计算ALI 临界点为45.59(95%CI:0.676~0.904),敏感度为63.3%,特异性为84.8%(图1)。

图1 ALI 对化疗效果的ROC 曲线

2.4 患者疗效、临床特征与ALI 的相关性 以ALI=45.59 这一临界点将患者分为高ALI 组(≥45.59)和低ALI 组(<45.59)。两组ALI 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高ALI 组与低ALI 组临床特征及疗效的比较(,n,%)

表1 高ALI 组与低ALI 组临床特征及疗效的比较(,n,%)

注:W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PLT,血小板(platelet);Hb,血红蛋白(hemogolobin);CRP,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L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3 讨 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老年血液恶性肿瘤,占血液肿瘤的第2 位[2],2018 年全球报告159 985 例[3]。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营养和炎症在其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慢性炎症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间的关系已经在流行病学研究[4]中得到证实,但确切的因果关系还未明确。炎症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表型、微环境的成分和细胞因子的水平来改变肿瘤的预后[5]。研究[6]发现CRP 升高预示肺癌、肠癌的风险增加。NLR 是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独立指标[7-8]。白蛋白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呈正相关。除炎症外,临床中应用的分期系统和风险评分系统往往包含营养因素,通常以初诊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代表。

目前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指标大多较单一,没有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评估。ALI 作为一个复合指标,由BMI、白蛋白、NLR 三部分组成,BMI、白蛋白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NLR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炎症情况,所以ALI 作为结合了营养及炎症的指标,可能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

ALI 最初应用于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中[9],而后发现其在食管癌[10]、胃癌[11]、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1]中也能起到预测患者预后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LI 值较健康人群低,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炎症刺激的发生和营养消耗相关。根据ALI 值将患者分为高、低ALI 两组。高ALI 组患者ESR 和IL-6 低于低ALI 组,提示预后较好。

ESR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沉降的距离,ESR 升高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高风险[12-1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泌的异常M 蛋白使红细胞聚集成缗钱样排列,ESR 增快。而M 蛋白的高低与骨髓瘤细胞增殖的程度直接相关,故ESR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IL-6 是一种炎症免疫因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分泌IL-6,IL-6 激活核因子κB 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14]。IL-6 还可激活骨髓瘤STAT3-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前馈回路,上调PRL3,增加骨髓瘤细胞的存活率[15-16],故IL-6 亦能反映骨髓瘤预后。

综上所述,ALI 作为一个临床上易计算、有效、客观的预后评判指标,值得扩大样本深入研究,为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骨髓瘤多发性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沙利度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