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6-05-04刘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刘艳

【摘要】 目的 探究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 治疗效果较好,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环孢素A;沙利度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患者造血干细胞出现增殖分化异常的情况, 导致患者出现造血功能障碍[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效果较差, 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 给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 主要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实施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作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10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均经相关检查确诊。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实验组男30例, 女20例, 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50.23±6.32)岁。对照组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51.20±6.2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如保肝护肾、抗感染、抗贫血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沙利度胺进行口服治疗, 初始剂量为100 mg/d, 若患者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则每周剂量递增50 mg/d, 直至200 mg, 之后再将用药剂量改为100~200 mg/d。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环孢素A进行口服治疗, 环孢素A初始剂量为5 mg/(kg·d), 维持剂量为10 mg/(kg·d), 直到患者出现血液学反应或者其他副作用;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外周神经病变, 则应立即停药, 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处理措施。两组均治疗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血液学进步及无效,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血液学进步率[2]。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8.00%, 对照组为60.00%,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不良反应 实验组11例(22.00%)患者存在肝转氨酶升高, 对照组中9例(18.00%)患者存在肝转氨酶升高,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其不良反应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患者造血细胞出现异常所致。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会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因为感染、出血而出现死亡的情况[3]。影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的方式以及急性白血病转化的因素为细胞内激活癌基因的数量以及类型。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法较多, 如小剂量化疗、诱导分化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小剂量化疗联合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等, 但是以上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较低。因此, 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程比较平稳, 且临床表现没有出现恶性表征, 则为患者治疗的目标为提高血细胞的数量。

环孢素A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 其主要具有对Th细胞释放以及合成IL-2进行抑制, 同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合成造血抑制因子以及扩增进行抑制, 使患者的异常染色体消失、病态造血消失, 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实施环孢素A治疗, 可以对患者的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以及红系祖细胞(CFU-E)进行促增殖, 同时环孢素A可以对T细胞的激活、肿瘤坏死因子-1(TNF-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造血负调控因子进行抑制。

沙利度胺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 可以对血管新生的相关因子表达进行调节, 抑制血管的新生。同时沙利度胺可以对基质细胞的功能以及数量进行调控, 以此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较好, 且不良反应较少, 对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 徐泽锋, 秦铁军, 张悦, 等.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 31(7):451-455.

[2] 黄毅, 覃为理, 林东源, 等.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当代医学, 2013, 20(3):49-50.

[3] 马清君, 冷青, 季征, 等.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2):46.

[4] 李莉娟, 张连生, 柴晔, 等.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卫生职业教育, 2014, 32(16):137-139.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