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RN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效果

2021-07-14胡君宝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肾病

胡君宝

糖尿病在临床上较常见,以高血糖为临床症状。当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下,微血管发生变化,引发诸多并发症,糖尿病肾病(RN)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常见的[1]。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不可逆,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糖尿病肾病除给予控血糖、控血压外,常给予肾脏替代治疗,研究显示,肾脏替代治疗可延缓疾病进程,提高RN患者的存活率,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方式[2]。动静脉内瘘则是血液透析的保障,但RN患者的血管弹性、内皮修复能力等低于肾功能正常者,对动静脉内瘘寿命造成一定影响。提高动静脉内瘘寿命是临床护理中探讨的关键问题。健康教育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危害等,使患者具有主动地遵医行为,减少心理压力,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者;维持血液透析者;透析时间在1个月~3年;透析次数周3次者;无沟通障碍者;同意本次研究并配合良好者。②排除标准:其它糖尿病并发症者;合并肝肾功能有严重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1.6±4.8)岁;病程1~12年,平均(5.7±1.3)年,其中男18例,女1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2.3±4.6)岁;病程1~13年,平均(5.9±1.4)年,其中男17例,女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个人爱好,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膳食计划,膳食结构应合理,丰富多样,少盐少脂少胆固醇,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列明蛋白质每天摄入量(正常肾功能:0.8~1.2 g/kg,肾小球滤过率低:0.6 g/kg,蛋白尿多:1~1.5 g/kg),适时根据血糖、血压水平进行调整。③透析过程护理:透析前,嘱患者停药,统计超滤量;透析期间嘱患者应保持透析体位,勿随意更换,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发现呕吐、胸闷等不适症状报医师处理,监测患者的血糖,对低血糖者补充糖果、饼干等。透析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待患者缓解后再慢慢起床;最后缓慢拔出动静脉针,常规止血15 min,观察内瘘并发症。④健康教育:告诉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作用,日常自我护理技巧。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①教育内容及形式:维持血液透析期间,护士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口头宣讲、健康讲座等形式让患者明白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关系、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案、血液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遵医依从性的益处、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及并发症等。②动静脉内瘘护理:穿刺时,护士简单的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注意事项,在无菌的条件下中,选择适宜的动静脉穿刺点(两者距离5 cm),一次性的穿刺;穿刺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后吻合口部位的血管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渗血、杂音等,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同时将患肢抬高,做好常规保温措施,嘱患者有不适立即联系责任护士,敷料3天换一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待患者血液动力稳定后再使用内瘘,一般在穿刺后6~9周,由指定人员对内瘘穿刺及拔针,需注意的是,拔针后应用力按穿刺点,且时间不低于15 min。③动静脉内瘘教育:血透期间,护士应再次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目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不能压四肢,不能负重、不能被碰撞、患肢衣着宽松,预防血栓;嘱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穿刺患肢,应每天清洗,保持清洁,预防感染,透析当日不洗澡;指导患者检查动静脉内瘘的方法,每天3~4次,在遇到腹泻、低血压等情况时应再次检查通畅情况,有杂音等异常不能自行处理,立即报告责任护士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内瘘功能训练,如抬高肢体运动、腕部关节运动、健瘘操等。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3]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态、焦虑特质,共20项,每项非常明显得4分、中等得3分、有些得2分,几乎没有得1分,最高80分,得分越高,焦虑特质、状态越严重;通过自我效能感量表中的第七项评价自我效能评分,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评分依次为1分、2分、3分、4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②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栓、感染及阻塞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特质、自我效能感评分变化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特质、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状态/特质评分降低、自我效能感评分提高。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特质、自我效能感评分变化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仅出现1例阻塞,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并发症中较常见,占20%~40%,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方式。而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正常血透离不开可靠的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对血透患者来说,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4-5]。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则是动静脉内瘘,通过动脉和静脉的吻合,使静脉动脉化,它的优点在于永久性、减少多次手术的创伤、血流量充分、手术难度相对较小、并发症较少等。动静脉内瘘护理不当,易发生血栓、感染、血管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但对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护理、正确使用,可直接增加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间接提高血透的开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命[6]。本次研究中,通过心理护理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对遵医依从性影响,通过饮食干预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将健康教育贯穿血液透析的始终,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式,血液透析的目的及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教育,让患者深刻地了解动静脉内瘘的作用、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遵医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后,本研究表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特质、自我效能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仅出现1例阻塞,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9%(P<0.05)。说明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吴丽民[7]研究中,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5%,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并发症发生率(25%),基本与本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不管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是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都较单一的常规护理模式理想,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肾病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糖尿病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别让慢性肾病走向终末期
有一种肾病,和环境污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