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接

2021-07-13郑云贤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家园合作幼小衔接

郑云贤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小衔接已经变成了重点的改革内容,其中家园合作对幼小衔接有着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需要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才能有效保证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开展学习。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小衔接;教育措施

前言:幼兒园和小学的教学模式存在主导活动不同、师生关系不同、环境布置等不同,要想保证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效率,就需要家园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效率。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迁就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的,这个孩子不仅得到了来自爸爸妈妈的关爱,同时也理所应当的得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更多人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家长或长辈也因为他(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舍不得责骂对他(她)百依百顺。这样不仅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自私、蛮横无理的性格。而且也不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今后的发展。凡事包办代替的父母,无原则无界限的爱只会让孩子成为“笼中的金丝雀”,不但不能积极思考问题,遇到困难也不能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本可以勇敢的面对困难的,反而形成了胆小敏感自私的性格,成长为没有上进心、适应能力差、依赖心极强的人。

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在教学活动中过度拔苗助长,忽略了幼儿思维、习惯、态度等的养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长大了可能成为父母眼中“全面发展”的人,可是这样的孩子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是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自我约束力差,没有坚韧的意志,很难适应小学生活。

(二)沟通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语言之间的交流在逐渐缩减,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为沟通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却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家庭中,家长在看护幼儿时也不再是细心地教导,而是让幼儿看电视、玩游戏等。在科技快速发展时期,忽略了亲子时光,忽略了沟通交流对幼儿语言情感发展及成长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环境,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不仅影响幼儿的交际,还会对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二、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街接的策略

(一)互相信任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需要充分信任,要本着互相尊重、平等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要想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要互相尊重对方,这样才能促进有效沟通。

家园沟通时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以诚相待,要善于聆听相互的观点。老师要积极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利用入、离园时间进行简短话语沟通,利用孩子在园的照片或通过家园联系栏、调查问卷、校讯通、家园互动平台等信息化的手段,让家长及时的了解到孩子在园里的情况。如:孩子在园都做什么、中午休息怎样、吃饭、喝水、情绪怎样,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并不定时的了解家长的疑问,及时给与解答,减少家长的不明白、不理解、减少误会,最终赢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二)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

在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上小学后,不会有老师时刻跟着幼儿,也不会随时对幼儿嘘寒问暖,因此,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老师需要提高幼儿自身适应能力,让幼儿可以在新环境中快速融入,这样才能愉快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老师可以多举办开放活动,让幼儿多和他人接触,消除幼儿胆怯心理,这样幼儿在上小学后,面对陌生的人、环境等就可以尽快的适应,并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例如,在组织“购物之旅”、“小记者采访”等活动时,首先,老师需要为幼儿讲解安全要点,并在老师的关注下到隔壁单独进行购物;其次,在幼儿购物前,老师需要让幼儿在采买过程中问路、过马路、询问商品价格等。通过“购物”活动,可以让幼儿适应成人社会,也可以提高幼儿交流能力、思考能力等,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家长意识欠缺,隔代教育溺爱,幼儿无论做什么,家人都会主动帮忙,殊不知这包办代替是在毁掉孩子。上了二年级的学生在晚上尿床、不会自己系鞋带等情况屡见不鲜,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独立性。因此,在幼小衔接时期培养幼儿独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可以组织活动锻炼幼儿独立能力的发展,家长在家中也要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共同携手,一起促进幼儿的成长。

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展“勇敢之夜”、“创意手工”等活动促进幼儿独立能力的提高。如在“勇敢之夜”活动中,幼儿需要留在幼儿园过夜但是家长不能相陪,幼儿需要独自完成吃饭、写作业、集体看动画、睡觉等活动,让幼儿有勇气独自面对挫折。“创意手工”可以脑洞大开,创意制作,旨在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结语: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够让幼儿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在上小学后更好的接受系统教育。

参考文献:

[1]罗玲幼小街接工作中发挥家园共育作用[J].新校园.2018(3).

[2|王俊丽.家团共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36).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家园合作幼小衔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