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龄妈妈更会爱孩子吗?

2021-07-11马志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

〔摘要〕大龄妈妈问题,是今天家庭教育中很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而深刻地说明,大龄妈妈往往更不会爱孩子。大龄妈妈由于大龄得子,对孩子的感情往往是非自然的,甚至是反自然的,从而制造了非常态的亲子互动关系。这种非常态的亲子互动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是一种先天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非常态的亲子互动关系,大龄妈妈要学会藏起一半爱,学会做个狠妈妈。

〔关键词〕大龄妈妈;亲子互动;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4-0071-03

一、心理困扰:孩子怎么成这样啦?

这天,一位女士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

电话刚刚接通,女士就开始急切地诉说自己的困扰:“我们是个男孩,今年10岁了。为了孩子,我做了全职妈妈。可是孩子还是出了很多问题,让我非常头疼,让我非常着急。我们虽然是三口之家,可在孩子的教育上,爸爸是缺位的。而且,他还总是否定我的养育态度,说我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对头,才让孩子出了问题。”

我问:“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请慢慢说。”

女士的语速稍稍平缓些:“孩子问题很多。还是刚上学的时候,孩子就特别任性,没有规则意识,不好好上课,不好好写作业。老师上课的时候,他也为所欲为,玩这个玩那个。就是考试的时候,他都会一会玩橡皮,一会玩铅笔。有一次上课考语文,连卷子掉地下了都不知道,他照样自顾自地玩橡皮,老师催促他才捡起来,答得也是漫不经心,根本就没管答没答完。平时,孩子对老师的批评更是满不在乎。为此,老师常常请家长。一请家长,回来我就满肚子火,就会对他训斥一通。可是过后还是那个样子。

“还有,早晨不按时起床,也就不能按时吃饭。因此上学常常会迟到,他也满不在乎。更严重的是,后来还隔三岔五地旷课,说不去就不去上学,说这里不好受那里不好受。我知道,就是太任性了,太没有规则意识了。

“到了三年级,我发现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越来越不爱学习,而且越来越不怕老师了。以前,上课虽然不听话,多少还有点样子,还是偷偷地玩。现在是公开看课外书,不好好听课。以前,不写完作业还怕老师检查,还不敢不写。现在连老师检查都不怕了,干脆就不写了,作业常常写不完。

“孩子挺聪明的,脑子够使,就是不听话,就是不好好学习,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我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他说没意思。我问什么有意思,他说除了体育课、电脑课有点意思,剩下都没意思。您说孩子怎么成这样啦?”

二、心理探究:我们生孩子太晚了

为了共同探讨,我们开始如下的对话:

“孩子的问题绝非始于上学,上学前情况怎样呢?”

“上学前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爸爸总说我太惯着孩子了。”

“爸爸说太惯着孩子了,现在自己想想,有吗?”

“应该有吧。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很随便,很不听话,不好好活动,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午觉,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想怎样就怎样。园长和我是好朋友,孩子在幼儿园谁的话也不听,只有园长还可以管管孩子,别的老师都管不了。”

“就是说,孩子成了幼儿园的特殊公民?”

“是的,是够特殊的,对幼儿园的规矩他一点也不在乎。应该是我惯得。就说吃早饭吧,本来幼儿园一日三餐,可是我们孩子早饭都是在家里吃。我就是觉得去幼儿园太早,不忍心这么早叫孩子起床。所以,每天都是在家里吃早饭,然后才去幼儿园。这样当然每天都迟到了。当时园长就跟我说过,这样惯着孩子,非常不好,将来你会有苦吃。可是,那时候我觉得孩子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就没太在意。哪知道现在孩子真的问题严重了,我真的有苦吃了。”

“如果马老师猜得不错,孩子从小就得到了特殊照顾,是吗?”

“现在想想,是这样的。还说吃饭吧,孩子的吃饭从小就是老大难。别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吃饭了,我还得每天喂孩子,看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就连劝带哄,一口一口地喂。孩子说那个饭不喜欢吃,我就赶紧重新做。平时吃水果也是这样,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只要有点不高兴,就拿不吃饭吓唬我,我就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为吃饭的事,孩子常常让我很头疼,现在想想,也许真的都是我惯的吧?”

“能这样想很好。那为什么这样惯着孩子呢?说说家庭情况好吗?”

“说起来话长了。我们都是五十岁的人了……”

“原来如此,那就是说,你们是大龄父母?”

“是的,我们生孩子太晚了。我快四十岁的时候才结婚。我是初婚,孩子爸爸是再婚。我们是经人介绍的,感情基础不是很好,所以……”

“所以有了孩子,就把全部心思都放孩子身上了?”

“是的。结婚第二年有了孩子。有了孩子,我就辞职做了全职妈妈,把所有的所有都给了孩子,每一分钟都放在孩子身上。不瞒您说,孩子成了我的心肝宝贝,我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着我的心,不知怎样疼孩子才好,怕孩子冷着,怕孩子热着,怕孩子睡不好,怕孩子吃不好……”

三、心理解析:都是“大龄妈妈”惹的祸

至此,终于看清了该女士孩子问题的心理根源:都是“大龄妈妈”惹的祸。

对大龄妈妈,人们过去讨论的着眼点是生育的优势与劣势,多是从生理角度来审视。其实,大龄妈妈不仅有個生育优势与劣势的问题,不仅需要从生理角度来审视,还有个养育的优势与劣势的问题,还需要从心理角度来审视。就是说,大龄妈妈不仅有个怎样才能优生的问题,更有个怎样才能优育的问题。

有人说,大龄妈妈更会爱孩子。从道理上说,比起年轻妈妈来,大龄妈妈似乎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更好地爱孩子,应该更会爱孩子。但是,从事实上看,并非如此。

从心理咨询案例看,与过去传统社会儿女成群的生育模式不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大龄妈妈只养育一个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几乎是天然的不利条件。就是说,大龄妈妈偏差的养育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是一种先天不足,几乎无一例外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发展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如果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溺爱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共性,那么,对孩子的溺爱到了百依百顺的极端程度,则是大龄妈妈的特殊性了。一句话,就事实来看,大龄妈妈往往更不会爱孩子。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大龄妈妈的爱过了头。

从理性上说,凭大龄妈妈的年龄、阅历、知识等,应该更会爱孩子。但是,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常是感性胜过理性。大龄妈妈由于大龄得子,对孩子的感情往往是非自然的,甚至是反自然的。于是,大龄妈妈不仅不如年轻妈妈更能与孩子保持自然的亲子互动关系,反而还会陷于非常态的亲子互动关系。于是,极容易让自己对孩子的爱变成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呵护,过分疼爱,过分娇宠,过分放任。卢梭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事实正是这样,一旦对孩子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大龄妈妈即便有再多的知识,以及再多的优势条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无济于事。

大龄妈妈制造的非常态的亲子互动关系,往往在孩子生命早期就开始加害于孩子,让孩子从小在心灵深处埋下心理障碍的种子。只是孩子小时候表现不那么明显,因而被成人忽略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某些特殊年龄段,问题的表现也会更突出些。比如三年级就是个过渡年龄段,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过渡的开始阶段,会让孩子的问题表现得更突出。

可以说,前面的案例对此做了很好地诠释。

此外还有一点,这位女士又是一位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的一个共性特点是,会把所有的能量全部聚焦在孩子身上。无疑,这更加重了这位大龄妈妈养育心理的偏差,加重了亲子互动模式的异常,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四、心理对策:要学习做个狠妈妈

沟通至此,女士醒悟了:“病根都在我这个大龄妈妈身上。那孩子还有救吗?”

我笑了:“虽然大龄妈妈未必更会爱孩子,但是,大龄妈妈也可以做到更会爱孩子。前面的分析,不是要我们悲观,而是要我们提高警觉。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前景是乐观的。关键的关键,就是藏起一半爱,做个狠妈妈。”

经过沟通,我们决定以解决吃饭问题为切入点,学做狠妈妈。因为帮助孩子能按时吃饭是一种养成教育,由此推而广之,就能逐渐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养成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养成坚强的意志,养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养成情绪自我控制的能力。用心理学的话说,许多孩子成才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由此养成,用生活的话说,许多成人必不可少的好品质可以由此养成。

女士态度很积极:“具体说来,我该怎么办呢?”

我介绍了一位母亲的做法:那阵子,我的孩子该吃饭了还磨磨蹭蹭,就是不好好吃饭。哄劝,打骂,都不灵。那天我换了个方法,早饭的时候孩子又不好好吃。好,我且不管他,吃完饭立即收拾饭桌。没过多久,孩子跟我说:“妈妈,我肚子饿,想吃东西。”我狠狠心说:“唉!肚子饿,还真是不好受!妈妈知道。可怎么办?要等中午才吃午饭呢!” 我知道这时决不能给他东西吃,饿一饿是饿不坏的,要让他尝尝挨饿的苦头。就这样几次,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毛病改掉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有什么道理呢?按照条件反射原理,孩子行为导致的结果,对行为有强化作用,结果令人满意,就是正强化,孩子会重复这一行为;结果令人痛苦,则是负强化,孩子就自发地改变这一行为。这位母亲的做法所以管用,就因为合乎这一原理。饿肚子的体验,就是孩子不好好吃饭的结果,这一负强化作用,比唠唠叨叨地教训、哄劝和打骂都管用。这叫自然结果强化法。遗憾的是,在孩子还没有体验到自己不好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前,家长往往先沉不住气了,比如孩子一闹饿,就受不了了,赶紧拿零食给他吃。于是,孩子失掉了学习该怎样做的机会。由此说来,父母有时狠狠心,对孩子是一种更理性更深沉的爱。

女士有所感悟:“过去我也说过不给饭吃,可到时候孩子说饿了,我就受不了了。这回知道了,一定要狠狠心,说到做到,说不给吃的就不给吃的,一定要狠下心来。”

我表示肯定:“为了保证效果,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是自己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不能半途而废,要让自己狠心到足够的程度;二是要让孩子爸爸参与進来,父母结成同盟,统一行动,对孩子形成一种威慑力;三是父母共同跟孩子好好沟通,严肃认真,郑重其事,制造出一种氛围,通过诱导,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

几天后,女士再次拨通电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可得向您报告好消息了。按照上次说的,我把孩子爸爸也拉了进来,我们一起跟孩子谈,一起监督执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非常神奇的效果。几天来,孩子都能按时吃早饭,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即便在闹情绪的情况下,最终也还是按时吃早饭。有一次我早晨外出,孩子不听阿姨的话按时吃饭,我就狠下心来真的让他饿肚子,第二天就好好按时吃饭了。现在,我们再也没有为吃早饭而烦恼了,家庭气氛也好多了。”

我笑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女士也笑了:“要想改变孩子,得先改变自己,大龄妈妈要学习做个狠妈妈。”

这位女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接下来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是说,不吃饭饿肚子的规则要坚持下去,而且,随着开学的临近,把早饭的时间逐步提前,以便跟开学后的作息时间相协调。二是以点带面,长善救失。就是说,对孩子身上存在的其他问题可以暂时忽略,把着眼点放在孩子吃饭问题的改进上来,并且做到及时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进步的积极性,促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我想说,大龄妈妈不要悲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只要学会做个狠妈妈,大龄妈妈也能够更会爱孩子,大龄妈妈也能够做个好妈妈。

作者简介:马志国,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孩子不爱上学了怎么办》等40余部专著。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
管窥高中生习惯养成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养成
基于人才成长的美术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