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乳酸浓度对判断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2021-07-10何桂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酸中毒住院费用乳酸

何桂明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的慢性病之一,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由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在高糖毒性持续刺激下诱发一系列代谢紊乱,甚者诱发急性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乳酸为生物体内糖酵解后形成的产物,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估机体氧供情况、代谢状态、灌注量等工作中[3]。乳酸酸中毒为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而难以明确诊断,使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4]。刘以梅等[5]在其研究中指出,血乳酸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一项具有前瞻意义的监测指标,但此后却很少有研究对此展开进一步分析。故本研究围绕血乳酸浓度对判断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价值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9 年6 月-2021年5 月收治的80 例糖尿病伴气促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血乳酸浓度将其分为正常组(血乳酸<1.5 mmol/L)15例、低血乳酸组(1.5 mmol/L-1.9 mmol/L)20 例、高乳酸血症组(2 mmol/L-4.9 mmol/L)25 例、乳酸酸中毒组(≥5 mmol/L)20 例。正常组中男8 例、女7 例;年龄:48 岁⁃68 岁,平均年龄(60.23±2.17)岁;病程时间:1.2 年-7 年,平均病程时间(4.32±1.01)年。低血乳酸组中男10 例、女10 例;年龄:46岁-68 岁,平均年龄(60.31±2.09)岁;病程时间:1.5 年-7年,平均病程时间(4.40±1.05)年。高乳酸血症组中男13例、女12 例;年龄:42 岁-69 岁,平均年龄(60.34±2.12)岁;病程时间:1.5 年-7.5 年,平均病程时间(4.50±1.11)年。乳酸酸中毒组中男11 例、女9 例;年龄:42 岁-68 岁,平均年龄(60.20±2.15)岁;病程时间:1.2 年-7.5 年,平均病程时间(4.37±1.03)年。纳入标准:(1)符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6]中糖尿病诊断标准;(2)均伴有气促症状;(3)如实知晓本研究方案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严重精神障碍或者是认知功能障碍。四组糖尿病伴气促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所有糖尿病伴气促患者在收入院的10 min 内采集动脉血2 ml,利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GEM3500血气分析仪对血乳酸浓度、血气指标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选取住院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为观察指标。住院死亡率于入院后28 d 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以χ2检验,血乳酸浓度与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以Spreaman 相关性分析法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乳酸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四组住院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见表2。

表2 四组住院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2.2 血乳酸浓度与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血乳酸浓度与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

2.3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见图1。

图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当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老年人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人群且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愈演愈烈,糖尿病发病率仍将处于持续上升态势。随着糖尿病病程时间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全身多个脏器会受到高糖毒性带来的损伤,诱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亦或是导致患者死亡[7]。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以及饮食失衡问题的凸显,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乳酸酸中毒为糖尿病十分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类型,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普遍存在着血乳酸升高现象[8]。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血乳酸浓度处于0.5 mmol/L-1.5 mmol/L 之间,当检测结果超过2 mmol/L-5 mmol/L时往往预示着机体合并高乳酸血症,超过5 mmol/L 将会引发乳酸酸中毒,而一旦数值超过9 mmol/L 则死亡风险急剧升高。已有研究[9]证实,血乳酸介于1.4 mmol/L-4.4 mmol/L 之间时患者死亡率约为20%,介于4.5 mmol/L-8.9 mmol/L 之间时死亡率升高至74%,介于9 mmol/L-13 mmol/L 时死亡率高达90%,超过13 mmol/L死亡率可达98%。因此,血乳酸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照指标。

本研究中发现,四组住院死亡率依次升高,平均住院日依次延长,平均住院费用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组与低血乳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提示,血乳酸浓度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具有直接影响关系,血乳酸浓度越高,则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越大,平均住院日越长,平均住院费越高。Sprea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乳酸浓度与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呈正相关性(r=0.74,P<0.001),此点与已有文献研究结果相吻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在判断糖尿病患者预后中血乳酸浓度曲线下面积0.892、灵敏度97.25%、特异度95.50%、95%CI:0.895-3.459,表明血乳酸浓度可以准确判断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率,对于预测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原因在于乳酸是人体葡萄糖无氧酵解后形成的最终产物,人体新陈代谢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乳酸,随后在肝脏中被氧化利用,使其浓度处于较低水平。糖尿病患者存在的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处于较高水平,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者葡萄糖无氧酵解释放出来的乳酸含量随之增加,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一旦血乳酸浓度超过2 mmol/L 就会诱发高乳酸血症,降低机体重要脏器灌注量。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具有诊断率低、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原因与丙酮酸氧化障碍、乳酸代谢缺陷、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双胍类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有关。不同血乳酸浓度所采取的治疗策略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血乳酸浓度2 mmol/L-3.5 mmol/L 的患者采取急诊扩容、补液、高流量吸氧即可以实现控制病情的目的,病情稳定后转入专科治继续治疗,患者预后普遍较好;血乳酸浓度3.5 mmol/L-4.9 mmol/L的患者需要静脉补碱、扩容、补充能量、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病情稳定者可转入专科接受进一步治疗,病情未控制者则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此类患者预后普遍相对较好;血乳酸浓度在5 mmol/L 以上时则需要急诊扩容、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因此,依据血乳酸浓度以及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快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分流方案,有助于实现早识别、早治疗的目的,此举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糖尿病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血乳酸浓度与糖尿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能够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照指标。

猜你喜欢

酸中毒住院费用乳酸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