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地方高职药学教育改革研究

2021-07-08唐鹏程王文渊朱龙军

科教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唐鹏程 王文渊 朱龙军

摘 要 高职院校想要在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地方医药对医药产业人才提出的相关需求,那么必须对地方医药产业进行紧密对接,更好地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且结合地方医药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人才定位工作,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保证校企预期资源得以共享等。所以本人主要是针对高职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探讨,切实的为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培养从事于营销、质检、生产等相关工作的人才,并且也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医疗企业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2.016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want to meet the relevant needs of local medicine talents while developing,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ly connect the loc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etter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ke good positioning of tal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loc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adopt the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ensure the expected resources of school enterprises To share, etc. So I mainly focus on the effective discuss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ffectively train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to train talents engaged in marketing, quality inspection, production and other related work, and als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re high-quality, high-skilled and applied talents.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edical enterprises; corporate culture

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生产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药产业不断发展,通过大力培养行业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特点。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增强服务作为宗旨,将就业作为导向,将产学结合作为未来最主要的发展道路,为管理、接受、生产、服务培养更多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并且保证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出与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并且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对于人才进行精准定位,采用人才培养定位、订单式培养方式、校企合作人才等,这样才能培养出最佳的人才。

1 地方医药产业发展主要概况

1.1 主要情况

目前來看,生物医药产业有着强劲的发展走势,开始成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重点发展,着重于生物工程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等几个方面,需要拥有自主产权与支持品牌,并且也是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了以当地药业为龙头的医药抗生素的生产,以外地药业为龙头的大输液生产等。近几年来,各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是将化学原料优势作为基础,并且对于中药材种植生产、天然药物进行有效的加工,将药品包装材料、医药商品、物流、医药机械等几个产业作为支柱,这样才能够确保医药经济延伸得以链条,并且建立全新的产业集群,由此能够提高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且确保医药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1]随着各地区医药产业飞速发展,为药学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与基础,同时也为药学人才培养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根据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在医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企业渴望更多能够从事医药营销、生产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使得医药队伍更加充实,也为后期培养药学人才提供明确定位。

1.2 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医药产业不断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相应的调整。因此在医药产业,高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医药行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较大的需求。2017年2月份,在国务院所印发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应当提供执业药师配备的使用制度,并且保证所有的药店主要管理者、药师等都必须具有执业医药资格证。[2]并且根据权威统计可知,在未来的三年,药学类高职院校层次人才缺口将达到十万人。

1.3 基本思路

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进行创新,建设省级专业教学结构,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作为目标,重新构造课程体系,加强课外建设力度。按照理、实一体化原则,建设校内外生产的实训基地,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重点,主动打造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也是教学中具备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体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专业优势,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3]

1.4 建设目标

一是总体目标。主动对接地方医药行业,并且对于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行完善,最终实现双方共赢的效果。对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进行创新,突出工学相结合的方式,主动根据岗位需求,对于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坚持打造专兼结合、内培外引的教师团队,突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且提高实验教学条件的建设情况。利用网络平台,主动打造具备共享性的资源库。通过对于过程管理进行强化,积极的落实与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由此使得专业优势得到发挥全面提高。[4]将服务能力、建设特色、服务依托作为指引,提供服务、引领地方医药产业得到全面的发展,利用校内外中药材种植与药用植物组培方式,为用户提供种植药材等相应技术中指导,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与企业相互合作,利用校中厂的技术与设备优势,在中药材技术与种植当中不断的推广,并且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为了适应产业对接的要求,需要建立示范性教育积极,这样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得到转型与发展。

2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

2.1 做好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使得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建设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与前十年相比,增长了二十倍。对于高职院校财政医药专业进行精准定位,将培养高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综合能力高的专业人才作为宗旨。为了更好地与地方产业相对接,充分满足教学产业发展提出的各项需求,并且提高并且加强高素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与当地医药产业相对接,并且本着对接产业宗旨,在培养药学人才过程中,每年需要派遣药学专业的相关成员,深入到药学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并且充分的采纳与听取当地企业对于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启动行业、企业、学院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成立了有多家医药企业,多名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药学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需要定时定期的召开建设委员会相关会议,将专家们都聚集到一起,使他们进入校门。[5]专家不仅是了解高职院校教学人才培养方向的人,同时他们也能够充分地了解各地区医药产业人才所提出的需求信息。与这些行业专家进行讨论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保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更加的专业化。近几年来,学院在不断推进与实行地方医药产业同时,积极的探索最佳培养道路,并且培养出能从事质检、生产、营销等工作的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精准定位,并且最终确定一条良好的服务道路,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人才。

2.2 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为了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对于人才所提出的相关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对药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使其转为原有的教育观念。在这时就要求高职院校将就业作为导向,坚持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与当地医药产业进行紧密对接。采用量身定制的方式,满足医药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所提出的相关。高职院校醫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可上岗,不需要经历再次培训,这样也能保证用人单位、学生学校、处于一个共赢的状态,围绕一主线,三融入的建设路线,高职院校需要与当地多个医药企业进行合作,采用共同培养、联合办学的方式。[6]订单式具体开班模式主要有以下流程:在新生报到之后,就需要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宣传工作进行落实,家长和学生可以相互商讨,自己是否有意愿进入订单班。大学一年级下半年,由企业和学生采用双向选择原则,随后便正式的成立了订单班,同时与学生签订协议。到了大二上学期,订单班需要根据学员和企业共同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生产学习和理论学习。学生到了大三以后,就会进入到企业开展工作或者与企业进行对接。订单班学生在学习理论过程中,企业和学院一起讨论共同商讨工作,一起去探讨相应的知识点,随后采用部分企业的专用教材,企业工程师到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指导。订单班学生所有的实习与实训都需要在企业当中推进,由企业负责岗前指导和实训工作。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利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也为地方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来看,高职药学专业已经开展了多届订单班,培养了数名人才,并且这些学生在企业中也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2.3 将企业文化有效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

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体育节、艺术节及读书节等多个节庆活动。构建以人文素质课专业课为主的课程文化,同时搭建以名师讲座为平台的讲坛文化。在培养药学人才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一些地方医药产业所提出的校企文化需求,努力培养出能够直接上任产业岗位的人才,学院将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入其中,并且主动营造属于企业文化的文化氛围,并且将校园文化融入企业的建设当中来。一是开设企业文化活动课程,将学院文化艺术节作为平台,每个学期需要企业派出一线部门主管、一线技术人员、公司高层等为学生进行讲座授课。[7]比如先后有多个制药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活动,其内容涵盖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安全知识、职业心理、职业理念等多个方面。将更多的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当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企业道德、企业使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使学生的使命感得到激发,并且凝聚学生归属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赋予学生荣誉感,这样才能与当地产业进行更好的对接,充分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4 集中校企一体,共育人才要求

药学作为一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并且学习年限相对较短,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操作能力。因医药产业对接的实训条件,缺乏完善的条件,同时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主动打造一体化的实习实训企业,将企业实习纳入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当中来,将其作为切入点,紧密的利用与对接地方医药产业资源,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享受学校资源,学校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入其中,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这时需要很多的能力与结构。一是按照共赢、共享空间的原则,采用引资注销的方式,将更多的企业与资金带入到校园当中来,校企合作能够打造出多位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随后形成了环境真实化、生产设备真实、管理企业化,集生产、教学、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且形成了基地共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的长效机制。二是采用九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药学专业的整个学习学习期间分成六个时期,随后从九个阶段入手,开展实训和理论的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与地方医药产业进行有效的对接,充分的利用地方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的相关资源。到了第二学期,开始采用分阶段的进行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始进入到企业工作当中来,与行家和专业老师共同对于学生技能操作与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可以使其在理论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成果,同时也能确保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培养药学人才是一项坚决且长期的任务。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主动与地方医药产业进行对接,采用有的放矢方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强化,已经取得相应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所提出的相关需求,更好地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么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探索。

项目基金: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地方性高职院校药学教育与地方性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C1629)和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课题编号:XJK015BZY05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锋涛,时菲菲,冒玉娟,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江苏地区药学高职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381-382.

[2] 刘素兰,刘诗泆,彭林.医药行业需求与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健康必读,2019(04):224.

[3] 林大专,孙莹,王丹丹.面向药学服务的高职药学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9(21):34-35.

[4] 谭敏,涂冰,陈靖,等.基于医药行业调研的高职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24):47-48.

[5] 李悦,罗跃娥,王文洁,等.“健康中国”背景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19(24):9-11.

[6] 陈丹,廖茂珊.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的改革——以《药物分析》为例[J]. 科学大眾(科学教育),2020(02):74.

[7] 于宏丽.关于高职药学教育教学实施中的探讨[J].好日子,2019(22):1-1.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