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2021-07-06肖小兰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肖小兰

【摘    要】今时今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各方面要求和指标的不断变化,如何构建积极高效的课堂,进而让教育得到更为切实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朝着社会所希冀的方向不断进步,自然也就成为了需要教师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90

构建高效课堂——这对于每一门学科教育来说,都是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初中数学自然也不例外。在初中这个重要的教育教学阶段,数学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教学课程之一,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更好地教导学生,让课堂拥有更高的效率以及质量——也就是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师更需要做的,就是更加积极地去更新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思考出积极且有效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接下来,本文也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就如何在初中数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提出相关的几点参考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与兴趣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热爱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推进,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更为人所重视起来,传统的主要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不容忽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构建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就应当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与兴趣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去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愈加积极主动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明白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譬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纸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由对纸片进行裁剪,自行找出怎样更快更好地去裁剪出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以此来激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探索的乐趣,然后通过在交流过程中的引导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明白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定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通过这样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简单的动手小游戏的方法,不仅可以增添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程度,并且提高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度地运用兴趣教学的一些方法,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但这需要教师更多地去根据所教授学生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调整,才能运用得更好,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热爱学习,那么构建高效的课堂自然也就得以前进了一大步。

二、尊重个体差异性原则与分层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

在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下,要教育出更多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新人才,教育者不仅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明晰不同的个体存在不同的学习认知水平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尤其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由于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实际数学水平、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感兴趣程度等各类因素的不同,是极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认知能力存在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的。而针对这种情况,想要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构建出高效且有质量的课堂,教师就应当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过去传统的“一刀切”这类较为生硬的教学方法,科学地去规划学生的层级,并努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索,且针对于不同的层级,应当要有相对应的针对性教学。

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随堂测验、问答、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再将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低的学生对应组成相应的学习帮扶小组,鼓励小组间自主的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班级整体数学学习水平的上升。除此之外,不同的分层有利于教师在提问时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适宜某一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构建出更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当然,在将尊重个体差异性原则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适当且适时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利用适度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坚持和努力的力量,才能够使他们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与探索中来,也才能够让课堂保持高效和优质。

三、利用直观生动性原则与问题教学相结合,更具体地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在各类描述数学的文字中,曾有过这样一句话:“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得极深。”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要建立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就需要更多地去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的理解认知能力,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够更为活跃,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生动性原則,将较为难懂的数学问题、定理,融合到生活中来,讲解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再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小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发学生对于这类数学问题、定理的理解与思考,这样,比之“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举个例子,最适用于直观生动性原则与问题教学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版块应当是几何,在讲解到这一版块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或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物品去向学生描述不同的几何体,更直观且更快地让学生对几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通过一些贴合实际的问题设置诸如“你家里的餐桌是什么形状,面积应当怎么计算?你的水杯的大致体积应当如何计算?”等来进行相对应的引导,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高效的课堂能够更顺利地被构建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引导课堂发展的走向,让学生更能明白探索数学问题所能够拥有的趣味性,进而更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要想构建出高效优质的课堂,就需要教师们更多地去思考和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优质人才,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000(011):39.

[2]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79-180.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