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思考

2021-07-06陈文意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陈文意

【摘    要】自我们国家进入新时代以来,教育行业、科技行业、医药行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结合班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28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也能认识不同类型的家长,针对班级的管理工作,笔者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由于家长的德育教育意识不够、家长不配合班级的德育教育任务以及小学生普遍的德育意识不高等原因,造成多数班级难以开展相应的德育教学工作。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时,应该采用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德育问题

(一)家长对学生成绩要求过高

很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一旦将学生送进学校,就对班主任下达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他们的孩子在所有的科目学习都要达到理想的标准。家长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安排了很多的补习任务,学生不仅要兼顾学校的相关知识学习,还要在课堂之下参加各种特长培训活动。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不能将精力专心花费在文化课的学习之上。而且很多家长过度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品德教育,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

一些家长在每次期末考试之前都会承诺给学生某种奖励,只需要他们达到家长的要求。这种方法看似有效,一时满足了学生的胜负欲,但是长久以来却暴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家长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过度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对个人自身能力的提升。以物质作为奖励看似满足了学生的物质需求,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在满足家长的虚荣感,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要知道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物质接受度以及心理教育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如果家长给学生过度灌注物质教育思想,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追求物质,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提升。

(二)家长不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班主任在班上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并要求家长协同参与时,很多家长都会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加活动为借口而拒绝。除了家长会以外,只要是有关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课程,很多家长都会因故缺席这一活动。这充分暴露了家长不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的缺点。在家长的认知当中,只有家长会这种有关学生学习成绩的活动才是重要大事,关于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却可有可无。如果没有了家长的配合,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庞大,班主任要一一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几个学生时班主任可以完美解决这些学生的德育问题,但是当有几十个学生时,班主任的精力就无法兼顾全局了。因为班主任不仅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成长问题,这必须要求班主任花足够多的时间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上。但对于所有的小学班主任来说,这都是很难达到的要求。如果能有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将会更加容易解决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

(三)学生的德育意识不高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在此之前也并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德育活动。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安排大量的德育教育课程,将会让他们感觉难以接受这些知识。学生在听相关的德育知识时也很容易感觉无聊枯燥,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也将导致后续的班级德育工作很难开展,不有利于达到班主任的教学目的。而且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教学过度求快,以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将导致德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关于相关德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家长应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

针对家长过度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一问题,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和学生家长开展德育教育的交流活动,使家长在课余的时间多花时间陪伴他们的孩子,以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家长还应该以身作则,以更高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一步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还应该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品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应该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

(二)家长应合理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家长应该按照要求合理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因为班主任精力有限,只有得到了家长的帮助,班主任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教育任务,才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言行举止标准。与此同时,班主任在遇到管理方面的困难时,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大组长来带动其余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的工作当中来,进一步解决班主任在班级教学管理工作当中的难题。

(三)提高学生的品德意识

由于很多小学生的品德意识不高,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有待矫正,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逐步矫正学生的行为。例如,给学生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揠苗助长等传统的寓言故事,中国传统的故事包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蕴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学生听了这些故事后,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能勾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会主动学习故事中的美好品德,也规避自己做出不好的行为,时刻以故事主人公为榜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个人的实际生活当中,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帮助那些处于困境当中的人。班主任还要定期开展德育教育的讲座,要求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德育知识,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帮助他们一步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形成良好的品格。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发现不同的有关班级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并且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科学且合理的解决对策。由于管理精力有限,班主任必须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注重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让家长多多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定期给学生开展德育讲座,邀请专业的人员来参与德育培训,从而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品德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伊丽.关于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J]教育与科学.2018(17):56-58.

[2]曾進.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德育教育[J].魅力中国,2017,000(013):152.

[3]丁卫东.优化班级管理 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