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进SEM的江苏传统物流转型升级动力及路径研究

2021-07-05薛若禹廖吉林

物流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转型升级

薛若禹 廖吉林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江苏传统物流发展现状和所存在问题,构建了内部动因、外部动因和企业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江苏省传统物流业为研究对象,对收集的167条实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外部动因综合影响更为显著,且内、外部动因中企业经营情况、突发事件风险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但政府政策法規相对动力不足。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应向应急物流、智慧物流、集聚物流和绿色物流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物流业;结构方程模型;驱动因素;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mong internal motivation, external motivation and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aking tradi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167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is more significant, and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situation, emergency risk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but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its transformation to emergency logistics, intelligent logistics, cluster logistics and green logis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driving factor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0  引  言

十三五以来,互联网大潮下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物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江苏货物运输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9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81 060万吨和11 114.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了13.61%和14.77%,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生产总值3 157.21亿元,同比增长6.50%。快递总量已达57.41亿件,分别较上年增长了8.96%和30%,具体到物流企业,2019年全省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单位数总计4 313个,资产总计16 613.38亿元,平均用工人数56.89万人,其中重点物流企业营业收入为4 975.8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73%,盈利能力良好。

1  江苏传统物流业的突出问题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发展经济,江苏物流受到众多跨国及香港、台湾物流业冲击,包括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沃尔玛等在内的外资物流凭借其高响应性供应链和先进信息管理系统,长期保持强劲的增长和竞争势头。相比之下江苏物流服务进程稍显落后,头部企业刚进入扩张期,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承压,整体竞争力不足。

(1)物流基础设施能耗大

近十五年来,江苏公路运输碳排放量已由1 010.29万吨增加到4 727.8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1.65%,高于全国运输业年均10.56%的碳排放增长率[1]。就车辆类型来看,载货汽车已经成为仅次于载客汽车的第二大排放车辆,二者的碳排放量占全省公路运输碳排放总量超90%,其中,载货汽车的碳排放量还在以年均6.37%的速度增长。基础设施的高能耗、高占地、高污染,带来了土地、环境、能源等多方面制约。

(2)物流业集中度低

江苏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上集中度较低,规模偏小,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联合包裹、天地物流、敦豪等跨国物流企业均已在香港、上海等地设立物流转运中心,其业务进一步扩张,经营方式从单一物流走向综合物流,服务范围从集中于部分城市向构筑全国性物流网络展开,内陆物流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2]。而江苏多数物流企业业务仍集中于长三角地区,规模经济不显著、成本高、集约化程度和效率低。

(3)突发事件响应性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应急物流体系暴露出各环节常分立,联系衔接不顺畅问题,面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也仅采取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成本的方式,对比韩国、日本等国家应急物流水平存在差距[2]。2020年1~2月,江苏企业复工一再延迟、制造业供应链中断、订单执行受阻,给省内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4)中小企业信息化落后

江苏物流业信息化程度长期领先全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同样起步晚且有较大差距。随着5G时代的到来,江苏先后确立了南京、徐州作为智慧物流试点城市,重点选取了一批物流企业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初期探索阶段围绕“降本增效”主题展开,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依然有限,严重拖慢了江苏整体的信息化进程。

2  江苏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动力

作为国内物流大省,江苏物流企业正面临跨国物流巨头和国内众多物流企业同质化竞争的“双重挤压”[3]。江苏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压力,正着手与制造业联动转型,但转型过程困难重重。同时省内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意识到物流行业的变革趋势,固守传统物流的仓储、运输与管理模式。本文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对其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探求江苏物流企业可能的转型升级路径。

2.1  企业外部驱动力

(1)政府政策法规。十三五期间江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4],进一步建设高质量物流园区、加大智慧物流支持力度、鼓励和倡导发展绿色物流、提升物流国际化水平,为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2)竞争对手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更新,跨国物流企业凭借先进管理信息系统和高响应性仓储运输调配,给江苏头部物流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同时省内物流园区产业集聚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传统物流企业生存空间,急需通过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3)顾客需求导向。数据显示,2019年除港澳台和四大直辖市外,江苏人均GDP排名位居全国榜首,随着全省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和各类服务水平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物流企业响应速度、服务水平、客户信息安全保障甚至环保意识越来越被顾客所注重。

(4)突发事件风险。上半年新冠病毒疫情,下半年洪灾汛情,2020年接踵而至的突发事件给江苏应急物流敲响了警钟。突发事件期间交通运输的各种管制及信息响应的不及时,使得物流企业仅追求短期利益的传统经营模式显现出诸多弊端,急需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

2.2  企业内部驱动力

(1)资源利用效率。运输算法滞后造成的空车、不合理运输,缺乏绿色理念对货物过度包装,物流作业清洁技术和设备投入不足造成的二次环保投入等,给物流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绩效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技术创新能力。江苏传统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领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够,资金支持力度不强[5];同时,企业对于引进的物流人才,只重视现有使用,缺乏对其持续学习培训投入。在物流业高度依赖互联网行业和高技术人才发展的今天,竞争力愈显不足。

(3)企业经营情况。据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调查的158家省重点物流企业数据显示,一半以上企业物流业务收入有明显增长,但55家企业利润有不同程度下降,8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5.1%,物流企业经营效益两极分化状况持续,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表明传统物流企业需顺应趋势,借助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时机,加强一体化运作,改善企业经营。

(4)物流设施结构。江苏物流基础设施总体发展迅速,但存在结构性短缺,现代化设施比重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要求。智慧仓储、多式联运转运、合理布局的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且相互间不配套,衔接性不高,严重影响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6]。

2.3  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综合江苏物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归纳出其实现转型升级的以下四条路径:(1)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2)扩大产业联动,发展集聚物流;(3)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智慧物流;(4)抵抗突发风险,发展应急物流。

3  数据准备与模型建立

3.1  数据收集

研究采用网络问卷法收集一手数据,问卷形式参照改进后的李克特量表,设置9个标度,依次对应非常反对、中立到非常同意的态度立场。问卷12个问项与模型中三个潜变量的可測变量对应,就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动力及路径展开调查。为减少随机性误差,按照地区和企业规模大小对调查对象进行控制,随机且不重复发放问卷250份,最终回收处理有效问卷167份。12个观测变量Cronbach's Alpha总值为0.917,方法中0.70~0.98范围内为高信度[7],因此该量表可靠性较高。

本文从内外两方面分析江苏传统物流业转型影响因素,确定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和企业转型作为模型的三个潜变量。其中外部动因包括政府政策法规、竞争对手水平、顾客需求导向和突发事件风险,内部动因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技术创新能力、物流设施结构和企业经营状况,最后指向传统物流业发展绿色物流、智慧物流、集聚物流和应急物流的四个转型升级方向,具体变量、符号及对应误差项如表2所示。

3.2  模型建立

借助AMOS软件构建如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其中椭圆表示潜变量,矩形表示观测变量,圆形表示误差项,单、双箭头分别表示因果和相关关系[7]。构建好初始模型后(初始模型中不包括双箭头的相关关系设定),将处理好的原始数据件导入软件,使用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法进行模型运算,默认输出未经标准化后的路径系数,标准化后的路径系数也可以通过切换标准化视图查看。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转型升级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系数值相等,观测变量中政府政策法规x对外部动因Outer、资源利用效率x对内部动因Inner以及发展集聚物流x对物流业转型Total三者在0.01水平上不显著,其余因素对企业转型的动力水平均为显著,且其中突发事件风险x与企业经营状况x两个观测变量分别对其潜变量的相对系数值最大。此时,该初始模型卡方值

chi-square为205.7,自由度df为52,二者比值为3.96,虽在可接受指标范围内,但未达到小于2的良好模型标准,有一定改进空间。初始模型的标准化参数值如表3所示。

4  模型改进与评价

4.1  模型改进

对初始模型结构及结果分析后,发现物流业转型升级通常由内外动因共同作用,且具体路径选择也非单一方向而更趋向于综合发展。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将外部动因与内部动因两个潜变量误差项和物流业转型升级潜变量的四个观测变量误差项,分别用双箭头连接,建立相关关系。改进后卡方值chi-square降低为91.5,自由度值df由于加上的四个约束减少至48,计算得该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指标值为1.906<2,符合结构良好的模型标准[7]。

如表4所示,Estimate表示每一负载的标准化估计值、C.R为估计值除以标准差的比率即临界比率、P为与参数检验值为0的零假设相关联系的值。改进后模型的基本拟合结果仍与原始模型趋势一致,路径系数值则为添加了限制后重新计算所得,其P值仍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添加的相关关系确实可能存在。

4.2  模型评价

一般从绝对拟合效果、相对拟合效果和替代性三个维度来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具体涉及的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除AGFI指标略低于0.90外,其余指标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可认为该模型符合基本的拟合标准[8]。

4.3  结果分析

最终模型变量间结构关系显示,江苏物流业转型升级的两个外生潜变量中,外部动因比内部动因影响略大。其中,外部动因的四个观测变量系数值差异较大,以突发事件风险x的驱动作用最大,其次是顾客需求导向x和竞争对手水平x,政府政策法规x影响最小;内部动因的四个观测变量系数值差异较小,技术创新能力x和企业经营情况x系数值相等且驱动作用最强,其次是物流设施结构x,最后是资源利用效率x。此外,四条转型路径的系数值表明,对于江苏传统物流业来说,目前较为迫切的升级方向为智慧物流x、应急物流x和集聚物流x,对绿色物流x的认同度相对弱一些,但介于发展绿色物流与智慧物流的误差相关性最大,仍需要加以考虑。

5  政策建议

首先必须发展应急物流,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在与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斗争的大环境下,发展应急物流既是在为民生服务添砖加瓦,也是传统物流企业提高响应性和风险应对能力、开辟崭新业务范围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应加快建设包括医药卫生、社会救助、生活用品服务等在内的应急物流网络,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物流预案,助力传统物流企业实现应急转型。

其次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全省应加大对物流人才引进和学习培训的长期投入,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不断强化数字平台支撑,助力传统物流企业实现物流数据的动态监测、趋势预判、风险预警等,向智能化仓储、分拣与运输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转型。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坚决取缔部分跨国物流企业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得到的超国民优惠待遇,保障本土企业在物流市场的公平竞争,从而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集聚物流。政府应积极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农业、商贸业以及电子商务等展开联动,建设供物流业联动信息平台,进一步规划建设高质量的物流园区,吸引相关产业入驻,助力省内头部企业发展为具有国际承运能力的大型物流企业,进一步带动其他物流企业向集聚化、大规模转型。

最后是倡导企业发展綠色物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物流业应用清洁能源,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为低碳环保配送车型提供通行便利,同时还要鼓励物流企业发展绿色仓储,使用绿色包材,减少过度和二次包装,推行实施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政策,助力传统物流企业绿色转型,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

参考文献:

[1] 顾佳敏,姚惠芳. 基于供应链驱动因素浅析冷链物流[J]. 电子商务,2020(5):9-10.

[2] 丁景.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淘宝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2):104-106.

[3] 陈心媛. 新零售背景下盒马鲜生运营策略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1):21-23,28.

[4] 顾佳敏,姚惠芳. 基于O2O模式下的旅游OTA转型研究[J]. 电子商务,2020(4):3-4,23.

[5] 史安娜,胡方卉. 基于科技进步的江苏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16(1):261-266.

[6] 赵巍,廖吉林. 基于SEM的江苏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动力机制实证研究[J]. 物流科技,2020,43(3):115-118,132.

[7] 高丽. 基于PCA-MLRM的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认知实证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20(6):138-141.

[8] 叶飞,张婕. 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关系[J].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30-1239.

[9] 高文菁.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7):55-57.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