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

2021-07-05史玲玲杨湘浩

物流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技术创新

史玲玲 杨湘浩

摘  要:为了探究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从智慧民生、城市治理、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建设创建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使用Stata计量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变量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市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创新的系数为负,卫生机构数、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对城市创新表现不明显。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智慧城市;多元回归模型;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by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urban innovation is established from three aspects: smart people's livelihood, urban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Stata measurement software,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test the impact of variable health institutions,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green coverage area, sewage treatment capacity,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cities and the added value of tertiary industry on urban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ed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the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urban innovation, while the coefficient of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n urban innovation is negative, while the number of health institutions, green coverage area and sewage treatment capacity have no obvious performance on urban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ities. Finally,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mart city;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novation ability

0  引  言

在高速發展、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快速的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掀起了一波热潮。智慧城市是城市经济、智慧化生活的新理念,国内外学者对智慧城市有许多的文献研究。Zanella A、Bui N(2012)研究了智慧城市对城市物联网系统的构建[1];Piro G,Cianci I(2014)研究了智慧城市对信息技术的服务,证明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为市民提供先进和创新的服务,提高城市整体环境[2];梁本凡(2015)探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的进程,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走创新先行、智慧驱动,成为我国跨界合作开放发展先行区[3]。曹蕊(2019)以福州高技术产业为例,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潜力与环境支持能力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根据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智慧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智慧城市产业的创新研究,而对于智慧城市创新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综合上述文献,拟通过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丰富相关文献。从智慧城市的维度开辟关于创新的新路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1  研究设计

1.1  变量说明。针对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根据长三角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智慧设施、城市治理、智慧民生、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5],选取以下指标数据。

指标数据来源2010~2019年的《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与《上海统计年鉴》,使用2009

~2018年省级层面数据研究长三角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表1为指标变量数据说明:

1.2  研究方法

1.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了研究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影响能力,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7](公式1):

Y=β+βx+βx+…+βx+ε                                         (1)

其中:β, β, β,…, β为回归系数,x,x,…,x为自变量,ε为残差项。把上述指标变量加入模型中,形成以下模型(公式2):

zl=β+βgdp+βthird+βhealth+βretail+βgreen+βwater+ε                            (2)

式中:zl表示城市创新能力,β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β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回归系数,β为卫生机构数的回归系数,β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回归系数,β为绿化覆盖面积的回归系数,β为污水处理量的回归系数,ε为残差项。

1.2.2  研究假设。设原假设为H:β=β=β=β=β=β=0,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和污水处理量的变化对城市创新专利申请的变化没有影响。当计算出β, β, …, β相关的统计量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α取值一般为0.05或者0.01)时,就拒绝原假设,即认为β, β, …, β不为零。

1.2.3  模型檢验基础。R检验: R检验又称为判定系数检验,当R值接近于1时,代表zl与gdp、third、health、retail、green、water之间的线性关系紧密,当R值接近0时,代表zl与gdp、third、health、retail、green、water之间的线性关系不紧密。

t检验: t检验又称为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公式为(公式3):

t=m/S                                                (3)

式中:i=1,2,3,…,k, S为回归系数m的标准差,t检验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进行检验。

F检验:F检验又称为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将全部自变量当作一个整体,检验和自变量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用回归平方和均方/残差平方和均方的比值进行推断,解释变量整体对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2  实证分析

2.1  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2的变量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创新的专利申请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有明显的差距,平均值分布在212 299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不平衡,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在智慧民生方面,卫生机构数均值为21 565个,最小机构数量和最大机构数量也有差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值为13 765亿元,金额数有显著差别。在城市治理方面,绿化覆盖面积和污水处理量逐渐改善,有较大提升。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表3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看出:test1列中只加入变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系数为负即呈现负相关,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est2列中,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标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变量卫生机构数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系数为正呈现正相关,说明对城市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est3列中,对全部指标变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和污水处理量进行回归,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且对城市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F检验:F=184.36,P值(Prob>F=0.0000),P值<0.05在95%的置信区间下拒绝原假设,所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和污水处理量的变化对城市创新专利申请的变化有影响。test1的R为0.892,test2的R为0.971与test3的R的值相同,拟合优度较好,相关关系密切;由于所采用数据不够充足,所以不进行t检验,但是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3  结果与建议

本文从经济发展、智慧民生、城市治理三个方面构建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变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卫生机构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绿化覆盖面积和污水处理量,采用Stata软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市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创新的系数为负,卫生机构数、绿化覆盖面积、污水处理量对城市创新表现不明显。但是整体对城市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创新系数为负,并不是其对城市创新有阻碍,说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待提高,提升到一定水平上,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要加大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关注,人民生活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地位。

针对研究结果,给出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建议。第一,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区域进行规划时,要明确发展目标,缩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发挥资金引进和资源开发优势[8]。第二,从城市创新发展看,要重点关注对智慧民生、智慧设施、城市治理的建设,政府要推进公共设施和信息技术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感和经济发展。第三,加大对于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9],加大财政支出,提升城市人力资源的水平,在智慧城市与城市创新中,人才与资金是重要的要素,制定灵活的政策推进区域人才与资金对于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Zanella A, Bui N, Castellani A,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for Smart Cities[J].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12,1(1):22-32.

[2]  Piro G, Cianci I, Grieco L A, et al. Information centric services in smart cities[J]. 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2014,88:169-188.

[3] 梁本凡.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的进程与路径研究[J]. 江淮论坛,2015(3):25-31.

[4] 曹蕊.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以福州市为例[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2):195-202.

[5] 谢雨飞,朱周力,翟晓亮,等. 我国高校专利分类变化的评价模型及其回归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3):205-213.

[6] 张龙鹏,钟易霖,汤志伟.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智慧城市试點的准自然试验[J]. 软科学,2020,34(1):83-89.

[7] 袁水林. 企业物流成本对企业效益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9,35(4):186-188.

[8] 谭晓林. 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战略管理视角[J].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3):32-39.

[9] 周燕,李泓欣. 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1):27-33.

猜你喜欢

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技术创新
论长三角地区的再城镇化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上海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国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长三角地区雾霾长效治理:建立面向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