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与对策
2021-06-28刘金根杨伟球
刘金根 杨伟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遍地开花,高职院校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发文要求各职业院校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强化校企协同育人。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一次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指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2020年教育部等九个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巩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然而,从现状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推进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涉及面广,仅靠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主体无法根本解决。因此,如何通过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紧密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然是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与困境
多年来,学校、企业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三方主体,对顶岗实习的认知与理解一直存在偏差。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方面深刻理解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必要性,表现十分积极、主动。但是,企业方面却认为学生的技术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影响工作效率,容易造成经济负担,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意愿并不强烈。其次,部分学生未能真正理解顶岗实习的积极意义,存在抵触情绪,甚至还有少数家长错误地认为学生顶岗实习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还有些学生及家长将顶岗实习作为就业选择的方向,因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非常挑剔。此外,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实习政策的重心聚焦于实习组织与管理,尚未形成明確的实习质量评价政策或者规则。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经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跟踪调研与思考,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对顶岗实习重视不够,学生实习率低
尽管各职业院校制定了顶岗实习相关制度,也按照规定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但很少能够按照制度要求全面落实,大多“虎头蛇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有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制度缺少配套的监督检查机制。总体上看,目前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执行并不理想,顶岗实习单位标准、指导老师标准、考核标准等不明确,现实中顶岗实习制度难操作,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资格及权责不明确,导致执行与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流程化、随意化。另据了解,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热衷于鼓励学生升学,变相提高就业率,规定参加“专接本”“专转本”的学生可免于顶岗实习。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削弱了国家政策的公信力,也有违公平原则和职业院校的办学初衷。
(二)高职教育体制与机制激发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当前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产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以“教”促“产”的总体思想,强烈要求职业教育逐渐形成适应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教育类型。然而,从高职教育现状来看,已经形成的产教融合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职教之间的融合,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只是为了满足学校实践教学的需要,不能与当前企业最迫切的创新发展需求对接,形成产教“错位”格局,必然导致学生只能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校企双方合作意愿均不高,产教融合难以深化,合作层次水平无法提升。
(三)学校对实习生的考评偏重于结果,忽视过程性考核
目前,职业院校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多为“遥控”式,通过微信、QQ在线方式或者电话交流。为了便于对顶岗实习生进行管理,职业院校通常会为每个实习生安排校内指导教师,但是这些教师通常还要兼顾校内的教学任务或者其他工作,无法全过程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通常只能根据实习生提交的实习材料对其进行考评。这种考评方式只关注最终结果,忽略了实习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无法真实反映顶岗实习效果,也不易发现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甚至还有一些顶岗实习生弄虚作假,依靠东拼西凑的材料应付学校检查。
(四)实习单位过于分散,管理难度大
受限于企业规模大小,一般单位难以一次性接收大量顶岗实习学生,而且部分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实习,所以学生只能分散实习,导致学校难以全过程有效监管。事实上,当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安排多采用专业教师“摊派”制,即按照专业类别将学生摊派给专业老师指导,后续管理职责能否按照制度切实履行几乎无人跟踪监督,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参差不齐。
(五)企业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不够,学生获得感低
目前,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多为六个月,实习时间偏短,而且实习期满后是否在实习企业留用也是未知数,这种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时间、人力等资源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及培养,而且实习期间的安全生产问题也让企业感受到很大压力。因此,企业通常为学生安排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或者与专业不太相关的岗位,学生获得感低。
(六)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
众所周知,国内曾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多种工学结合模式,例如,著名的德国“双元制”模式,但在国内实施时并未显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东西方文化、观念等人文环境存在差异,尤其是国内缺少有效的“倒逼”机制,因此,这些模式在国内常常表现出“水土不服”。据调查,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并不能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清楚地认识到顶岗实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常常认为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该课程的学分。甚至还有部分实习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实习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意义不大。另外,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着双重身份问题。有些学生事前对实习岗位缺少认知,实习时思想准备不足,上岗后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能适应企业管理制度;而且,企业中人际关系远比学校复杂,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因此,极易产生心理障碍或困惑。
(七)顶岗实习法律制度不健全,学生维权难
我国2016年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将职业院校的实习分成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种类型,然而对职业院校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性质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实际上我国现有劳动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也均未将顶岗实习学生纳入其中。例如,《劳动法》与《教育法》目前均无法确定实习生的“劳动身份”问题。因而,现实中顶岗实习生的劳动报酬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屡有发生。虽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签订顶岗实习生、学校、用人单位的三方协议,但该政策并未明确是否支付报酬等关键问题,而是将支付报酬与否的权力交由企业方面自主选择。特别是在国家机构和事业单位实习一般不支付薪酬,而是作为获得工作经验的一种途径。尽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和安全职责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其约束和规范效力显然不如法律和行政法规刚性,导致一些企业利用实习生参加生产劳动以降低企业劳动成本。其次,现有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未将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化解纳入其调整范围。近年来,尽管部分地区尝试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政策和规定,但其效力层次、执行效果、覆盖范围有限。目前,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意外保险大多由学校统一购买,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顶岗实习的有效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多个方面,尤其是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主体。有些问题是三方可以协调的,但也有些问题是这三方难以协调的。因此,必须明确各自责、权、利,且应从国家层面完善制度以保证实施效果。为了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核心问题
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做好顶岗实习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为了有效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院校应仔细梳理顶岗实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并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顶层设计。其次,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各职业院校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校级层面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组织、集中安排”原则,强化对学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督查工作。根据“顶岗实习”课程特点,建议校内指导老师采用“专业指导老师”+“班主任”组合模式,既能发挥“双师”合力优势,也能有效减轻校内指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要牢牢抓住“顶岗实习质量”这个牛鼻子,聚焦“实习内容”这个核心。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结合校情制定操作性强、便于实施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方案。比如,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有效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升学”(“专接本”“专转本”等升学通道)的关系问题。笔者的切身体会是:采取在校期间“集中面授”+实习期间“在线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完全可以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二)主动深化高职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提高高職教育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形势新变化和经济发展中的新机遇、新挑战,有针对性地分析这些变化对高职教育带来的各种影响,并认真思考如何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教育体制与机制,主动求变,使人才培养满足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而巩固企业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持续需求势头,实现以产教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预期目标。例如,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不再仅满足于学生的“能吃苦、肯动手”,更欢迎会“动脑”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对此,职业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三)科学遴选实习企业,有效落实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职业院校必须认真遴选顶岗实习企业,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顶岗实习基地或平台。职业院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使企业在兼顾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自愿为顶岗实习学生安排实习岗位。其次,职业院校要将顶岗实习作为核心教学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并根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总体要求制定和优化顶岗实习方案。此外,学校还应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顶岗实习工作。校企双方应共同成立专门机构,通过调研、论证,制定周密的实习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加强顶岗实习动员与纪律教育,提高学生认同感
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功夫就能见效,也不只是政治老师的工作就能解决的问题,专业老师应借力课程思政这一创新教育思想,提前将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渗透到早期的教学过程之中。班主任和专业指导教师还可以采用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为顶岗实习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还应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与督促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产生认同感。此外,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还应安排教师跟踪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使其尽快适应新角色。
(五)倡导企业为主的过程化评价模式,规范实习档案管理
考核评价是检查实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对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不能仅以实习报告打分的方式评判,还应开展多维度、多项目的过程性考核,引导学生在实习阶段全方位锻炼,全身心融入职场。因此,建议学生顶岗实习表现应以企业评价为主。除了技能考核,还要考核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劳动态度、组织纪律等内容。而且,顶岗实习考核结果要计入学生学业成绩,将顶岗实习成绩及学生表现录入学生学籍档案。对于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跟班指导教师可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完成由学校向职场的过渡。此外,要做好实习材料的归档管理工作。职业院校要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对实习协议、实习责任险缴纳材料、实习计划、实习总结等相关材料都要整理归档。
(六)完善顶岗实习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职业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和监督机制。例如,顶岗实习制度、顶岗实习管理细则、顶岗实习实训基地遴选方案、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制度等。根据制度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指导,保障学生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同时,要重视工作流程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流程既可以明确管理者的行为实施,又能够对其形成管理约束,防止管理失位、消极怠工等情况发生。例如,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落实,相关部门可以在学生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前,对其进行顶岗实习相关制度测评,合格后方可允许其办理离校手续。其次,职业院校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大规模、分散化的顶岗实习学生集中到一个信息化系统(平台)之中,推进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模式。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搭建更多的实习管理平台,实现管理方式多样化。
(七)依法落实顶岗实习工作,提高政府参与度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宣传国家现有职业教育政策,提高全社会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支持度。职业院校要切实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另一方面,要主动调研问题,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给予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工作更多支持。例如,建议立法赋予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生准劳动者的合法地位,建立高职院校实习生权益保障机制,将实习岗位与内容、实习安全教育与保障、实习技能培训、实习保险费用分担机制以及实习报酬和意外事故赔偿责任等诸多事项纳入相应的法律范畴予以保护,以减少在实习活动中因权益、权责不明而产生的纠纷。鼓励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安排,对于成绩优异者政府可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者将顶岗实习产生的相关费用交由政府买单,以提高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另外,作为对国家层面顶岗实习法规政策的补充与完善,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管与评估政策、法规,深度参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活动的质量管理,并引导行业组织作为第三方参与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工作的督查管理与质量评价。例如,探索“随机抽查”监管制度,形成“倒逼”态势,切实推动顶岗实习制度贯彻落实,全面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和管理水平。
小结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激发高职教育发展活力的重要办学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命题。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在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准确领悟《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的精髓,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日常监管。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工具的优势,正确引导舆论动向,凝心聚力开创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