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致双眼视盘水肿1例

2021-06-26唐雪珊赵海金陆华文赵夏海李沂钢张琼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视盘骨髓水肿

唐雪珊,赵海金,陆华文,赵夏海,李沂钢,张琼芳

(梧州市工人医院眼科,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 543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0余天”于2019年7月19日来诊并入住我科。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眼球转动痛、伴头痛、四肢乏力,偶有恶心、呕吐,无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曾于外院神经内科就诊,行头颅CT及MRI、MRA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紧张性头痛”,予疏通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来诊。既往史:近6年来反复出现双眼一过性视力下降,每年7-8月发作,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及治疗。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视力:右眼0.15,矫正0.3;左眼0.2,矫正0.3。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3 mmHg。双眼瞳孔4×4mm,对光反射迟钝,眼底检查:双眼视网膜平伏,视盘高度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隆起>3D,视盘旁线状出血,静脉迂曲扩张,黄斑水肿,黄斑区可见视网膜皱褶及星芒状渗出(图1a、图1b)。余眼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图1 a,右眼 图1b,左眼

完善相关检查:FFA:双眼视盘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弥漫组织着染,黄斑区未见荧光素渗漏(图2a,图2b)。OCT:双眼视盘高度水肿,黄斑下积液。闪光VEP:双眼P2波峰时延迟,振幅在正常范围内。血常规:血小板595×109/L↑;血流变:血粘度升高;余肝肾功能、风湿免疫、梅毒、脑脊液生化+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高,脑压300mmH2O。脑脊液+血清:APQ4抗体、MOG抗体及寡克隆蛋白抗体(-)。头颅增强MRI+MRA+MRV:(1)左侧乙状窦、两侧横窦及上矢状窦显影欠佳,并管腔狭窄、显影中断,静脉窦走行区明显强化,脑表面静脉稍增多、增粗:静脉窦炎并血栓形成;(2)脑MRA未见异常(图3) 。

图2 a,右眼 图2b,左眼

考虑双眼视盘水肿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的颅内高压引起。转我院神经内科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血浆蛋白C活性:90%(参考值60%-140%),抗凝血酶III:129%↑(参考值83%-128%);蛋白S 活性:0.20%↓(参考值63.5%-149%),其母亲蛋白S活性45.7%,其大儿子蛋白S活性63.5%,其小儿子蛋白S活性42%。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为天然的抗凝蛋白,缺陷极易导致血栓形成。予甘露醇降颅压、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视力明显恢复,双眼视盘水肿较前消退。

门诊复查提示血小板异常增高,维持在700-800×109/L,后又于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骨髓穿刺活检结果:骨髓增殖性疾病,倾向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伴骨髓纤维化,请结合临床其他相关检查。进一步完善相关基因检测:未检测到JAK2基因12号外显子及CALR基因9号外显子突变;JAK2基因V617F突变型:阴性。MPL基因:W515L突变型:阴性;W515K突变型:阳性。基因结果及骨髓穿刺结果支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

该病例诊断:(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4)双眼视盘水肿。予低分子肝素钙及华法林等抗凝、降血小板、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症状好转。门诊随诊1年余,双眼矫正视力恢复到1.0,眼压正常,视盘水肿基本消退。

2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组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疾病,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病因或危险因素可区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或非特异性炎症;后者则多与高凝状态、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以及各种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不明。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晕厥、头痛、偏瘫、视盘水肿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1]。视盘水肿是眼部最常见的症状,本病引起眼部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颅内压增高[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是诊断的金标准,能清楚显示颅内静脉窦闭塞的程度、部位及形态,并能测定静脉窦显影时间,但DSA 有创伤性,且费用较高,一般仅在MRI /MRV检查不能确诊时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MRI/MRV已可对CVST进行准确诊断,被认为是诊断和随访CVST的最佳手段[3]。

遗传蛋白S(protein S,PS)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1x103的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它和蛋白C一样,在生理抗凝血的调节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活化的蛋白C和游离的蛋白S协同灭活凝血因子Ⅴa和凝血因子Ⅷa[5]。PS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患者有反复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本病例患者PS活性降低,其母亲及小儿子的PS活性也降低,表明有家族遗传倾向。该患者由于遗传蛋白S缺陷,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而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使用了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等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由异常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导致进行性骨髓纤维化的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PMF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血细胞减少、髓外造血导致脾肿大、全身症状(如疲劳,盗汗,发热)、恶液质、骨痛、脾梗塞、瘙痒、血栓形成和出血等[6]。PMF通常与JAK2V617F、CALR、或MPL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故拟诊为PMF的患者应进行以上3种基因突变的检查[7]。本病例查基因MPL基因W515K突变型为阳性,基因结果及骨髓穿刺结果支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易导致血栓形成[8],故这也是本病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

本例患者以头痛,伴视力下降、眼球转动痛首诊于外院神经内科,因行头颅CT、MRI、MR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而误诊为紧张性头痛,未曾行MRV或DW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由于CVST 相对少见,容易误诊及漏诊。该病误诊率高,许多临床医生较容易忽略血管性问题,多数患者CT及MRI检查结果正常,排除了占位、脑梗等问题后,便不再继续往下查找病因,而导致误诊、漏诊的发生。如果眼科医师熟悉本病的临床特点,可减少漏诊或误诊机会。本病例比较复杂,遗传蛋白S缺陷、骨髓纤维化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使颅内静脉受阻、颅内压力增高,从而导致了双眼视盘水肿的发生。需联合多学科一起,才能明确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导致双眼视盘水肿的原因很多。当患者以双眼视盘水肿为表现入院时,我们需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肿瘤压迫、良性高颅压综合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疾病,开拓思路,抽丝剥茧,考虑各个方面,联合多学科治疗,避免误诊及漏诊,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视盘骨髓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近视眼视盘形态学变化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视盘水肿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结果分析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视盘及视盘附近视网膜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