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缓解无痛结肠镜术后腹痛的作用

2021-06-26黄世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肠镜结肠镜腹痛

黄世明

(云浮市中医院(广东药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0 引言

结肠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应用效果明显,同时也是当前可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结肠镜诊断、治疗期间疼痛明显,结肠镜检查期间,因为镜身会刺激肠道,进而引起肠道痉挛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具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所以,大部分患者不愿采取结肠镜检查。许多患者检查前及检查期间因为不了解疾病及检查方法,进而出现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有些甚至出现疼痛,对镜检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无痛肠镜能够尽可能的消除患者恐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疼痛,但是依然具有较高的腹胀及腹痛发生率[1],部分患者检查时间偏长。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穴位贴敷在无痛结肠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所选50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以平行对照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25例)中,最小、最大年龄分别是21岁与75岁(49.23±3.15)岁;观察组(25例)中,最小、最大年龄分别是20岁与73岁(49.31±3.21)岁;一般资料方面,包括性别、年龄等,差异较小(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具有腹膜炎和消化道穿孔者;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包括肾、心、肝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具有药物过敏史;具有急性结肠炎症者;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免疫系统疾病;具有传染疾病史;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2 方法

术前准备:①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止患者饮食,检查前约7小时予以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稀释于2000mL温开水中服用,从而实施肠道准备。②检查前,分发量表,并对评分标准进行解释。

术中检查: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检查,肠镜操作前实施吸氧,建立左前臂浅静脉通道并打开,联合镇静麻醉包括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355;生产厂家: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mg*5支),在患者平静入睡,肌肉完全松弛,无睫毛反射,血压及呼吸平稳后,马上插入电子肠镜,术中以患者需求为依据,分次静脉追加丙泊酚,从而保持良好的镇静效果。术后穴位贴敷:观察组完成检查后,予以患者止痛贴,在腹部、背部等穴位贴敷止痛贴,同时采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告知家属6小时后取下。止痛贴组成包括吴茱萸5g、芥子5g、肉桂5g、丁香5g,碾成细末后,提取1g,治疗期间,联合0.5mL的薄荷油,添加0.5mL的60°白酒,使其呈糊状,针对过敏者,采用蒸馏水,现用现配。对照组:将安慰贴贴敷在相应穴位。安慰贴组成包括1g面粉和0.5mL的60°白酒,使其呈糊状。针对酒精过敏者采用蒸馏水取代。

1.3 观察指标

①检测所有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总分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反之表示疼痛较轻。②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包括皮疹、脐部瘙痒。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用于两组比较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分组 例数 检查后1h 6h 24h对照组 25 3.65±0.19 3.02±0.32 2.31±0.32观察组 25 2.41±0.12 2.01±0.15 1.34±0.29 t 27.589 14.289 11.231 P 0.000 0.000 0.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结肠镜当前用于下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同时在肿瘤筛查、消化道癌前病变筛查、治疗、随访中应用范围较广,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肠镜检查期间,因为牵拉肠管造成的刺激,导致患者疼痛显著,而无痛结肠镜术中检查期间采用麻醉药物,能够使患者处于镇静状态,从而进行结肠镜检查,该方法可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2]。但是,无痛肠镜并没有实现全部无痛,患者术后清醒后往往伴有不适现象。因为肠镜检查期间,需要联合打气,从而对胃肠道细小病变进行检查,空气长时间停留在肠腔,对肠壁内压力感受器作用,导致结肠镜检查结束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3]。与此同时,无痛结肠镜检查过程中,需要采用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导致胃肠蠕动受到抑制,使得肠道排气减少,再加之麻醉后,患者往往存在疲惫感、眩晕等,无法将气体及时排出,同普通肠镜相比,术后腹胀更加显著。现阶段,并未全面关注肠镜术后不适,通常利用腹部按摩、肛管排气等方法,但是耗时时间长,特别是老年人群,往往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有些医院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期间,利用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取代空气,实现肠道扩张,但是由于二氧化碳价格高,且属于窒息性气体,如果含量超过体积的10%,则会导致呼吸停止,最终造成窒息[4]。所以,无痛结肠镜术后不同改善方法的选择特别重要。

中医认为[5],腹胀痛是因为腑气不通、中焦气机壅滞,不通则痛。治疗过程中,应按照止痛行气原则进行。有关人员利用吴茱萸热敷方式进行,尽管其能够改善术后腹胀,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首先需要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将保暖工作做好,避免着凉[6]。其次,吴茱萸需要放置铁锅中翻炒,使其热度达到60℃,然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耗时,而且需要消耗许多财力,使得使用范围受到限制[7]。而本次研究中,于腹部、背部等穴贴敷止痛贴,可以加快肠道排气速度,减轻腹痛、扶正。止痛贴的组成包括吴茱萸、芥子、肉桂、丁香,上述药物均具有止痛散寒、降逆行气作用。现代药理显示,在腹部、背部等穴位贴敷上述止痛贴,利用气孔,向五脏六腑作用,疏通经脉,能够及早恢复胃肠功能,加快胃肠蠕动速度,改善腹胀腹痛不适[8]。选择腹部、背部等穴位进行贴敷,其接近肠道位置,不仅紧邻十二经脉,而且与五脏六腑相通,能够调理肠胃、健脾等功效[9]。与此同时,脐部胚胎发育期间,腹壁是最晚闭合位置,皮下未见脂肪组织,脐内淋巴管、血管、神经分布丰富,利用外敷方式可加快吸收速度。现阶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及便秘等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均与腹部、背部等穴位存在紧密联系[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利用穴位贴敷治疗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腹痛,确保良好的检查效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00%,与对照组的8.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该结果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安全性更高,其能够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便无痛结肠镜检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在无痛结肠镜术后腹痛减轻中应用效果明显,除减轻术后疼痛外,有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推广。

猜你喜欢

肠镜结肠镜腹痛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与效果分析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