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教学探讨

2021-06-24姜新华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姜新华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本就依附于道德礼法的规则之上,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教学当然不可能摒弃这一文化精髓,应该结合思想道德建设,锻造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性。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要为之铺垫,将传统文化整合进现代文明法则,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本文打算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教学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融合渗透

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原本就有着很强的关联,因此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道德与法治课堂,就顺理成章。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属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色,进而加深理解,借此来唤醒学生内心的华夏之魂,作为受过历史长河洗礼并传承千年的经典文化,华夏儿女本当谨记之,融合教学一举两得当然更妙。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教学发展趋势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帮助他们塑造品行心性是至关重要的,何况道德品质本就是一个人的万不能缺失的重要标准。如今要求学生做到的“德智体美劳”,正是道德品质的表现,其实也都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演变而来,古有“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温良恭俭让”等彰显道德文明的真理,也是现代学生需要学习效仿的。所以说,道德与法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学生的道德理念都是通过文化熏陶浸染而来,耳提面命般机械式灌输通常起不到好的效果,只有结合传统文化慢慢渗透,让学生引起精神共鸣,受到文化感染才能够真正明了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肯定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让学生通过课程融合去了解体验,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内在涵养,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往往能够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不得不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学生们所受到的文化冲击越来越大,各国文化争相涌入,学生们目不暇接导致心绪繁杂,同时也导致了传统文化渐渐被埋没,这显然不是好的趋势,所以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學来帮助学生传承属于自身的文化精髓,刻不容缓。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长河中占据鼎立之势,就足以证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现代学生未必能够窥视全貌,所以需要教师带领他们去发现,一旦有所了解必然会受到触动。也所谓一通则通,无论是对于课业掌握领悟,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悟,亦或是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是极为有效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文化建设当然不能落后,所以重视传统文化,也必须从教育抓起,来实现中华民族自身的“文艺复兴”。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究

(一)诚知汲善心长在——引经据典,彰显品质

说到道德品质,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以礼待人、以德服人是传统文化之精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与现代社会相承接,但是其中的精华还是不变的。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法治则是用来维护社会安定的,二者一个是个人,一个是整体,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每个人都拥有良善的道德观,社会才能够安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看人取贤不取才,只有本心足够善良谦逊,才是正人之材,也正是由这些人才能构建起法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帮他们加深印象,同时也能联动其他文化学科的知识,也正所谓知识互通。

从古典考究,我们所看到最多的就是歌颂品德,可见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为例,“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学生需要恪守的准则。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以引用寓言故事或成语典故,孔融让梨的谦逊知礼,程门立雪的礼法讲究,季布一诺千金的立命之信等等,都是传统美德的体现。将这些典故展开来讲,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要知道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很有深度的,不仅是让学生做到礼貌诚信、善良恭谦,还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爱尔岂惟千亩阴——历史为鉴,突现真理

我国社会的两大特点是人治与法治,人治自然讲究的就是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而法治就涉及社会规则和准则了。社会的安定需要依靠法治,同时也是令人民信服的可靠途径,初中学生已经知道自己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义务,并且在道德的辅助加持下把事情做得更好。法治从古以来就是国家和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秦国有商鞅变法才能将法度引入政策,从而让国家日益强盛,而现代社会更是要将古代智慧凝结所处的经验融合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更好地为我所用。所以传统文化蕴含着前人的经验和心血,所谓前人播种后人收。

课堂氛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不会喜欢一板一眼的传统灌输教学,会更加喜欢鲜活有趣的课堂,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把道德与法治融合历史故事去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为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一直是民主所追崇的,教师可以用孔子典故《季氏将伐颛愚》一文举例,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正好彰显主题;还可以讲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的故事,正是因为借此三章向百姓许诺废除暴政,才能够得民心以建立大汉基业。通过历史故事来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记得更牢,也证明真理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三)传世诗书光华中——古今延续,传承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有着似近及远的关系,但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传承延用至今的,勤劳淳朴、善良勇敢的精神文明当然不用说,还有就是具有文学价值的传统文化。其实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以及很多音乐美术学识、祖国的大好河山、瑰丽建筑,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别说还有非物质文化了。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品质以及法治的重要性,然后汲取知识修身养性,将来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但显然学生们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衔接上有些脱节,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将文化做好融合衔接,以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为例,在延续文化和凝聚价值这一课题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书画字帖来普及传统文化,例如《千里江山图》、《云梦竹简》等,让学生们也见识一下先人们在条件稀缺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才华,顺便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手工制作业等非物质文化,缂丝、制陶、鐫刻等技法的精妙,是现代文明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鼓励学生去观察接触,正如第六课《建设美丽家园》的主题那样,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无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经久不衰地带领人们向更好的未来迈进。

(四)忍看民族日仳离——民族同心,大道之行

说起中华文化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民族魂,要知道民族情怀自古就是历史舞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学生有必要寻找这份共鸣感。作为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一代,结合时事和局势,就该明白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所以在道德与法治层面上再附加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历史典故以及文化传承来帮助学生激发对华夏文明的敬畏之心和崇敬之情。在文化和知识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明了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所以教育上要加强力度,多让学生浸染传统文化,把道德与法治之心铭刻。

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为例,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就是我们的中国心、中国梦。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各地的特色和风俗,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可以播放视频纪录片为学生介绍各民族的风光,例如服饰佩戴的不同特色以及歌舞魅力,各族的礼仪习俗,例如傣族泼水节、苗族花山节等;为学生播放民族音乐,介绍巴乌、羌笛、马头琴等民族乐器,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轻松。当然还应该结合时事,为学生讲解当年周总理牵挂西藏问题,以及近年来习主席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方针;引用经典史实讲解也未尝不可,例如文成公主和亲、班昭出使西域、昭君出塞等,让学生知晓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之魂一直未曾熄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没变,道德与法治结合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坚定爱国之心。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学生正当风华正茂,是国家培养的重点,所以在思想政治层面要用心培育,道德与法治是个长久的话题,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维持构建的,学生的心性品质就需要通过文化知识以及道德与法治的涵养来锻造成型,这需要长时间的浸润涵养。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凝练有很多,能够融合道德与法治课题的不在少数,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结合渗透,一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二来也是作为牵引去辅助文化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崟奕.增强多元学习体验上好“拔节孕穗”思政课——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69-70.

[2]张娟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17-219+195.

[3]唐月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20-223+170.

[4]秦爱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课堂美感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83-84.

[5]黄毅菁.小课堂  大文化  强自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5):149-151+155.

[6]刘敏.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唐诗教学价值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9(27):63.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