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论治原发性手汗症体会
2021-06-24万军杨祥正
万军 杨祥正
1 原发性手汗症的现代医学概述
原发性多汗症为狭义上的多汗症,是一种身体部位汗腺过度分泌汗液所致的疾病,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因,出汗部位多以头面部、手掌、足底及腋窝为主,多为对称性[1],其中以手掌部涔涔出汗为主的为原发性手汗症,愤怒、紧张、兴奋等情绪因素常可诱发[2]。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给患者的生活、活动、学习、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西医对原发性手汗症的治疗,如口服抗胆碱能药、局部外用直流电会电离子透入疗法,疗效多为暂时性,容易复发,手术针对交感神经系统[3]进行,采用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等对汗腺进行调节,但会产生代偿性多汗的后遗症[4],整体治疗效果欠佳,尚不能广泛推广使用。
1.1 原发性手汗症的诊断标准
按照Hornberger等[5]于2004年制定的原发性手汗症的诊断标准:无明显诱因肉眼可见汗腺分泌亢进持续6个月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的两项者即可确诊:(1)双侧出汗部位对称或相对对称;(2)一周至少发作一次以上;(3)发病年龄小于25岁;(4)有阳性家族史;(5)睡眠时无多汗症状;(6)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如果伴有发热、夜汗、体重减轻应注意存在继发性多汗的可能。
结合临床,原发性手汗症就诊患者多为因情绪不稳、学习紧张等精神因素诱发的儿童或青少年为多,故此病前往儿科就诊居多;此病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手汗部位往往对称或相对对称分布,单手手汗情况少见,且手汗量较一般人明显增多,影响日常生活;同时,要注意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它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多汗症。
1.2 原发性手汗症的Lai分级标准
临床上为了评估手汗的严重程度,将原发性手汗症按照Lai分级[6]标准,将手部出汗程度按症状分为三级:轻度:手掌潮湿;中度:手掌出汗时湿透一只手帕;重度:手掌出汗时成汗滴状。临床中,轻度手汗患者往往不够重视,主动就诊者相对少见。水滴样汗出等中重度手汗症状,严重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临床就诊颇为常见,也是原发性手汗症临床治疗的常态。
2 原发性手汗症的辨证认识
2.1 汗液的形成机理
《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温病条辨》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可见,汗乃是人体津液经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排除人体而形成,汗液的正常生成有赖人体阳气、阴精的调和充盛。《温病条辨·汗论》中说:“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多能自出。”若阳气过于充盛,津液阴津相对不足,过盛的阳气就会蒸腾运化较多的津液排出体外而形成汗。
汗液的形成有赖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综合调节。《素问·经脉别论篇》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灵枢·本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言:“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伤寒论》指出卫气“发于上焦” “本于中焦” “根于下焦”[7]。三焦运行之元气与津液外达至腠理而被濡养,卫气司腠理开合而形成汗液[8]。若脏腑功能失调,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失常,则形成汗证,即病理之汗。汗证可以表现为全身汗出、局部汗出等,手汗症即属于局部汗出的一种表现形式。
2.2 原发性手汗症的中医认识
中医对手汗症的论述最早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而手汗症的病名,最早见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言:“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
2.2.1 营卫不和致手汗 《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人体固汗功能是营卫阴阳调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卫气不能固守营阴,则津液外泄而为汗。《杂病源流犀浊·诸汗源流》曰:“有手足汗,用凉药补药俱不效者,此阴阳不和,经络不调也。”由于手部为手三阴和手三阳经交汇的部位,故手汗又往往与经络不调,营卫不和有关[9]。
汗出可分为阴面与阳面汗出,自汗、外感发热汗出往往是手足三阳经以及督脉的汗出,而手汗症一般是手掌部,是手三阴经循行部位汗出,其机理就在于“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玄府即为汗孔也。上焦不通,邪滞腠理,玄府闭塞,腠理、玄府属表属阳,卫不得泄,外出无门,或热,或从阴经循行部位所出,即为手汗症的可能机理[10]。《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膀胱者,州渎之官,气化则能出焉。”临床治疗在调和营卫的同时,通过利小便,引湿浊湿热下行而出。临床治疗以桂枝汤为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同时酌滑石、茯苓、车前子等祛湿之品,引湿热下行。
2.2.2 久病少阳枢机不利致手汗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学说,三阳为阳门,三阴为阴门,少阳为枢,三阴三阳,门的开合,枢纽非常重要,少阳为久病正邪交争的阳门之枢纽[11]。原发性手汗症病史一般相对较长,正邪交争,久病缠绵难愈,损及少阳,而手部亦为手三阴和手三阴经交汇部位,沟通人体之表里。故应用少阳病之主方——小柴胡汤,从少阳为枢的角度,可以针对病程较久,损及少阳的原发性手汗症,达到和解少阳,沟通表里阴阳而止汗的目的。
2.2.3 脾胃湿热内蕴致手汗 《赤水玄珠·手足汗》云:“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脾胃主四肢。” 《张氏医通》记载:“脾胃湿蒸,旁达于四肢,则手足汗多。”脾胃主肌肉四肢,可见,原发性手汗症与脾胃关系密切,尤其是脾胃中焦的湿热。原发性手汗症往往夏季天气炎热时更为严重,且现代社会患者往往嗜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体质居多,故各种类型手汗症往往需要酌情添加燥湿、化湿、利湿之方药,如苍术、黄柏、薏苡仁、藿香、厚朴、茯苓等。
2.3 柴胡桂枝汤方证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原文第146条记载:“伤寒六七日,发热, 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桂枝去皮,黄芩各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本方由桂枝汤和小柴胡汤合方而成,为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经典方剂。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伤寒论》第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复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而安,宜桂枝汤。”《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因而,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而止汗;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而止汗。
3 验案举隅
患者,男,12岁,2020年4月7日初诊。主诉:双手足汗出2年余。患儿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足汗出,以双手掌为主,紧张激动时双手可见水滴样汗出,头部及躯干部无明显汗出,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西医诊断:原发性手汗症(重度);中医诊断:汗证(营卫不和,表里不通,湿热内蕴)。治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兼以清热化湿。处方:北柴胡10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甘草10 g、党参10 g、桂枝10 g、白芍10 g、煅龙骨20 g、煅牡蛎20 g、浮小麦15 g、麸炒苍术15 g、黄柏10 g、薏苡仁15 g、当归10 g、知母10 g,5剂。服药后手足汗出明显好转,平常状态手足心无汗,激动时手心微汗出,舌质红,苔薄,脉浮。前方加生地15 g,续服5剂。6周后随访,用药后手足汗出已愈,至今未发作。
按 此案患儿手足汗出多年,外院多处中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此病,就诊2次,10剂后基本痊愈,获得奇效,不能不说是辨证准确,用药配伍精细的成果。全方应用桂枝汤的桂枝、白芍、甘草等调和营卫,祛风解表而止汗,抑制手部汗腺分泌的亢进[12]。此病病程较长,正邪交争,损及少阳,手部为手三阴三阳交汇部位,又当从少阳枢论治,选小柴胡汤的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等和解少阳,通达表里而止汗,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3]。原发性手汗症病久,体内湿浊内生,儿童、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正盛,易蕴而化热,湿从热化,湿热内盛,故配以四妙散的苍术、黄柏、薏苡仁清热祛湿利水,知柏地黄丸的知母、黄柏、生地清热泻火坚阴[14-15]。最后配以龙骨镇静,敛汗涩精,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16-17],配以当归,又有当归六黄汤之义,滋阴泻火而止汗,浮小麦固表止汗以治标,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凑调和营卫,沟通表里,和解少阳,清热祛湿,固表止汗之功用。
4 结语
原发性手汗症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与学习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等精神因素相关,且发病时间通常较长,从儿时发病至青少年、中青年阶段屡见不鲜。西医治疗多无确切疗效,出现用药后复发或手术后遗症等。应用中医经方理论治疗此病,具有简、便、廉、验的显著优势,中医在诊疗上立足整体,应用经方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具有良好疗效,并且没有西医治疗后的诸多后遗症状,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