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1-06-24郝鹏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钩藤椎动脉天麻

郝鹏鹏

眩晕症主要由颈椎动脉供血不足引发所致,临床表现为机体空间平衡和定向感觉障碍,患者在睁眼状态下伴有旋转、坐船等感觉,出现自身晃动情况,或伴发恶心呕吐、行动过缓、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国内眩晕症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传统的西医治疗眩晕症尽管能够缓解患者头晕、眩晕等不适症,但停药后容易出现病情反复问题,疗效欠佳[2]。中医治疗眩晕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为了探讨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医院收治的84 例眩晕症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1~76 岁,平均年龄(48.51±9.17)岁;病程1~32 个月,平均病程(16.58±5.20)个月。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23~75 岁,平均年龄(48.37±8.88)岁;病程1~33 个月,平均病程(16.39±5.1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3],患者表现为头痛、眩晕、头晕等症状,均为首发眩晕症;②患者头晕目眩,视物有旋转感,头重脚轻,头晕目眩,兼有头胀痛、耳鸣,烦劳则头痛、头晕加重,急躁易怒,面色潮红,失眠多梦,四肢麻木、震颤,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辨证为肝阳上亢型[4];③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②血液系统疾病;③严重器质性功能不全;④脑部良恶性疾病;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⑥药物过敏;⑦精神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605,10 mg/支)20 mg,配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药方组分包括生决明18 g,川牛膝、钩藤、夜交藤各12 g,天麻、杜仲、山栀、黄芩、桑寄生、朱茯神、益母草各9 g。随症加减:眩晕、头痛剧烈者添加龙骨、牡蛎各18 g,羚羊草9 g;心烦易怒者添加龙胆草、夏枯草各12 g;失眠多梦者添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2 g;伴发手指发麻、抽搐者添加龙骨、牡蛎各18 g,全蝎6 g。药方以水煎煮至400 ml,早晚分服,1 剂/d。两组均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按照DHI 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眩晕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价项目包括功能(F)、情绪(E)、躯体(P),总计25 题,用3 级评分法评价,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5]。②疗效评价:痊愈:眩晕症状消失,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2 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显效:眩晕症状基本显示或得到显著改善,劳累后眩晕偶尔发作;有效:眩晕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但有时仍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眩晕症状未得到改善,或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③治疗前后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记录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m。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DHI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DH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 评分(21.58±6.07)分低于对照组的(39.25±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DHI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DHI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2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n(%)]

2.3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对比 治疗前,两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 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对比(,c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对比(,cm/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3 讨论

眩晕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见病因包括内耳迷走神经、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小脑干及脑干三病变或其他神经联系的路径病变、多种病理性刺激病因等,其中椎-基底动脉充血不足、梅尼埃病是引发眩晕症的主要病因。眩晕症患者发病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供血不足、前庭神经核、内耳迷路等组织缺氧、血管痉挛关联密切。中医学中眩晕症属于“头晕”范畴,患者发病在于肝阳失制,或体阴耗阳引起阴血虚亏,失之涵养,肝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发眩晕,导致患者出现耳鸣、眩晕、头痛等症状,是故临床治疗眩晕症应以滋阴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止眩为指导原则[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HI 评分(21.58±6.07)分低于对照组的(39.25±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疗效更加卓越。分析后可知,天麻钩藤饮中钩藤、天麻可平肝熄风,共为君药;石决明可平肝潜阳,与沟通、天麻联用可增强平肝熄风之功效,川牛膝可引血下行,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桑寄生可补益肝肾,山栀、黄芩可清肝降火,益母草、川牛膝可活血利水,有益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可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平肝熄风、清热活血之功效。结合患者病情辨证施救,能够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倍他司汀联合使用可有效提升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临床中眩晕症患者因脑部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神经系统异常,诱发脑血管疾病,影响预后[8]。如患者出现转头、劳累过度等情况时,则会导致脑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加剧脑部供血不足,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治疗眩晕症应注重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天麻钩藤饮中含有的益母草、杜仲、黄芩、钩藤、天麻等药物具有扩张血管、降压、改善脑部血供的作用。与倍他司汀联合使用治疗眩晕症,能够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案,发挥平肝潜阳、调理气血的积极效用,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本文中治疗后,观察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 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证实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予以眩晕症患者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钩藤椎动脉天麻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别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