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视域下的“引导—探究”式教学

2021-06-20李青张琥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反思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李青 张琥

[摘  要]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第1课时)”为例,运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和提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换的一般规律,在此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 引导探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反思

2019年11月20日,笔者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承办的“2019年江苏省高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并开设了一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第1课时)”的课例展示,现整理成文与各位同仁交流.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摇?摇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数学模型,也是基本初等函数的一种,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结合具体实例,了解y=Asin(ωx+φ)的实际意义,能借助图像理解参数A,ω,φ的意义. 了解参数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会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利用三角函数构建刻画事物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地级市中学的高一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之前已学习了二次函数等基本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学习了正弦函数图像、余弦函数图像,又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对周期概念有所了解.本节课是对一般函数图像变换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从“形”的角度上升到从“点的坐标”这一代数本质去理解图像的变换规律.

目标与方法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揭示参数A,ω,φ的变化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理解和认识函数图像的变换,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2)分别探讨φ,A,ω对y=sin(x+φ),y=Asinx(A>0),y=sinωx(ω>0)图像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观察图像,探究方法,理解函数图像变化的实质.

(3)体验数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感受生活中数学之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φ,A,ω对y=sin(x+φ),y=Asinx(A>0),y=sinωx(ω>0)图像的影响,理解函数图像的变换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研究策略,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探究过程.

3.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采用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交流、反馈评价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由形导数到由数释形的深化过程,形成研究函数图像变换的一般策略.

学法分析: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2)观察发现;(3)合作交流;(4)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片段)

1. 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数学观念

问题1:有一个单位圆,以其圆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有一质点,以单位圆与x轴的交点为起点,以角速度1 rad/min在单位圆上按逆时针方向做周而复始的匀速圆周运动,求质点在x min时刻的纵坐标y.

生:y=sinx.

师:很好,质点在x min时刻的纵坐标是y=sinx,从上面问题的叙述来看,质点的圆周运动明显是周期运动.

思考1:若问题1的角速度是ω rad/min 時,质点在x min时刻的纵坐标y是多少?

生:y=sinωx.

思考2:若问题1的圆的半径是2,角速度是2 rad/min,从1 rad角的终边位置计时,那么质点在x min时刻的纵坐标y是多少呢?

生:y=2sin(2x+1).

师:很棒. 通过改变半径,改变角速度,改变计时位置,可以得出形如y=Asin(ωx+φ)的函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函数.

(给出生活实例:摩天轮)

师:参数A,ω,φ取不同实数,我们就得到了不同的函数表达式,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几个这样的函数.

学生参与(3个学生板书,共写出了7个函数):y=sinx,y=2sinx,y=sin(x+1),y=sinx+ ,y=sin2x,y=2sin(2x+1),y=5sin2x+ .

?摇师:在这个函数大家庭中,y=sinx是我们最熟悉的函数,其他几个显得有些陌生,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一般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研究或认识函数的性质呢?

?摇生:图像.

设计意图: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感悟函数y=Asin(ωx+φ)是刻画自然界周期现象的常见的数学模型,具有丰富的自然背景. 强调研究函数的必要性,同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数学观念. 通过学生书写,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大部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形同的:在y=sinx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参数”.为了更好地研究一般性,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函数入手,先研究y=sin(x+1),y=2sinx,y=sin2x,再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探究.

2. 尝试探究活动,生成活动经验

探究1:如何由y=sinx的图像得到y=sin(x+1)的图像?

探究2:如何由y=sinx的图像得到y=2sinx的图像?

探究3:如何由y=sinx的图像得到y=sin2x的图像?

师生活动:(1)学生分两组:第一组实行探究1、探究2,第二组实行探究1、探究3;(2)学生分组展示;(3)教师几何画板验证,通过动画演示,从“形”的角度验证学生感性的认识是否正确;(4)总结提炼(学生总结,教师提炼),并给出严格的证明,让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研究过程:从“形”的角度上升到从“点的坐标”这一代数本质去理解函数图像的变换规律;(5)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探究,通过探究φ,A,ω对y=sin(x+φ),y=Asinx(A>0),y=sinωx(ω>0)的图像的影响,理解函数图像的变换规律,不仅从“形”的角度认识规律,更加突出从“点的坐标”这一数的本质去理解. 通过探究活动,生成活动经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由感性到理性、由形到数,最终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

3. 深化探究成果,体现数学运用

探究4:如何由y=sinx的图像得到y=2sin(2x+1)的图像?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后交流,从坐标关系理性分析,得出6种途径.

(1)y=sinx y=sin2x y=2sin2x y=2sin(2x+1);

(2)y=sinx y=2sinx y=2sin2x y=2sin(2x+1);

(3)y=sinx y=sin(x+1) y=2sin(x+1) y=2sin(2x+1);

(4)y=sinx y=2sinx y=2sin(x+1) y=2sin(2x+1);

(5)y=sinx y=sin2x y=sin(2x+1) y=2sin(2x+1);

(6)y=sinx y=sin(x+1) y=sin(2x+1) y=2sin(2x+1).

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学生通过交流,给出了6种不同的图像变换途径,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个环节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个倾听者,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疑惑”,由学生解答. 通过这样一种交流,深化探究成果,体现数学运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1. 以数学问题为情境,开门见山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 从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入手,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很多时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从数学问题本身出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探究,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的回忆,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问题的解决以及新知识的获取过程.

由于正弦线、余弦线、正弦曲线都是在单位圆的基础之上研究的,本节课在创设情境部分,并没有直接给出生活中的摩天轮图片,而是通过研究单位圆上匀速圆周运动的点的纵坐标,引出正弦函数,再通过逐步变化半径、角速度以及计时位置,得出本节课要研究的“新函数”,对这样一个数学情境,学生较为熟悉. 当“新函数”出现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生活中这样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最常见的有哪些?学生容易想到摩天轮,这个时候,再用图片展示,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 以先前经验为基础,引导探究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说道:“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着专家所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须懂得教材,还须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先前经验,促进学生对先前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深化,最终达成学习结果.

以探究1为主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平移变换,教师步步引导,提炼出图像变换的本质方法. 三个探究的顺序:第一个探究,平移变换,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有所接触,也是三个探究中学生最熟悉的一个. 第二个探究,学生略有陌生感,也有部分学生类比初中时的二次函数y=x2与y=2x2图像的关系,得出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这个较为模糊的认识(此时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表述图像变换过程的能力). 第三个探究,难度较大,由于地级市中学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且有了第一个探究的铺垫,很多学生认识到函数图像变换的本质是点的变化,因此第三个探究部分学生可以研究出来. 通过三个探究,循序渐进,使学生更加清晰领悟函数图像变换的本质,对后续的学习做下铺垫.

3.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层层递进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中最起决定性作用的素养.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出来.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培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比如动手探索、动眼观察、动嘴交流、动脑思考等获取知识.因此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探究的问题不该过多关注探究的形式,应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更关注思维层面的探究,不能是“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内在思维贫乏的师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地级市中学的高一学生,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水平较高,本节课的教学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发展为主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三个探究同时呈现,可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先前经验,引发学生的高层次思考. 设置三个探究,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理解函数图像的变换本质是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变化. 探究1是学生一看就会的,但很难提炼出图像变换的本质,探究2、探究3是学生陌生的,同时给出三个探究让学生思考,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仅仅知道“左加右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反思:“左加右减”的本质是什么?当在探究1中得出点的坐标的变化之后,探究2、探究3就不是难题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探究的作用,实现思维的提升.

4. 以激发潜能为手段,深入浅出

基于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仅仅依赖于学生的模仿与记忆,更需要他们的理解与感悟.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自我发展”,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许多深意.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只有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数学课堂上,尽可能把“激发潜能”贯穿于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意识到“我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凸显自己的想法与疑惑.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有不断更新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体现数學的育人价值.

本节课在三个探究之后,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图像变换的本质,所以大部分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进行探究4的研究. 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路径,通过不断地变换路径,巩固了几种图像变换类型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图像变换过程中常见的几个易错点,学生也能清晰地指出,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反思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