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结合
2021-06-15刘畅刘晓晔
刘畅 刘晓晔
【摘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部分幼儿园以甲骨文为素材开展了各类语言教育活动。本研究对甲骨文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甲骨文的象形性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而且符合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能够体现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性,对幼儿前书写意识的培养以及历史文化的感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甲骨文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甲骨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2-0048-03
【作者简介】刘畅(1993-),女,河北保定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晓晔(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区域活动时间,几个幼儿正在翻阅图画书《三十六个字》,他们能够准确读出大部分的甲骨文,而且会用“像山”“像火”“像眼睛”等表达把生活中的事物与甲骨文联系起来,在和教师的互动中也表现出对甲骨文的强烈兴趣。短短几分钟,他们就把整本圖画书读完了。幼儿园以甲骨文为学习素材的活动并不罕见,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理念以来,不少幼儿园以甲骨文为素材开展了与语言活动相关的各类活动。然而,在当前我国政策文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框架还比较高位、抽象,开发传统文化教学素材和资源是极为必要的特定历史阶段[1],将甲骨文融入幼儿园语言活动并分析其应用的适宜性与可行性,科学合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效衔接,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中的落地与执行。
一、甲骨文及其基本特征
二、甲骨文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分析
(一)甲骨文的象形性有利于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幼儿进行理解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通过象征性的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表象或形象图式。同时,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有具体形象特征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这个阶段,甲骨文中的象形类文字符号能够给予幼儿相对直观形象的刺激,符合幼儿认知心理的发展特点,幼儿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二)幼儿的“文字符号”使甲骨文作为学习素材成为可能
3~6岁的幼儿正处在从图画阶段到幼儿“文字符号”阶段再到现代汉字阶段的过渡中。幼儿的作品呈现出他们特有的、文字与图画交叉的表征符号。如下图所示,幼儿在表征小草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号表达。
已有研究发现,儿童的阅读过程中较早出现了前书写行为,他们可能通过涂鸦、涂画、画图、像字而非字等符号形式,表达他们对于文字知识的理解[3]。在这个阶段,可以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进行引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甲骨文的象形性与幼儿使用的“文字符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甲骨文作为从图画到现代汉字这种抽象符号的过渡,为幼儿从图画认知到汉字认知架起一座桥梁,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前书写的兴趣。幼儿园以甲骨文为素材,开展象形文字的临摹与组合绘画等活动,既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
(三)甲骨文的特性有利于幼儿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
甲骨文作为汉字演变的开端,承载着多个领域的整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素来连为一体。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留传下来的文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幼儿可以在接触甲骨文的同时,感受社会的变迁、文明的进步。从语言领域来说,甲骨文作为一种早期文字,具有记录语言文字发展的功能;从艺术角度来看,甲骨文书法风格变化纷呈,极具审美意蕴和艺术魅力[4]。由此来看,以甲骨文为素材的学习活动,本质上就具备了跨领域综合学习的特性与可能,可以让幼儿在充分感受甲骨文艺术美的基础上体会文化与文字的底蕴,使幼儿通过整合的课程,自然而然地实现多领域的发展。
三、甲骨文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一)奇妙的汉字:对中华语言文字构成方式的认知与探索
在甲骨文活动的实际开展中,除了教师预设的活动内容之外,幼儿也会产生新的兴趣点,如幼儿对汉字的构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每个汉字都有自身的字形结构,笔画、部件、方位等字形结构上都有着细微差异,幼儿对汉字结构差异的感知可以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特点,延伸出汉字构成方面的探究,开展以“奇妙的汉字”为主题的探究性课程。
汉字的视觉符号是笔画与部件,其组合成字的方式是笔画的交叉搭配和部件的空间搭配。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常见字入手,渗透汉字部件构成的活动内容,比如“日、阳、明”“口、吃、吐”等类型的字,与幼儿共同探究这三组字中的相同部件,探讨相近字之间、形声和表意之间等产生了怎样的区别。探究过程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加强了他们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准确的汉字表征,使他们逐渐产生部件意识。部件意识的培养不仅能有效促进儿童对当下所接触汉字字形的记忆,并且对儿童今后的书写技能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见,幼儿园开展甲骨文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也培养了幼儿对文字的兴趣,为将来小学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文字载体演变: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建立大历史观
由3000多年前的甲骨发展到如今的纸张、电子媒介,文字的载体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因此幼儿园开展甲骨文活动不应局限于甲骨文本身,还可以从文字载体的视角出发,扩充课程内容,引发幼儿对相关内容的关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带领幼儿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字载体的变化;也可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呈现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还可以在活动室设置专门区域,摆放可供幼儿操作的物品,让幼儿可以体验文字载体的变化过程,从而引导幼儿逐步建立科学、社会、语言共同发展的大历史观。这种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强大推动力量,也帮助幼儿从不同领域建立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大历史观。
(三)关注隐性课程:通过环境与材料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
幼儿园课程不仅包括五大领域的显性课程,还包括隐蔽的、潜在的、非计划的课程,通过幼儿园设置相关的情境在不刻意的状态下对幼儿的情感、行为、意识和知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广泛地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经验,发展各种内在素质和能力,这既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5]。
以甲骨文为起点,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对中华语言文字的构成与发展的认识和兴趣是甲骨文活动的宗旨所在,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通过相关阅读,与环境中的文字符号进行互动来切身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不局限于甲骨文和甲骨文的相关图画书,还可以涉及环境创设中的象形文字、区域游戏中的同音字游戏,还可以涉及書法、国画、中国结、京剧脸谱、皮影戏等多样的传统文化符号,让幼儿与环境产生积极互动,激发他们自主参与、发现、探索的热情。
(四)重视幼儿主体性:将幼儿兴趣与文化教育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高宏钰,霍力岩,谷虹.幼儿园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方式——基于政策文本的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9(19):33-40.
[2] 张积家,王娟,刘鸣.英文词、汉字词、早期文字和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J].心理学报,2011,43(4):347-363.
[3] 周兢,刘宝根.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来自早期阅读眼动及相关研究的初步证据[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64-71.
[4] 陈爱民.甲骨文书法的艺术价值及艺术转换问题[J].艺术百家,2004(05):136-138.
[5] 杨冬青.构建促进幼儿探究的教育环境[J].上海教育科研,2010(05):86-87.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儿童图画书的文化教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SZ201910028014)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刘晓晔,yeye_leo@126.com
(助理编辑 姬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