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021-06-12黄小玲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黄小玲

【摘要】在初中素质教育阶段除了要教会学生应试技巧和知识之外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动脑且活跃思维的主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上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更加灵活,让学生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在思考和想象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力。因此,在现代化的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学生为核心采取措施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引导,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创新。基于此,本文从初中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措施,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根据新课程标准就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时期进行数学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创新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地教学模式改变,也不是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点创新就足够了,而是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有一个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式,在课上和课下都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环境。但是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教学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未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使得现代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滞后。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创新教育的地位,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而与创新教育进行接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目标[1]。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营造创新氛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定义概念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改内容为核心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创新教育与基础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就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只需要对各类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进而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进行思考且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动手验证的方式来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别之处,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并不断思考培育创新能力。其次,在数学知识讲解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就算学生的提问意义不大也要进行鼓励,进而让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科学有效的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思考,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2]。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生活中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图形和物件,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各个物件之间的相似点。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有一定的疑问,比如这些图形相似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些图形有相似关系。学生通过自我主动思考不断找到学习的兴趣点,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转变师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主体性

在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发生着根本性的轉变,特别是在创新教育时学生更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仅仅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出问题。因此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发现、提问、猜测并尝试解答,促使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3]。比如在学习方程组时要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运用联想和转换思维从不同的视角来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并根据题目的局部条件选取不同的转化基础和路径来求解同一问题。在多角度解题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聚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造就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生活实践问题,老师需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根据实际生活问题编写题目,使得学生在编写题目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另外,初中数学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每个问题进行深究,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久而久之学生面对不同的数学问题时都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并形成独特的解题思路,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注重平时教学的同时也要在课外指导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在此阶段,教师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其逻辑严密,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发散思维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造力一般都是由直觉决定的,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对数学的基本原理了如指掌,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失误,但是也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因此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每种类型的定理和题目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知识学习时教师不要过早的给出结论,应当根据内容突出疑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寻找方式方法去证明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的魅力,在推导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

四、结束语

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时需要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观念,以“创新”为核心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将创新理念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真正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而且在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时要从创新氛围营造、转变师生主体以及进行思维训练等方面出发,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达到初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学锋.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学周刊,2022,(02):51-52.

[2]石明珠.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考试周刊,2021,(88):61-63.

[3]于淼.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吉林教育,2021,(Z6):114-115.

[4]吴俊.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教育界,2021,(14):50-51.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