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血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分析

2021-06-10杨桂红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贫血

杨桂红

摘要:目的:分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评估该诊断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疾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氛围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入选者均给予血常规检验,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及该检测方式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RDW-CV、MCV较高,MCHC及MCH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可有效区分贫血类型,对贫血类型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指导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贫血;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

常见的贫血类型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等[1]。据统计,贫血患者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病情的发展及恶化,若未及时给予治疗,甚至有生命危险。

贫血是一种综合征,特征是身体外周红细胞体积减少,无法向组织输送足够的氧气[2]。由于红细胞体积测量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代替。缺铁性贫血是由患者体内合成铁量减少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由DNA合成障碍引起,有学者表示该疾病特别复杂。针对不同的贫血类型,为了达到疾病的针对性治疗,临床应该有效区分上述两种类型的贫血[3]。为进一步研究血常规在疾病诊断中的可行性,本文以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各25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进行分组。巨幼细胞性贫血者为研究组,缺铁性贫血者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病程1~6年,平均(3.49±0.34)年;男15例,女1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0.37±1.56)岁。对照组病程1~6年,平均(3.37±0.35)年;男13例,女12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1.50±1.61)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患者思维意识无障碍,语言沟通情况良好;(2)自愿配合,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试验知情;(3)经临床诊断,入选者患者均确诊贫血;(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2)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病;(3)恶性肿瘤疾病;(4)依从性差;(5)服用其他影响血常规指标药物;(6)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者;(7)严重肝肾功能损害;(8)严重循环系统疾病;(9)血液疾病;(10)自身免疫性疾。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血常规检查,使用BC-510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于EDTA抗凝管中,为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应标注相关基本信息,同时应注意观察血样与抗凝剂是否充分混合,避免血液凝固,确保其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情况,包括RDW-CV(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

对照组MCV、RDW-CV高于研究组,MCH、MCHC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贫血是临床多发病。从病理上看,贫血是由于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减少,不能满足机体正常需要所致[4]。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病,主要原因是大量失血、细胞破坏、细胞功能障碍。根据以往临床调查的结果,我国贫血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和个人饮酒习惯有直接的相关性。近年来,贫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5]。贫血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个系统的病变,包括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头痛、记忆力减退。这将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6]。

为提高临床疗效,首先应确定贫血类型。基因检测方法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特殊性,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采集血样并测定,观察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在对患者进行评价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等明显优势,可以使家庭和社會的负担大大减轻[7]。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8],当疾病难以识别时,治疗是有争议的。近年来,血常规检查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血液检查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一些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逐渐显现。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该措施对疾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大多数患者都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病史检查。约5%的患者难以及时确定疾病类型和病因,导致延误治疗,使得病情恶化,降低治疗效果,影响疾病预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贫血的诊断非常重要。一些研究指出,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的变化、区分不同的贫血类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MCH、MCV、MCHC和RDW-CV的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对缺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区分上述贫血类型,指导后续治疗。因此,在血常规检查中,临床应注意上述指标是否正常。在疾病诊断中,除了观察白细胞是否正常外,还应注意有关细胞计数和白细胞比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指标可以有效判断贫血的一般类型,该条件对于后续疾病靶向治疗方法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1)辅助诊断:早期疾病,如白细胞增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症、减少症、白血病等,此时症状可能不会太突出,所以要进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如果早期检查、确诊,患者可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在治疗中不会出现太多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好;(2)指导诊断: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淋巴细胞通常会显着增加或减少;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显着增加。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咽痛等)时,医生建议患者检查血常规,以区分患者是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较高,对贫血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指导后续治疗,实现最佳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延清.贫血鉴别诊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6):243-245.

[2]李如森,耿奇,董明治.血常规检验在小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20):172-174,198.

[3]吴海军.血常规检验对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0):119-121.

[4]郭艳,邹司国,骆梅芳,等.血常规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1,7(17):28-29,32.

[5]欧武,曾云,毛毅影,等.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1,42(10):2374-2376.

[6]侯海维,颜建国.血常规检验在临床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3):283.

[7]张呈祥.血常规检验在贫血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2):23-24.

[8]李玉明.贫血患者临床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5):104-105.6FE46E6C-E1D5-4398-905B-FCE0B1A504DA

猜你喜欢

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你对贫血知多少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