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颅咽管瘤患者CT及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1-06-10张楠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CT检查

张楠

摘要:目的:分析MRI检查在颅咽管瘤患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统计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脑部检查并确诊不属于颅咽管瘤的志愿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参与对象分别行CT检查、MRI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MRI检查阳性检出率与阴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检出情况(P=0.001);MRI检查的检出率低于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RI检查共检出阳性患者28例,其中18例患者肿瘤发生位置在鞍内,5例位于鞍上,3例位于鞍旁,桥前池2例。所识别的病灶最大横经为2~8 cm,平均(4.24±1.22)cm。病灶形态中呈囊性病灶的患者共17例,其中囊实性病灶的患者11,实性6例。MRI误诊2例,均被误诊为垂体瘤;MRI检查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6.67%;准确度为90%。结论:MRI检查用于颅咽管瘤患者临床检查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检出率较高,且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超过90%。

关键词:颅咽管瘤;MRI检查;CT检查;病理学检查

颅咽管瘤是因上皮组织渐行衍化而导致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属先天性肿瘤范畴。但颅咽管瘤的持续发展也会导致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患者颅内压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视觉障碍与内分泌失调的问题[1]。针对颅咽管瘤,临床通过早期干预及时处置,从而促进实现临床治疗效果。但CT检查的识别率较低,无法充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基于此,临床中提出了MRI检查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验证[2]。本次研究针对MRI检查用于颅咽管瘤的临床检测情况作出集中分析,并选用我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征得患者统计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脑部检查,确诊不属于颅咽管瘤的志愿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1~78、平均(54.67±4.72)岁。

1.2 检查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入院后基础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生化常规检查等。完成检查后,进行病理学检查。于实验室内,对患者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皮质醇水平进行测定。与血清情况、尿液渗透压情况进行对比评估。针对女性患者,还应注意识别骨龄、卵巢超声的情况。其后对患者进行颅内CT检查。取患者仰卧位,使用16排螺旋CT机(荷兰;Brilliance16;飞利浦)进行检查。设置扫描参数为:层距3 ~10 mm,层厚3~10 mm,电源120 Kv、100 mA。

对患者进行MRI检查。使用超导MRI扫描仪进行扫描(美国凯尔护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Close3.0T;Signa HDxt)进行扫描检测,设置扫描参数:设置8通道的头线圈,层厚5 mm,层间隔1.5 mm,视野矩阵为250 mm×250 mm。

1.3 观察指标

(1)统计CT检查、MRI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统计MRI检查的具体情况,提示图像细腻与不同序列的信号信息。

(3)统计MRI检查的特异度、敏感性与准确度。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准确度=(特异度+敏感性)-10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I检查、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识别率情况统计

MR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与阴性检出率均超过90%,显著高于CT检查检出情况(P=0.001);MRI检查检出率低于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RI检查具体检出情况统计

经MRI检查共检出阳性患者28例,其中18例患者肿瘤发生位置位于鞍内,5例位于鞍上,3例位于鞍旁,桥前池2例。所识别的病灶最大横经为2~8 cm,平均(4.24±1.22)cm。病灶形态中呈囊性病灶的患者共17例,其中囊实性病灶的患者11例,实性6例。病灶信号中囊性成分表现为长T1信号与长T2信号,也会表现为短T1信号与长T2信号。而病灶中的实性成分表现为长T1信号与长T2信号。而增强后的囊性成分则未发现显著的强化情况,扫差结果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囊壁弧形强化样态,而实性成分则会呈现出不均匀强化的样态。MRI误诊2例,均被误诊为垂体瘤。

2.3 MRI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情况统计

MRI检查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6.67%;准确度为90%。见表2。

3讨论

病理学研究提示[3~5]:颅咽管瘤是因上皮组织渐行衍化而导致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属先天性肿瘤范畴。关于其诱发原因,临床研究中存有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提示组织化生论,认为颅咽管瘤是因系腺垂体中细胞鳞状上皮组织发生化生情况而导致的,一般发生在垂体结节部位[6]。法国学者Shah在其相关研究中提示[7]: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同样态的颅咽管瘤,如表皮样囊肿、乳头状细胞型及釉质细胞型等,均发现了明显的组织学重叠情况。另一种观点提示了胚胎起源理论。这一理论突提示颅咽管瘤与口腔颅咽管的胚胎釉质存有密切联系,Rathke囊残腔一般可作为肿瘤形成的起点,并可通过Rathke囊残腔向其他部位转移,临床中提示的重点转移部位为梨骨至蝶鞍底部[8~9]。部分患者也会转移到大脑半球硬膜外奇偶橋小脑脚区。临床研究提示[10],颅咽管瘤的发展会导致患者脑部血管出现钙化的情况,并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引发颅内压升高,进而导致视觉障碍与内分泌失调的问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性欲降低或性功能障碍的问题。6FE46E6C-E1D5-4398-905B-FCE0B1A504DA

针对颅咽管瘤,临床通过早期干预及时处置肿瘤,从而促进实现临床治疗效果。但CT检查的识别率较低,无法充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基于此,临床中提出了MRI检查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研究提示,MRI检查能根据颅咽管瘤的典型发病部位进行专门检查。不仅提示鞍内、鞍上的情况,同时提示脑室情况。在具体检查中,通过中央或边缘钙化的程度判断颅咽管瘤的情况。而在的通过图像进行判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信号进行判断,颅咽管瘤的T1W1信号表现较为多样。一般情况下,当囊液中固醇含量较多或蛋白含量较多时,会表现出高信号。而针对所有囊性成分T2W1均表现出高信号。在对实性成分的检查中,T1W1与T2W1会表现为等信号与高信号,而针对钙化组织,T1W1与T2W1均会表现为低信号。在进行增强扫描后,囊性充分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强化情况,但囊壁垒与实性成分均会表现为边缘强化的情况。

本研究结果提示,MRI检查阳性检出率与阴性检出率均超过90%,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检出情况(P=0.001)。MRI检查的检出率低于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突出了MRI检查的临床优势,在阳性率识别与阴性率识别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图像特征与信号反应,综合评估钙化情况与信号长短反应情况,因而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也提示,MRI检查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6.67%;准确度为90%。进一步突出了MRI检查的临床优势,阳性识别与阴性识别情况均较好,且90%的准确率充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

本研究还分析了MRI的具体检查情况,研究结果提示,经MRI检查共检出阳性患者28例,其中18例患者肿瘤发生位置位于鞍内,5例位于鞍上,3例位于鞍旁,桥前池2例。所识别的病灶最大横经为2~8 cm,平均(4.24±1.22)cm。病灶形态中呈囊性病灶的患者共17例,其中囊实性病灶的患者11例,实性6例。病灶信号中囊性成分表现为长T1信号与长T2信号,也会表现为短T1信号与长T2信号。而病灶中的实性成分表现为长T1信号与长T2信号。而增强后的囊性成分则未发现显著的强化情况,扫差结果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囊壁弧形强化样态,而实性成分则会呈现出不均匀强化的样态。MRI误诊2例,均被误诊为垂体瘤。这一结果不仅突出了MRI检查的临床优势,同时也提示了临床检测中应重点关注垂体瘤的情况。具体可以从蝶鞍扩大、实性为主及增强时多为环形、弧形强化的临床检测特征入手进行检查。

综上,MRI检查用于颅咽管瘤患者临床检查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检出率较高,且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超过90%。

參考文献

[1]李绍山,杨志芳,付强,等.颅咽管瘤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11):23-25.

[2]李钊.术前MRI检查对颅咽管瘤术后患者应用长效抗利尿激素的指导作用[J].中国处方药,2021,19(4):18-20.

[3]王松,李燕,黄金昭,等.不典型颅咽管瘤MRI特点及误诊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39(6):1050-1053.

[4]张函光.MRI诊断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征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9):152-155.

[5]陈首名,李光纪,何志兵,等.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及影像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8-10,78.

[6]梅继新,杨明慧,邱晓明.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8):2967-2971.

[7]罗帅,李小龙.颅咽管瘤术后额叶异位复发1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26(12):970-971.

[8]张宝明,岳伟丽,刘强,等.左侧腮腺区异位颅咽管瘤1例[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1,18(12):767.

[9]张艳平,陈吉明,奚北龙.颅咽管瘤CT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7):2862-2863.

[10]蔡梅钦,罗伦,何海勇,等.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在颅咽管瘤手术的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1,39(4):469-472..6FE46E6C-E1D5-4398-905B-FCE0B1A504DA

猜你喜欢

CT检查
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部X线、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肠梗阻临床诊断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CT检查研究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
两种阴道填塞方法在女性盆腔CT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