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价值研究

2021-06-10张立鹏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性激素

张立鹏?

摘要:目的:探讨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兩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激素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E2高于对照组,且LH、FSH以及PR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桂枝茯苓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激素水平,还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关键词: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桂枝茯苓汤;性激素

月经不调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月经不调患者明显增多,如果调理和治疗不及时,可增加出现诸多疾病如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因为女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不同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和方式也有所区别,无法准确把控治疗效果。当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病程3~14个月,平均(8.3±4.5)个月;年龄20~41岁,平均(30.3±5.6)岁;未婚11例,已婚40例。观察组病程3~15个月,平均(8.4±4.6)个月;年龄21~42岁,平均(30.4±5.7)岁;未婚12例,已婚3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中医妇科学》诊断为月经不调,即经量减少、经期滞后、小腹冷痛、脉沉、苔白、发冷畏寒、面色发白;(2)中医辨证分型为寒凝血阻型;(3)临床资料完善;(4)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2)近3个月内行激素治疗;(3)中途退出研究或者临床资料缺失者;(4)严重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者;(5)药物禁忌证。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即月经第5天,给予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每次1片,每天1次,持续治疗21 d;在治疗第11天时,口服黄体酮胶囊,每次2粒,每天1次,持续治疗10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2 观察组

观察组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基本药方:茜草6 g、益母草、当归、丹皮、桃仁以及桂枝各10 g、赤芍、白芍以及茯苓各15 g;辨证加减,四肢和小腹冰凉者可加入巴戟天、熟附子;月经出血量较少者可加入鸡血藤、益母草以及丹参;经期腹痛者可加入延胡索、香附以及小茴香,冷水煎煮药材,取汁300 ml,150 ml/次,2次/d,早晚各1次,1剂/d,经期停用,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

(1)激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4 000 r/min转速进行10 min离心处理后,分离上层血清,运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包括孕酮(progesterone,P)、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以及催乳素(prolactin,PRL)等;(2)中医症候积分。根据痛经程度、月经量、经期时间以及月经周期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差为5分,可为4分,中为3分,良为2分,优为1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3)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计算减分率,并评价治疗效果。痊愈:减分率>85%,且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显效:减分率为65%~85%;有效:减分率为40%~64%;无效。减分率<40%,其中(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激素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RL、FSH、LH、P、E2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经期出血异常、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一些患者还会合并腹胀、腹痛等,导致闭经、不孕,严重危害患者健康[3]。既往临床上在治疗月经不调时,以排卵和雌激素药物为主,但是因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上存在着区别,可影响治疗效果。并且,虽然排卵药物治疗可以促进卵子排出,但是会影响受孕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学上将月经不调划分为“经乱、月经愆期”等范畴,认为月经作为子宫与天癸、经络以及脏腑共同作用的生理状况,由于外感寒热、思、怒、忧等诸多因素导致机体气血功能紊乱,正气缺乏而致病,所以中医治疗坚持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基本原则。茯苓桂枝汤典型的中药方剂,方中的茜草具有活血通络、凉血止血的功效;益母草可以活血祛瘀、消水肿;当归具有调经止痛、补气和血的功效;丹皮可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桃仁具有润肠通便、活血祛瘀的功效;桂枝可以温通经脉、发汗解肌;赤芍具有消肿、凉血、止痛的功效;白芍可以柔肝止痛、养血敛阴;茯苓具有降血压、利水消肿的功效,全方共奏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与白芍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患者T淋巴细胞效果,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纤维蛋白酶活性,调节月经周期,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还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欧艳,蒋海微.不同剂量黄体酮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9):3669-3671.96C5FCB6-CE12-44AB-9D94-AC78CD7D62F7

猜你喜欢

性激素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特征及其与性激素基础值和激发值的关系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牛肉与牛奶中20种性激素残留
胰岛素抵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性激素和体质量的影响
OSAH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