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2021-06-10崔剑峰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前列腺癌

崔剑峰

摘要:目的:探究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实施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金标准为穿刺病理诊断,分析准确度。结果:经检测,66例患者中,病理检查显示前列腺增生40例,前列腺癌26例;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为前列腺增生者39例,前列腺癌为27例;MRI检查结果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6.15%(25/26)、准确度为95.45%(63/66)。结论:对前列腺疾病患者实施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准确度较高,临床医师能够对患者肿瘤及其周边情况有更为全面地了解,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指患者前列腺部位产生上皮性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1]。前列腺癌早期属于可治愈的恶性肿瘤,因此准确辨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重要意义[2]。现阶段,临床对前列腺疾病诊断时,主要采取腹腔镜、内镜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措施,但该类措施属于具有明显指向性的检查措施,且部分检查属于有创性侵入式检查,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临床对该类疾病诊断时使用效率较低。近些年,MRI弥散加权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时使用较为广泛,但依旧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进行一步分析确定[3]。本研究旨在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51~87岁,平均(56.13±1.21)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准则: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存在前列腺疾病,例如尿频、排尿困难或尿不尽等症状,临床医师无法判断患者为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存在其他肿瘤;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使用Discovery MR750 GE3.0核磁共振实施检查。进行横轴位扫描。设定扫描参数如下:①T2WI:24层扫描参数,6.5mm层间距,5 mm层厚,设定FOV為36 cm×36 cm,320×320矩阵,2 000 ms TR以及90 ms TE;②T1-VIBE:需一次屏气完成扫描;72层扫描参数,3 mm层间距,3 mm层厚,设定FOV为38 cm×31 cm,288×288矩阵,422 ms TR以及1.69 ms TE;③T2WI:需两次屏气完成扫描;202层扫描参数,7.2 mm层间距,6 mm层厚,设定FOV为36 cm×36 cm,288×288矩阵,1 200 ms TR以及83 ms TE。使用高分辨率三维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其横断面TR为23 ms,TE为30 ms,设置反转角度为20,矩阵设置为218×320,激励次数为1。将层厚设置为1 mm,层数设置为100,使用阵列空间敏感性编码,并且利用采集技术,采集时间为5 min。选择2位有经验且专业的医师进行分别诊断,若结果不一致,需共同讨论,从而达到相同结果。

另对本组66患者进行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分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结果与金标准相对比。总结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检查结果分析

66例患者中,病理检查显示前列腺增生40例,前列腺癌26例;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为前列腺增生者39例,前列腺癌为27例。

2.2 检测结果对比

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6.15%(25/26)、准确度为95.45%(63/66)。见表1。

2.3 图像特征

在常规T2WI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前列腺增大,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带主要表现为T2WI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外周带则表现为受压变薄,主要呈现为均匀高信号。前列腺癌患者T2WI则表现出低信号结节影,外周带则为小片状低信号,且边界处于模糊状态。

而在MRI弥散加权成像中,在b值为50 s/mm2时所有患者均为稍高信号,并无显著差异。b值为800 s/mm2时,前列腺癌患者表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前列腺增生则为低信号,差异显著。

3讨论

前列腺癌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病情发展速度快、病程长等特点,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对前列腺癌患者应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对保障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可知,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并不具备典型性,并且病灶部位所处位置较为特殊,因此在早期对该类患者实施诊断时,检出率较低。当前对于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金标准诊断方式为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但其属有创性检查,对患者具有较大损伤。而影像学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且时间较短,因此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我国目前影像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检查技术使用也较为成熟。影像学检查在实施诊断时,主要依据患者信号的判断,对患者发病情况进行判断,临床医师操作较为简单且方便,诊断无创伤,能够开展重复性检查,且检查结果的误差率较低,因此临床在对各类患者实施诊断时,常选择使用影像学检查措施。在利用影像学检查后,可以对患者颅内进行更为全面且准确的了解,为临床医师后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数据。3D9018B9-5954-4687-A1B0-9AFD946A6DCC

本研究结果显示,66例患者中,病理检查显示前列腺增生40例,前列腺癌26例;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为前列腺增生者39例,前列腺癌为27例;MRI检查结果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6.15%(25/26)、准确度为95.45%(63/66)。由此可知,对前列腺疾病患者诊断时使用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检出率更高,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患者若病灶间细胞繁殖速度加快,且细胞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水分子扩散时,会因细胞生物膜结构受到限制,表现出高信号。而患者若病变组织之中出现黏液或化脓情况,黏液以及脓液之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会对水分子进行吸附,且对水分子的扩散进行进一步限制,因此MRI弥散加权成像同样会表现为高信号。但若患者病变位置水分子在扩散时,不会受限制,其与正常水分子相比,扩散更为自由,因此信号衰竭较为明显,结果为低信号。所以利用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对前列腺疾病进行检测,可以使临床医师对患者受损情况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为确定后期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从而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新兴技术,具备MR功能成像,相比常规MRI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弥散加权成像对水分子的扩散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该水分子扩散属于组织内的随机热运动,较易因组织影响其扩散的方向以及幅度。ADC是指弥散加权成像的不同分子扩散速度与范围,b值则是对扩散能力指标进行检测代表。水分子的ADC值以及b值大小能夠对衰减程度进行决定,当b值越大时,弥散加权成像对水分子运动的敏感度更高,呈现为高信号,且图像信噪比有所降低。正常情况下,前列腺腺体包含腺泡以及腺管网,中央带与外周带的腺泡和腺管网差异并不显著,但相对而言,外周带间质会更疏松,且细胞外间隙更大。前列腺增生患者未出现显著的增大情况,对细胞数量并不会有所影响,对分泌功能也不存在影响,但会导致间质与腺体间的成分比例出现影响。因此前列腺增生组织扩散运动不会受限制,ADC值无显著降低。而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病理ADC值会发生显著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富水的腺泡由大量体积较小且排列紧密的癌细胞所替代,从而导致间质成分减少,提升细胞核质。前列腺癌患者病灶组织之中核质比出现明显提高状态。另有研究证实,癌细胞也会对细胞间隙造成影响,其会对水分子运动进行限制,导致ADC值出现降低。

在对前列腺癌患者实施诊断时,常规MRI是基于T2WI产生低信号区,所以诊断敏感度较高。但其病理依旧为区域中具有癌变细胞,且癌细胞数量较多,排列紧密,从而导致T2WI信号降低,相比外周带对比显著。但若患者体内出现创伤、炎症或增生等问题,同样会使T2WI发生更低信号,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中央带前列腺癌与腺体周边组织信号相似,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对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常规MRI诊断时准确度较低,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问题。

而在实施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时,前列腺癌患者表现为高信号,而在ADC图上则表现为低信号,并且相比其他周边组织以及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患者ADC值更低。所以在对前列腺癌患者实施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时,能够对患者肿瘤组织位置以及范围进行显示,从而定量分析患者肿瘤性质,提高检测的准确度,特别是对中央带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另外还能够指导临床医师进行病理穿刺,提高阳性率。

综上所述,对前列腺疾病患者采取MRI弥散加权成像鉴别准确度较高,可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兴胜,李维,李丰华,等.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7):22-24.3D9018B9-5954-4687-A1B0-9AFD946A6DCC

猜你喜欢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87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护理体会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临床疗效探讨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