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岑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2021-06-09刘会媛邵玉红黄晓宁
刘会媛 邵玉红 黄晓宁
(东明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74500)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感冒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涕等,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1-2]。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以退热和抗感染为主,但治疗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考虑增加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3]。中医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小的优势,且其主张从根源上解决疾病问题,因而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蓝芩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咽、利喉、消肿的作用,其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较为显著。本次研究选取东明县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 年 5月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实施治疗,以探讨蓝芩口服液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东明县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年龄6个月~7 岁,平均年龄 (3.12±0.68)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 (1.36±0.29)d。参照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 (3.05±0.96)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 (1.58±0.3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东明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均符合《儿科学》[4]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且临床确诊。排除标准: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的患儿。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开展以退热和抗感染为主的常规治疗:使用药物为病毒唑 (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999,规格:50 mg×24片),用法用量:每组3~5 mg/kg,3次/d。观察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增加使用蓝岑口服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1005,规格:10 mL×6支)给予治疗。用法用量:1~3岁的患儿5~10 mL/d;3~7岁的患儿10 mL/d。所有患儿在服用药物期间均不得食用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疗程均为3~5 d。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 (CRP)、免疫球蛋白水平、鼻塞缓解、流涕结束、咽部红肿消退及退热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作比较分析[5]。疗效判定:体温回归到正常水准,患儿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症状消除,炎症指标检测显示正常为痊愈;体温明显降低,患儿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症状及炎症指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有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为无效。治疗有效率= (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记录数据收集整理并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和运算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参照的82.00%的有效率相比疗效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
2.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与参照组的住院时间、鼻塞时间、流涕结束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用时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
分组 住院时间 鼻塞缓解 流涕结束 咽部红肿消退 退热时间参照组 (n=50) 8.3±2.5 3.5±1.6 4.7±1.5 3.3±1.1 4.5±2.3观察组 (n=50) 5.2±1.7 2.0±1.4 3.0±1.3 2.3±0.5 2.7±1.3 t 7.251 4.989 6.056 5.852 4.818 P<0.01 <0.01 <0.01 <0.01 <0.01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RP、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在白细胞计数、CRP、免疫球蛋白水平方面,治疗前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CRP、不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RP、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RP、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分组 免疫球蛋白-G (g/L) 免疫球蛋白-A (g/L) 白细胞计数 (×109/L) CRP (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n=50) 7.2±0.4 7.7±0.6 0.7±0.1 0.9±0.1 25.5±8.6 8.3±2.5 10.4±0.5 3.1±0.4参照组 (n=50) 7.2±0.5 7.3±0.5 0.7±0.1 0.7±0.2 25.2±8.5 16.5±5.8 10.2±0.6 6.5±0.5 t 0.091 3.621 0 6.324 0.175 9.181 1.811 37.547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3 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喉肿痛,可造成小儿食欲差、精神状态不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6-7]。目前对于此种疾病临床上的治疗以退热和抗感染为主要原则,但治疗效果不太理想[8]。蓝岑口服液包含:胖大海、板蓝根、栀子、黄柏、黄芩等中药成分,板蓝根、栀子抗菌抗病毒作用较强;黄芩对流感病毒由较强的抑制作用;黄柏具有泻火和清热解毒的作用;这些中药成分联合作用,相互协作,将解热、镇痛、抗炎效果得以充分的发挥[9-10]。本次研究发现:在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方面,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参照组的鼻塞缓解时间、流涕结束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相比,研究组的对应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CRP、不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的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蓝芩口服液应用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这与陈威威等[11]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在常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蓝芩口服液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并加速症状消退进程,肌体内的炎性水平得到显著的降低,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为确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