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体系调查

2021-06-08张晓娜韩智培李文涛凌雁常玉霞芦良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血源性锐器结果显示

张晓娜 韩智培 李文涛 凌雁 常玉霞 芦良花

1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450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450000

血源性职业暴露(职业接触)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非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1〕。急诊机构是抢救危重患者及参与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场所,是接触锐器及患者血液的高发科室,另外急诊护理人员常常在患者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这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患者〔2〕。因此,急诊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血源性病原体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3〕。本研究调查某三甲医院全体急诊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调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纳入标准:在急诊科工作1年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实习护生、进修人员;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护理人员因产假、哺乳、病假、外出学习等原因离开岗位≥6个月者。符合标准的共110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医院110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①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由研究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计会2009年颁布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修改,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急诊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龄、职称、疫苗接种情况等。第二部分为职业暴露发生相关情况,包括暴露锐器伤、接触、咬伤等其他三种不同暴露方式、接触后紧急处理、接触后预防措施、患者评估等;②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问卷中条目1~5为常见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条目6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识别,条目7~9为应急处理,条目10~13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上报情况;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表;④发生职业暴露后焦虑自评量表。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双人数据录入,汇总后采用 SPSS 20.0 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率、构成比等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某三甲医院符合标准的急诊护理人员110人,其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护龄、职称、文化程度、乙肝抗体情况等。见表1。

表1 急诊护理人员一般资料〔n(%)〕

2.2 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调查显示,职业暴露发生次数为48次,人数为35人次,发生率为31.82%。其中针刺伤发生率为的60%。职业暴露发生次数和类别见表2。

表2 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n(%)〕

2.3 针刺及锐器伤相关情况分析

针刺及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暴露班次主要是责任班和治疗班,构成比分别为41.94%,38.71%;主要暴露于安瓿和头皮钢针,构成比均为38.71%;暴露部位均为手部。见表3。

表3 急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及锐器伤相关情况分析

2.4 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上报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上报人数为8例,上报率仅为22.85%,不上报的原因见表4。

表4 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上报情况分析〔n(%)〕

2.5 急诊护理人员防护知识现状

对防护知识结果进行赋值,单选题答对5分,答错0分;多选题答对5分,答不全2分,答错0分,得分越高说明防护知识掌握的越好。统计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对四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0.91%、68.18%、60%、69.09%,对职业暴露发生后的上报时间回答正确率为72.73%;对上报系统如何操作回答正确率为62.73%。见表5。

表5 急诊护理人员防护知识结果分析

2.6 急诊护理人员防护行为

对答案进行赋值,从未遇到过0分,从不为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每次4分。统计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外溅时仅有24人每次会采用防护面罩;从不回套针帽的仅有47人;从不徒手掰安瓿的仅有25人;对于自身抗体检测有21人每次会进行监测。见表6。

表6 急诊护理人员防护行为情况分析

2.7 发生职业暴露后焦虑情况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急诊护理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其焦虑情况,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SAS量表评分标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低于50分为正常群体。结果显示,发生职业暴露后,有77.14%的护理人员存在中度焦虑。见表7。

表7 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焦虑发生情况

3 讨论

3.1 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31.82%,其中以针刺及锐器伤为主,与Adrián Camacho-Ortiz〔4〕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暴露于责任班和治疗班,暴露器械主要是安瓿和头皮钢针,暴露部位以手为主,这与张梦华的研究结果一致〔5〕。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率22.85%,不上报的原因有患者无感染病、认为感染率低、上报程序繁琐等,这与急诊护理人员上报意识淡薄有关。应该增强急诊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完善和优化职业暴露上报系统,提高上报率。

3.2 急诊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对四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0.91%、68.18%、60%、69.09%,对职业暴露发生后的上报时间回答正确率为72.73%;对上报系统如何操作回答正确率为62.73%,这可能与医院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员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到位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仅有24人次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喷溅时佩戴护目镜和护目面罩,这可能与医院配备不足、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有关;仅有47人从不回套针帽、25人次从不徒手掰安瓿,这与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对职业暴露危害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有关。因此,应该加强医院防护用品的投入,加大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的相关培训。

3.3 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焦虑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急诊护理人员有77.14%发生中度焦虑,17.14%发生轻度焦虑,2.86%发生重度焦虑,表明发生职业暴露后,急诊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这可能与急诊护理人员心理调适能力不足、急诊高强度工作有关。有研究显示急诊工作繁重、突发事件多,使护理人员精神持续紧张,压力大,生活工作节奏失衡〔6〕,这些都会引起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另外,2002年相关健康报道显示,在护理人员中,有2.5%HIV感染病例和40%的HBV、HCV感染病例都源于意外针刺伤害〔7〕,这无疑增加了职业暴露后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源性锐器结果显示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最严象牙禁售令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