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1-06-06赵晓静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赵晓静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德育作用。但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普遍兴致缺失,课堂教学质量不佳。因此本文从现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出发,综合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即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元的社会生活来构建实践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生活与学习两者无缝衔接,相辅相成,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想打造高质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就必须反思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正确认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现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育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却并未做到与时俱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拘泥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旨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然而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便严重导致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标准的单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以成绩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导向,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这样既无法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作用,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理论教学的成效同样不理想。与此同时,滞后的教育观念也导致多数学生重视语数英课程,而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进而导致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上主动性不高,专注力低下。

2.教學止于表层

初中生正处于精神成长的关键阶段,其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思想观念。这时便需要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在现行道德与法治课中,多数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并没有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忽略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这便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共鸣,无法给予学生道德上的熏陶。

3.教学策略单一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教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而学生则极度缺乏主动权与自由空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构建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没有合理设置问题,导致学生缺乏自由发散思维与表达自我的机会;没有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则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止于浅层,而没有吸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可行策略

1.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案例,教师要精心备课,选取贴合学生实际,生活阅历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促进学生高效理解知识信息。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则可以利用教材中学生自行车非法载人的案例展开分析。这一素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促使似乎遥不可及的法律直接走进日常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修养。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构建教学情境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创设立体化的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构建无限的思考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情境教学,在课前收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设计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知识信息立体化呈现,给予学生视听冲击,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锻炼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亦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案例指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转换视角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法制小课堂,将教学过程变为法庭,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进行法律辩护,让学生从道德和法律的观点出发,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高度激发自身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认知。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媒体信息技术来播放相关的道德法律案例,让学生针对媒体视频内容来分析在道德层面的错误和在法律层面的错误,应当如何避免改正,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最后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以此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制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相比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更加趣味化,能有效丰富教学形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不足之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迎合初中生的认知思维与学习诉求,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砥砺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生命的思考》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烈士陵园扫墓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感受先烈以身殉国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生命无限的价值与意义。又例如在学习《多彩的职业》这一课时,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社会实践,例如社区服务、福利院义工等等。让学生在义务劳动中锻炼自身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创新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因此教师必须打破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法,以打造高质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中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10).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黄山实验初级中学,山东 邹平256200)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