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三气”中触摸园本教研的温度

2021-06-04周玲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21年9期
关键词:园本选题教研

文/周玲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本学期我园完善了园本课程,以前的主题活动是以教师为先导,通过各个学科领域内容的集合来进行主题的一种模式。现在的园本主题活动要从儿童的视角重新架构与实施,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园所发展的内驱力。而教师整体化素养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也非“外部输血”就能起效。为帮助每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与成长,我园从实际出发,从“家庭式动其心、梯队式补其短、医护式增其能”三个方面逐步形成园本教研的“造血机制”,帮助教师获得属于个体的经验与成长。

一、以“家庭式”的温暖动其心,使园本教研更具“人气”

(一)取教师之需——凸显问题导向,有重点地学

所谓“动心”,就是使内心受到震动荡涤。在这个“小家庭”中,他们会感受到爱和温暖,感受到心性发展和专业成长。我们将教师的需求作为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年级组群、集体备课以及导学单等方式直接了解教师的需求。

利用“导学单”“问题单”“拓学单”,研读优秀的科探类项目活动,聚焦关键问题,通过关键词、读儿童、读案例对主题活动再次认知,重新定位。基于案例研读中的困惑,聚焦疑点,做好项目前知识经验准备及理论基础。

导学单

问题单

拓学单

(二)以教师为本——聚焦自我诊断,有挑战的研

为了让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每学年初,我们会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实际,从各方面为自己的成长规划进行反思,并制订新学年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同时,我们为每位教师分发了个性化“优学积分存折”,变“量化考核”为“教研积分”。我们将教研工作所能涉及的各项内容、要求细化,然后制订详细的《教研积分制实施细则》,组长每月对教师的积分存折情况进行统计,引导教师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在教研活动中的真实情况进行反馈。

积分存折

二、以“梯队式”的培养补其短,使园本教研更接“地气”

(一)分众模式助教研:按需+分层

1.按需培训。为了提高教研的质量,我们根据教研的需要,有时在教研前开展培训,有时在教研后开展培训。如我们在开展“如何开展自发性科学探究主题活动”这个主题教研之前,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如何判断幼儿自发性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点”经验交流,让教师了解如何研判这个话题是否有幼儿可以生长的价值点,然后通过观察来识别幼儿在主题中的经验获得,从而为后续的教研开展做好铺垫和准备。

2.教师分层。在常态化的同伴互助中让教师建构起新的专业经验。在团队中,每个层次的教师由于年龄大小、教龄区别、工作经验不尽相同,有刚步入工作岗位的职初教师,有专业能力强的成熟教师,有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不同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教研主题以及各类教师在教研中的角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培训。

(1)邻近式。

我们将在专业经验上有着相邻经验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形成易教易学、逐级带教的特点。在这个群体中,教师之间的差异是相邻的、接近的,学习的坡度小,容易产生共鸣,形成了A带B、B带C等不同类型,扩大了参与交流互动的教师范围。

(2)平行式。

我们将有着相同专业经验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开展以思想交锋、观念碰撞为主要特征的互动,这对原有的互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冲击。

(3)引领式。

以园内领袖型、骨干型教师为核心组织群体,由于核心教师在教育观、经验与信息上均高于一般教师,能起到引领作用;引领同伴也对核心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激发了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

(二)科研促教研:互补+转换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直倡导教、科、研不分家。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经归纳整理之后就成了教研的主题(专题),也可能转化了研究的课题。而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也是教研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我园市级课题《STEAM理念下节气主题项目的实践与研究》,就来源于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写生”,在进行教研之后就把它转换成了课题。

三、以“医护式”的策略增其能,使园本教研不断“补气”

(一)“挂号式”培训,明“症结”

对于本学期的教师培养的重点主题,利用“导学单”,研判教师的学习起点或思维障碍点,采取不同的教研活动。针对问题的大小,我们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比如本学期,解决教师在班本项目选题上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挂号式”培训,补教师短板。

1.常规症状,“普通门诊”式培训。

普通性的问题主要是了解我们要做什么,从哪里做起。教师能够捕捉到幼儿的许多兴趣点,对照各个年龄段选择的主题方式却不知道如何选题,对这一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在内容开发上,教师在原有班本主题开展中已积累了很多活动内容选择的经验。

案例:

幼儿园提出了本学期园本课程的方案,大部分教师对课程方案难以理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什么是“探究性主题”……为了解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为了确保该园本项目培训的正常进行,第一次园本培训我们就采取普通门诊的培训方式进行。

?病人 挂号医生 主治医生有问题的教师 教研组长 教科室主任、业务园长

通过普通门诊式的培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下一步的实践也有很大的帮助。

2.疑难杂症,“专家门诊”式培训。

在“普通门诊”培训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一些较难以治愈的“病情”,一般“主治医生”无法做出诊断,因此我们采用了“专家门诊”式的培训。比如,在探究项目活动主题环境呈现时,我们就邀请教研员等专家莅临指导,在环境中发现主题行进的隐藏问题。通过“专家门诊”式的培训使我们的园本培训目标更加明确,组织形式更加清楚。

(二)“诊疗式”教研,定内容

“诊疗”式教研就是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现象,需要通过实践、观察之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呈现出来的“病情”,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1.自助式诊疗,自主预构。

教师能够捕捉基于科探的选题,在班本项目活动上已有一定经验,再运用网式提纲(关键词)的方式加以归纳,将12条标准分为3个维度加以梳理,捕捉关键信息预构选题。

网式提纲

例如,在“车子叭叭叭”主题背景下,我们先根据网式提纲进行选题尝试,在几次尝试实践后,确定切实可行的方式。我们依据中班年龄段特点和班级教师、幼儿的情况,在整个主题方向下各个班级将项目主题缩小成为班本项目,再确立一个小主题。在研讨交流中确立班本项目主题、采取的活动形式等。

年龄段 中一班 中二班 中三班项目内容 公交车之旅 停车场 车轮滚滚赛剪影活动形式 生成活动:综合一周 实践活动 游戏活动

2.半自助式诊疗,寻同重构。

教师对于项目活动的选题和框架搭建经验不足,我们运用半自助式诊疗法。通过园本的资源库,教师寻找与班级项目活动相似的融合点,进行重构。比如小班养小鸡,在寻同、重构中,小班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开展了“孵小鸡”活动,通过一个月的孵蛋之旅,让幼儿探究了生命的奥秘。

?

借鉴各班开展主题下的探究项目活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寻找相同点,进行重构。按活动内容有层次性地制订计划,让活动具有层次性,根据幼儿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从而在幼儿兴趣选择和动态性的活动中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查房式”跟进,“解”问题

在开展实践教研中,导师团通过“查房”检查开展实践情况,针对各个班级开展的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研讨。

1.分点白描,回溯问题。

根据教师预构的项目活动,导师团每位成员分别切入到资源利用、教师行为、幼儿行为等点上开展现场观察,客观记录相应的观察结果。

例:查访记录表

班级 问题记录大一班 幼儿对如何测量光影长度还不清楚大二班 影子剧院,幼儿操作中出现技能偏差,操作层次体现不明显

回溯聚焦则是在观察后,回顾实际观察到的选题现象,研判教师预构的项目互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适宜选题可能。

2.联结审思,迭代对话。

教研团队引导执教教师一起将选题标准与选题问题进行联结,审视与思考选题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发掘新的选题。通过教研团队与执教教师不断对话与研判,找到适宜的项目互动的选题,真正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疗养式”共享,明确项目课程选题指向

“疗养式”共享主要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让教师积累更多的经验,拓展思路。多形式的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

以“现场碰撞”为思点,通过不同层面的汇报优化教师整合思维发展;以“记录分享”为燃点,通过个性化的项目日志促进教师实践应用与反思;以“互联网+”为拓点,利用网络的便捷和涉及面广泛,助推教师全方位展示能力。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让每一个活动都变得清晰和实在,进而更为有效。可能我们在过程中也会有瑕疵,也会有疏漏,这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更成熟,尽快成长。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责任不推卸,遇到功劳不抢夺,遇到困难不退缩。我想,幼儿园教师就应该有些“仙气”,才能与这世上最纯真的人群为伍。

猜你喜欢

园本选题教研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