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班自主种植活动的初探究
——记一次种植萝卜的探究活动
2021-06-04姚蓝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
文/姚蓝 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孩子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近年来“自然生态”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园的课程中,教师结合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幼儿园的实际条件,不断开展种植活动,让孩子在种植中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种植活动使得“生态教育理念”不断具体化、深入化,可见种植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家庭种植是孩子种植活动的组成部分,我将结合本班孩子居家种植萝卜的活动,分享几点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所进行的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
一、种植活动缘起
乍暖还寒,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悄然而至。教师们利用班级群和孩子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孩子们会经常在群中分享自己丰富精彩的生活。今天聪聪的妈妈在群中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聪聪正看着窗外说:“妈妈,是春天来了吗?”……孩子们缺少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也在视频中展露了对春天的渴望。因此,教师们在看了孩子们的视频后,进行思考:在初春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什么活动,既能让孩子们感受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又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于是我准备进行一场关于种植的探究之旅。
二、“做”在前,开展种植准备活动
(一)我想种萝卜
今天中午,我在班级群中上传了第一条消息:“小朋友们,我们上学期在幼儿园种植了大蒜,今年在家中你们想要种植一些什么呢?”消息发出后,小朋友们在群里纷纷留言。聪聪说:“我要种花。”励励说:“我要种萝卜。”小钰也说:“我也要种萝卜。”“种胡萝卜。”“我也喜欢萝卜!”经过一番讨论后,我发现孩子们都想要种植萝卜,于是我们选择种植萝卜。接着我在群中又提出:“你们知道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吗?萝卜又有哪些种类呢?它们长的都一样吗?”励励说:“胡萝卜是黄色的。”宝儿说:“还有白萝卜。”晨晨说:“有红颜色的萝卜,我吃过。”……孩子们说了很多种类的萝卜,但是都比较零碎。于是我继续说:“今天就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了解萝卜,最终确定你们要种植什么萝卜吧!”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收集萝卜的过程中,发现了原来有这么多种类的萝卜,除了常见的胡萝卜、白萝卜以外,还有杨花萝卜、樱桃萝卜、人参萝卜等等,这些萝卜颜色不同,形状各异,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种植萝卜的热情。第二天,孩子们将自己想要种植的萝卜发在了班级群中并进行简单的介绍。萱萱说:“我要种的是杨花萝卜,是红色的,小小的。”很多小朋友都选择了种植杨花萝卜,但是也有小朋友选择种植胡萝卜,阳阳就说:“我种的就是胡萝卜,我喜欢胡萝卜。”
(二)我想这样种萝卜
在确定了种植萝卜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个环节的讨论。教师在群中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种植萝卜需要哪些工具吗?”有了上学期种植大蒜的前期经验,孩子们都在群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川川说:“我知道,需要土。”小钰说:“还要有铲子,要挖土,和大蒜一样。”小宝说:“还需要水,要给萝卜浇水。”讨论之后,我对于孩子们的回答进行了总结:“种植萝卜需要种植盆、泥土、铲子、萝卜和水。”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但是这个时候聪聪在班级群里说:“我想在水里种植萝卜,我家里的植物有好多都是在水里的。”洋洋说:“不可以的,萝卜只能种在土里。”聪聪着急地说:“可以可以,我要种在水里。”我又提出:“有的小朋友想把萝卜种在水里,有的小朋友想把萝卜种在土里,也有小朋友认为萝卜在水里是长不大的,那我们就分小组来种萝卜,水培种植组和土壤种植组。” 通过分组后,我们班有13个人选择了土壤种植,有8个人选择了水培种植。
周末,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准备好了种植的萝卜和工具,孩子们自己进行挖土、播种、浇水,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
图1 准备萝卜和工具
图2 给萝卜浇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强调了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幼儿往往会对自己身边的东西很感兴趣,通常会对自己发现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教师提前给予的或者是大人事先准备好的东西。从身边取材,因为身边的事物是幼儿已经拥有的经验基础,是幼儿接触或者看过的。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决定和孩子们进行家庭种植。对于种植什么内容,教师请孩子们进行自主讨论,最终选定种植萝卜。这一过程体现了孩子们种植的自主性。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想种什么?怎么种?观察什么?这些都是由孩子们去决定的。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孩子们只有在“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在“怎么种”中,当聪聪提出了不同意见“要种在水里”时,也有小朋友们提出了反对意见“种在水里养不活”。这时教师就可以紧紧抓住这一探究的契机“到底水培种植可以吗”进行分组种植活动:土壤种植组和水培种植组。孩子们通过探究最终获得结果,而不是直接告知水培是可以的或者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规定孩子们的萝卜只能种在土里。教师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活动探究性。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孩子们在家中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萝卜种植。
三、在观察记录中“做”,深入开展种植活动
(一)观察萝卜的生长变化,丰富萝卜的知识经验
很快一周过去了,孩子们的萝卜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这个星期六,我们进行了一次“萝卜分享大会”。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将萝卜拍成照片和视频分享在群里,有的小朋友还录制了一段视频。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种的都是什么萝卜,是怎么种的?你们的萝卜长大了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杨花萝卜叶子颜色的观察。
晨晨第一个说:“我种的是杨花萝卜,我是把萝卜种在土里的,你们看到我的萝卜了吗?”接着她又说:“我的萝卜已经长大啦,你看叶子是绿色的。”在她上传的照片中,杨花萝卜的叶子已经长了出来。这时励励说:“我的叶子也长了出来,也是绿色的,你们看。”励励的杨花萝卜长得比较快,叶子长了好几片。这时小宝很高兴地说:“老师,励励萝卜叶子的颜色比晨晨的深。”小宝观察得很仔细,于是我问:“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川川说:“励励的叶子比晨晨的叶子高。”“老师,我也发现了,我的萝卜叶子和晨晨一样,叶子颜色淡淡的。”“是不是还没有长大的原因?”经过讨论,孩子们发现了原来杨花萝卜的叶子刚长出来是淡淡的绿色,而且还有点黄,长大后就会变成深一点的绿色。
2.杨花萝卜叶子数量的观察。
图3 水培杨花萝卜
图4 土培杨花萝卜
在群里,小丁也上传了自己的萝卜照片,我发现他的萝卜上只有一片叶子,于是我问:“你们杨花萝卜的叶子都有几片呢?”这时蜜月也上传了视频说:“我种的也是杨花萝卜,你们看到没有,我的叶子有 3 片。”“我的有两片。”聪聪激动地说:“哈哈,我的萝卜叶子只有一片。”阳阳边笑边说。“我的最多有4片。”涵涵说道。最后我在群里说:“原来我们杨花萝卜长出叶子后,不仅叶子的颜色会有变化,叶子的数量也各不相同。”
3.不同萝卜叶子形状的观察。
阳阳种植的是胡萝卜,在她上传的照片中,胡萝卜的叶子也开始长了出来,叶子的形状和杨花萝卜的完全不一样。于是我说:“阳阳,你种的是什么萝卜?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阳阳说:“我种的是胡萝卜,我的萝卜是黄色的,被我全部都放在土里了。”“老师,叶子不一样。”“是的,萱萱小朋友已经发现了,胡萝卜的叶子和杨花萝卜的叶子好像不一样。”“我也发现了。”“我也是。”于是我继续问:“那你们说一说胡萝卜和杨花萝卜的叶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川川说:“胡萝卜的叶子好长呀。”励励说:“胡萝卜叶子的颜色淡淡的。”聪聪说:“胡萝卜的叶子一根一根的。”“是的,像刺一样。”在孩子们的观察和谈论中,我们发现胡萝卜的叶子和杨花萝卜的叶子有很大区别。很快我们的“萝卜分享大会”就结束了,孩子们在谈论和分享中获得了很多关于不同萝卜的知识经验。
图5 胡萝卜
图6 水培萝卜
在这一阶段,我充分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和我们班的萝卜种植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照顾自己的萝卜,观察自己的萝卜。在萝卜种植之后的一周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分享。这样的分享首先保持了孩子们对于种植的热情,让他们愿意观察和照顾自己的萝卜。在这个星期里,爸爸妈妈们经常在群里上传孩子们照顾萝卜的照片和视频。视频里,有的小朋友每天都去看一眼萝卜:“我的萝卜怎么还没有变化呀?”还有的把萝卜放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说是要陪着萝卜一起睡觉。孩子们在家中每天都要去看好几回萝卜,天天要和萝卜说说话。这些都是孩子们喜爱种植的表现。
小班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做中讨论”,究其根本就是要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同时《指南》中也指出:观察探究既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幼儿常用的基础性探究方法。鉴于此,我选择了集体观察,在观察时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去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例如上述案例中对萝卜叶子颜色、数量和形状的观察,这些都是利于小班孩子的观察点,并且也利于他们表达。但是萝卜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它们的生长不是在每个时期都有明显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家园合作,让家长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记录萝卜的生长变化。
(二)亲子合作,对萝卜的生长进行记录
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萝卜种植上,我选择了亲子合作的方式,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记录下萝卜生长的过程。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绘画、照片都可以。于是在两周以后,我们班进行了第二次的“萝卜分享大会”,在这一次分享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孩子们的记录方式和记录内容上。
今天中午,我在群里问:“小朋友们,两个星期过去了,你们的萝卜长大了吗?你们是怎么记录下自己萝卜的生长过程的呢?”聪聪上传了自己的“萝卜记录表”,他说:“我将萝卜的样子用手机拍下来,然后还画了萝卜。”说完,他上传了两张自己的“萝卜记录”照片。在记录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萝卜叶子不断长大的过程。“你可以介绍一下记录表吗?”聪聪:“我种的萝卜一开始叶子小小的,但是过了几天后,叶子就慢慢长了出来。又过了几天,叶子长高啦,现在已经长到这么高了。”萱萱也上传了照片,她和妈妈一起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了萝卜的生长。在萱萱的记录表上,我发现了萱萱清晰地画出了水培萝卜的生长过程。就在这时,我们班的小宝也说:“这个下面是什么呀?”“我的萝卜下面就是一根一根的。”“萱萱,你说说这是什么?”“这是萝卜的根。”
“我的萝卜没有根。”“我的也没有。”“我的有。”“萱萱,赶紧将你的萝卜拍一张照片来看看吧。”萱萱上传照片后,我问:“萱萱的萝卜种在了哪里?”“她是种在水里的。”“原来萝卜的根是这个样子的。”“那我们土里的萝卜有没有根呢?”“有,你看。”川川上传了一张照片,他把自己种的萝卜给拔了。最后我们发现了原来萝卜不仅能长在土里,而且能长在水里。通过自己的萝卜记录表,孩子们记载萝卜的叶子是不断长大的,最后还会开花。水培的记录里记载了萝卜的根也在不断地变长。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如何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研究,一定是进行观察记录。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做植物的观察记录并不容易。记录什么?要怎样记录?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的。因此,教师请家长帮忙进行亲子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班幼儿在记录上的困难,让他们更加关注萝卜的生长变化,增加记录的有效性。
图7 萝卜长大
图8 生长记录
图9 萝卜长大啦
另外,家庭种植活动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活动,这需要教师和家长,还有孩子的不断坚持。教师在后续可以开展一定的延伸活动,例如在班级中分享有关萝卜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在家品尝用萝卜烧的菜等一系列活动。
四、教师在“教学做合一”思想下关于种植实践活动的反思
(一)种植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做”
幼儿的种植活动是他们自己的种植,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现有经验,根据幼儿的意愿选择种植的内容,而不是直接告知他们这段时间应该去种植什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到,幼儿的探究内容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另外,建构主义学者认为:最好的学习就是将背景还给他,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联系、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联系,这样幼儿的学习就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幼儿的学习就是有效的。为此,在案例中教师首先和孩子进行讨论:你们想种什么?怎么种?用哪些工具?这些都由孩子们来决定,让孩子充分参与进来,通过种植,他们会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探讨,也能关心自己的种植结果,与同伴交流,和教师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等。如果是直接告知,那么孩子就难以对自己的萝卜产生“责任感”,也不利于以后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需敏锐地捕捉“教”的时机,引导孩子进行自主的“学”
种植活动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活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需要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及时汇总与分析,能够发现在种植活动中的“关键点”,而不是漫无目的或者偏离问题中心点去指导孩子,所以这对于教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就很高。在案例中,当孩子对于土壤种植和水培种植产生分歧和疑问时,教师抓住这一关键点,让孩子进行分组种植,这也是一种分组实验的体现。通过试验,孩子最终发现了水培和土培都可以。另外实验探究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捕捉教育实际给予反馈,而不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提出问题,这时孩子可能已经对种植探究活动失去了兴趣。因此,当教师及时抓住了孩子科学教育的时机,也是保护了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孩子以后科学探究的能力。
最后,孩子们的萝卜种植活动仍在继续,教师要不断在种植活动中深入“教学做合一”,让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收获种植带来的乐趣,也为他们的可持续性探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