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06-03王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策略

王丽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下,素质教育正在深入的推进,在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基础性的要求。在初中教育中,通过道德与法制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作用不仅能够体现在学生当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从目前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现有的课程体系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渠道。我国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延伸,为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38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上来看,比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而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初中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尤其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需要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一套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这符合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一、信息技术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足,缺乏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起来,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并将信息技术与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丰富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来看待道德与法治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微课等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2.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往往采取一种单向的知识传输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这样的课堂很难保证学生的参与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想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保证学生能够深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同时,这也是构建现代道德与法制教学体系的重要措施。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能够得到确认,同时也能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学生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能够构建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系,学生能够从与教师的沟通中大胆地向教师反馈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保证知识学习的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度。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1.从教学内容出发,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客观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制作教学动画并展示教学动画录制视频等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维度下来认识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课堂知识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并依据自身的条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也能有效地压缩在课堂中学生用于理解知识点和阐述教学内容主体思想所占用的课堂资源。

2.平衡好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引导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再提升教学效率,在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代替不了教师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好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引导之间的关系,有节制地应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应用。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代替不了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起到引導和帮助的作用,从知识的内容出发,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从学生学习到实际状态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的互动性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导致了教学有效性较差,因此对于当前的道德与法制教学来说,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针对这一教学要求,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主体性,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在“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其知识的内容包含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等相关的概念性内容,有比较高的理解难度,同时这些知识也需要学生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将相关的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并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将相关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在每播放一个视频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视起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际的教学情况上来看,单一僵化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在课堂中有限的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体系的结合,并对现有的课堂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于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创新,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保证信息技术优化发挥。

参考文献:

[1] 卢晓华《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式学习方法》,《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第11期。

[2] 雒维琴《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年第20期。

[3] 卢燕《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9期。

[4] 韦子妹《信息技术视域下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18期。

[5] 汤定江《“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2019年。

[6] 井红梅《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