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探讨

2021-06-03张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高年级小学语文

张艳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教学、识字教学、写作教学,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阅读教学,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与缺失着手,分析说明做好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笔者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助益,同时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教师阅读教学实效的增强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年级 课内外阅读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02

所谓“的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教学历来被视作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识字与理解能力的检验,同时又为学生写作奠定了基础。鉴于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切实推进小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这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与缺失

1.教师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课内阅读学习兴趣不足

教师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课内阅读学习兴趣不足,这是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首要不足。鉴于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每每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一定的阅读知识,得到一定的阅读指导,但长期使用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倦和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小学生难以从阅读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其参与课内阅读的兴趣随之降低,阅读效率也不断下降,这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

2.师生交流沟通有限,学生课外阅读缺乏专业性指导

师生交流沟通有限,学生课外阅读缺乏专业性指导,这亦是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个挑战。具体说来,较之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小学生们能够更加便捷和快速地接触多多样化的阅读信息。但这些阅读信息未经筛选,小学生识别阅读素材的能力有限,面对良莠不齐的阅读书籍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这往往导致部分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进行着无效的阅读。与此同时,教师受个人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的限制与制约,与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其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不甚了解,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也十分有限。师生关系疏离,小学生未能及时向教师反馈自身的阅读体验,其课外阅读趋向于无效化、随意化的方向,这也十分不利于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和进行。

3.学生对阅读价值认知不足,阅读量十分有限

学生对阅读价值认知不足,阅读量十分有限。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存在的缺失之一。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次数和阅读深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当前,部分学生将阅读文章简便化,认为其是古诗文背诵和写作之外的调味品,更有甚者,将阅读作为消磨时间的存在。其未能认识到阅读对自身思维的优化,视野的拓展和阅历的丰富,在这样的错误观念影响下,部分小学生对阅读不甚关注和重视,其花费在阅读方面的时间精力有限,阅读量不足。这也有碍于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和进行。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要性

1.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十分必要,首先,其能够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一般的阅读教学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作为两个部分单独存在,做好两者的衔接,那么小学生既可以进行课内文章的阅读学习,同时又可以拓展课外读物,相较于分而读之,这样的契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小学生获取更多课内阅读无法了解的知识和事物。这对于小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十分有益。

2.充实师生交流沟通话题,提升小学生理解认知能力

充实师生交流沟通话题,提升小学生理解认知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要性之一。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既突破了传统课堂阅读的局限,同时又为课外阅读的开展和进行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和平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话题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话题,这既拉近了师生彼此的关系,降低了师生间的疏离感,同时又为小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途径,可谓是一举多得。

3.优化小学生知识储备,为写作教学的开展提供助益

优化小学生知识储备,为写作教学的开展提供助益,这亦是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之一。课内外阅读衔接工作的高效顺畅开展使得小学生能够以更加开阔的思维去进行思考和认知,使得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其写作教学的进行也能够以此为基础更加有效有序地开展和进行。

三、做好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现实举措

1.指导学生合理分配课内外阅读时间,定期举办分享会

为切实做好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合理分配课内外阅读时间,并通过定期举办分享会的形式了解学生们的阅读现状,给予适当的指导。具体来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要在充分考量这一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付诸课内阅读之中。帮助小学生细化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理清文本的写作脉络,作者的行文依据等。以确保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有具体的文本依托。与此同时,必要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利用部分课余时间进行一些有益的课外文本的阅读,这些阅读文本的选择要同课内文章有一定的配合与联系,从而实现相辅相成。比如教师在进行《父爱之舟》的课内文本教学时,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背影》等课外文章。相较于书籍阅读,单篇文章篇幅较短,能够满足学生的时间要求,且对学生同类型阅读文本的认知提升有所助益。

2.丰富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

丰富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为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重要举措之一。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内文本阅读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密切其同课外阅读的联系。比如教师在进行《少年闰土》的课内文本教学时,就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搜集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课外文章,同作者的阅读衔接既深化了课内阅读教学的深度,同时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不局限于单一阅读内容,丰富的文本内容对于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和阅读积极性的提升也有助益。

3.加強反思总结,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工作的查漏补缺

加强反思总结,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工作的查漏补缺,这是做好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必行之策。正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总结对于个人提升尚且如此必要,对课内外阅读衔接而言亦不可忽视。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和阅读能力的变化进行一定的总结,了解自身课内外阅读衔接举措的可行性,对其中不合理的举措加以调整和改进。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听取来自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根据学生们的反馈做出合理化的调整与转变。积极的反思与总结,及时查漏补缺,这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不可谓不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开展和进行并非一时一日之功,其需要教师充分认知和考量当前课内外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与缺失,理清其面临的挑战和阻碍。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积极落实上述诸方面的举措,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将不足转化为优势,以积极向上的姿态为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开展和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策略支撑和方法保障。

参考文献:

[1] 黎春红《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研究》,《长江丛刊》2019年第27期。

[2] 吴建平《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探讨》,《考试周刊》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高年级小学语文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