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6-02高歌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中小企业

高歌

摘要:近年来中小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等。其发展不仅增加了居民收入,也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使之继续发挥活跃社会经济的作用是学者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扰,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的正确途径,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管理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也在促进就业、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统计数字显示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及服务价值占我国GDP总量的一半以上,其缴纳的税收已达全国税收总量的一半,从以上占比份额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我国近八成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城市人口就业难的问题,而且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生力军。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81%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工作,以及67%的发明专利均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中小企业凭借其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不断的研制,推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工农业产品。且由于企业规模小,投资少且见效快,中小企业在生产方面具有极高的灵活性,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可以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推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为自身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提高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巨头经常利用经济手段,在一些国家掀起金融风暴,导致金融危机,使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如1998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场风波中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危机过后人们在对这次影响广泛的经济危机进行研究中发现,韩国的经济损失则要比中国台湾严重得多,形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二者的经济结构差异。中国台湾的经济结构是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韩国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以大企业为主,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民经济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

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能力

通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信息闭塞,企业缺乏主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意识。科技创新活动只是企业被动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的自觉活动。从企业为生产现状看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半机械化的密集劳动状态,出于对科技创新的忽视企业投入到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所占比重也不大。只有极少数中小企业设立科研开发机构,这其中又有大约七成左右的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到其年销售收入的1%。由于缺乏激励很多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与专利产品。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大大的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是我国企业运行中遇到的最为常见的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仅依靠自身积累往往很难满足企业运行需要。想要得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就必须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得。但由于企业市场知名度较小,加上缺乏融资人才等原因,融资难度比大型企业高许多,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审核也要比大型企业严格,以此降低商业银行但贷款风险,加上基层不具备贷款审批权,及信贷责任追究制度的约束,降低了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企业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使得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进而影响了企业利润的获得。

(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企业了大量国外企业到我国投资,加上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用工荒的问题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不仅缺少大批的一线操作工人,也缺少精通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打工人员人选择回乡发展,使得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为了维护劳动者利益国家也颁布实施了新《劳动合同法》,其中对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以及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除此以外这部法律还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雇佣员工时劳动合同的签定率、保险方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新《劳动合同法》中的要求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也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资源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物力、人力与技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工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不断减少,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为了保护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法律、法规,甚至为此关停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小型矿场。虽然起到了治理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但却引发了石油、煤炭、矿石等原材料出现了供应紧张的问题,使其价格不断上涨。连带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因缺少生产资料而无法正常运行,即使原材料可以供应企业生产的需要,在运输成本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不仅不会获得丰厚的利润,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亏损状况。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

一个充满活力且高效率的组织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的因素。企业要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上求创新,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根据市场环境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经营方向,并体现在公司的章程中。为了使组织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在保证组织稳定的基础上,每隔三至四年对企业组织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使组织始终能够以高效状态运转。完善公司各项章程,使企业经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使其规范公司运行的各个环节与所有员工。使其在制度的约束下各司其职,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通过技术创新扩展企业发展空间

利用科技不断推出新产品是企业赢得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有力法宝,是企业扩大产品覆盖面,推动自身发展的关键。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就要加大科研投入资金,但是初始的技术开发不仅需要庞大资金的支持,而且企业还要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为了分担压力,降低风险实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的困难。

借助外部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为新进技术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各个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则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企业可采取协议、合作等形式借助社会科技资源力量,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的就是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合作,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由理论转化成实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而不是一个个毫无感情的冰冷的数字。避免了重复开发与投资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既节约了高昂的研制费用,也降低创新技术开发失败所引发的风险。提高了中小企业产生的凝聚力,创造出了更高的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利用自身现有资源开展技术创新。为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可以建立针对企业内部的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利用物质的、精神等方面的激励,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丰富创新的内容,不仅在要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而且还鼓励员工进行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以革除企业发展的弊端,堵塞管理等方面的漏洞,使中小企业扔掉包袱轻装前进。

彼此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企业间的合作可以使企业资源得以整合,改变单独企业力量薄弱的不利状况。政府可利用政策、项目及财税等手段为企业创造有力的合作环境,促使企业主动开展合作,或是由行业组织牵头,使整个行业都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在科技创新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人力或是资金、资源等方面支持,共建研发机构,为研究机构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协同作用,在合作中实现企业之间知识的流动。

(三)融资制度与融资方式创新

融资难的问题不仅困扰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其也同样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在经济上发展较为先进的西方国家在解决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解决本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提供了启示。鉴于商业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现状,可以设置专门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以满足中小企业购置设备或是运行所需长期流动资金的需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国家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法规政策,创建有利于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减轻企业融资压力。除此以外还可以建立一套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体系,以降低企业融资风险,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通过建立各类基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解决企业运作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

中小企业还应打破传统的融资理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一些刚刚起步的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如土地、固定资产等很难获得商业银行贷款,这种情况下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融资不失为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的好办法。为了满足企业融资需要,社会上应运而生了典当租赁、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虽然这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企业的融资行为并不是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的,为此可以建立针对融资失败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对企业财务进行诊断分析,找到融资失败原因并对企业进行融资方面的辅导,帮助企业提高融资能力。

四、结束语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有着大企业所没有的劣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不断的壮大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是中小企业所要达成的目标。中小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加强管理创新,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江,彭越.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變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8(01):86-94.

[2]李晓翔,霍国庆.资源匮乏、拼凑策略与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03):41-55.

[3]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管理科学,2018,28(02):27-39.

[4]郑刚,刘仿,徐峰,彭新敏.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另一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5(01):140-146.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佳木斯分行)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中小企业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