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2021-06-02王兆涛徐如祥马全红王业忠姬云翔
王兆涛 徐如祥 马全红 王业忠 姬云翔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260);2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都610072);3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2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退行性病变[1]。脑内Aβ斑块的形成是AD 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其最终将导致神经元突触丧失,影响AD 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2-4]。因此,针对减少Aβ和神经元突触的丧失是一种治疗AD 的有效方式[5]。研究表明:AD 是一种基因异质性疾病,涉及多种分子的调控和信号通路的改变[4,6-9]。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DISC1)最早被发现于家族性精神分裂病中,现已被证明是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遗传危险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证明,DISC1 与AD 的发病存在相关性[10]。但关于DISC1 在AD 发病中的机制的报道仍十分罕见。APP/PS1小鼠是最常用的研究AD的模型小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此小鼠脑内逐渐产生Aβ斑块。因此,本研究将利用小鼠原代神经元和APP/PS1 的AD 小鼠模型,通过过表达DISC1,探索DISC1 对AD 突触丧失和Aβ斑块生成的作用,同时探索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APP/PS1转基因小鼠及其同窝对照C57BL/6J小鼠购自南京大学模式生物研究所。
1.1.2 脑组织样本AD 患者和年龄匹配的非AD患者的脑样本受赠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所有患者均由神经科医生诊断,验尸死亡后3 ~21 h 收集大脑样本。
1.1.3 主要试剂高糖DMEM 培养基、10%胎牛血清、B27、bFGF、EGF、胰蛋白酶、青链双抗、鼠抗Aβ抗体、兔抗人DISC1 抗体、鼠抗人GAPDH 单克隆抗体(美国赛默飞公司),Aβ肽(美国Abcam 公司)。DISC1 慢病毒及腺相关病毒由上海和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构建。
1.2 方法
1.2.1 实验分组体外培养野生型C57 胎鼠神经元,分为GFP 组(转染GFP 对照病毒)、GFP+Aβ组(转染GFP 对照病毒后进行Aβ处理)、DISC1 + Aβ组(转染DISC1 过表达病毒后进行Aβ处理),每组重复5 次,检测神经元树突棘情况;取2月龄的C57 小鼠,立体定向海马分别注射GFP 对照病毒和DISC1 过表达病毒,随后切脑片,Aβ处理后分成3 组,即对照组(立体定向海马注射GFP 对照病毒)、Aβ处理组(立体定向海马注射GFP 对照病毒后用Aβ处理)、DISC1+Aβ处理组,每组5 只,使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的长时程增强(LTP);C57 小鼠分为WT+GFP 组(野生型小鼠海马注射GFP 对照病毒)、TG+GFP 组(APP/PS1 小鼠海马注射GFP对照病毒)、TG+DISC1 组(APP/PS1 小鼠海马注射DISC1 过表达病毒)三组,每组5 只,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脑中Aβ斑块沉积,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能力。
1.2.2 Western blot用1×RIPA裂解液(加入1×蛋白酶抑制剂,康为世纪,中国)裂解脑组织。测定蛋白浓度,根据蛋白浓度上样,每孔上样30 μg。通过10%SDS⁃PAGE 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并通过转移缓冲液将蛋白转移到PVDF 膜上。 然后在室温下用含有5%BSA 的1×TBST 封闭膜1 h,然后在用5%BSA(1×TBST)稀释的一抗(1∶1 000)中4 ℃孵育过夜。之后,将膜与过氧化物酶偶联的二抗(1×TBST 溶液中1∶10 000 稀释)孵育1 h。随后1×TBST 洗膜,3 次5 min。最后使用ECL 化学发光法(Merck millipore,德国)检测,使用Image⁃pro plus计算条带的灰度。
1.2.3 胎鼠原代神经元分离培养分离胚胎14 ~16 d 的小鼠海马和皮层,用含0.01% DnaseI 的0.25%的胰酶在37 ℃消化10 min。组织块转到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中,吹打、离心、重悬后,将细胞种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孔板中。细胞培养液为含有B27 的Neurobasal Medium。细胞接种24 h后,用3 × 10-7M 的阿糖胞苷处理细胞抑制胶质细胞生长。
1.2.4 Aβ寡聚体的制备和Aβ处理Aβ42 是所有Aβ中毒性最大的,寡聚化的Aβ42 具有更高的毒性,用Aβ42 寡聚体处理体外细胞可以很好的模拟Aβ 在体内的毒性效应。Aβ 寡聚体的制备:在室温下将1.0 mg 人工合成的Aβ42 在六氟异丙醇(HFIP)中溶解至1 mmol/L,孵育60 min。在Speed Vac(Sc110 Savant Instruments)中真空除去HFIP,并将冻干的肽膜在-20 ℃下干燥储存。然后用DMSO将干燥的肽膜溶解至5 mmol/L 作为贮存液。最后,将储备溶液用PBS 进一步稀释至1 μmol/L 作为最终浓度,将其在37 ℃下培养5 d 以获得成熟的寡聚体。Aβ处理:将制备好的寡聚体加入培养基中,使寡聚体的浓度为10 μmol/L,继续培养一定时间。
1.2.5 树突棘密度分析小鼠元代神经元培养14 d 后,用GFP 对照慢病毒或DISC1 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神经元。将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培养1 周,并用1 μmol/L Aβ42 寡聚物或DMSO 处理12 h。然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图像。然后将图像输入到Image Pro⁃Plus 软件中,计算每单位长度树突棘的数量。
1.2.6 小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小鼠异氟烷麻醉后固定在立体定位架上,将小鼠头皮肤切开,用小鼠颅骨磨钻在颅骨上钻一小孔,用10 μL 规格的针以0.2 μL/ min 的速率将2 μL 病毒悬浮液注射到小鼠双侧海马中(定位点:前囟点后2.1 mmol/L,前囟点两侧±1.8 mmol/L,向下1.8 mmol/L)。 注射后,将针再放置5 min,然后缓慢取出。
1.2.7 膜片钳检测小鼠海马LTP使用振动切片机(Leica VT1200S)从切除的小鼠脑制备横向海马切片(400 μm)。在室温下将切片保持在用95%O2和5%CO2鼓泡的人工脑脊液中至少1 h,然后移至浸入式记录室,该浸没式记录室以1e2mL/min 的速率连续灌注氧合脑脊液。通过填充有3 mol/L NaCl 的玻璃微电极(Frederick Haer Co)在海马DG区的分子层中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将刺激和记录电极置于齿状回的分子层中。调整选择用于基线测量的刺激脉冲(0.2 ms 持续时间,0.033 Hz)以产生其最大斜率的40%。在基线反应稳定30 min 后,使用高频刺激诱导长时程增强(LTP,5 个100 Hz 和1 s 列车间隔20 s)。用Axon multiclamp 700B 放大器获得电生理学数据,以0.1e5KHz 过滤,并以10 KHz 数字化,并使用pClamp10.3软件(Molecular Devices Corp,USA)离线测量和分析fEPSP 的斜率。对照培养基含有:120 mmol/L NaCl、2.5 mmol/L KCl、1.25 mmol/L NaH2PO4、26 mmol/L NaHCO3、1.3 mmol/L MgSO4、2.5 mmol/L CaCl2、10 mmol/L d⁃葡萄糖,所有溶液均含有100 μm 印防己毒素(Sigma,St.Louis,MO)。
1.2.8 Morris 水迷宫实验小鼠每天给予4 个测试。每次测试由不同的位置开始。每个测试的时间为90 s。连续5 d 记录小鼠的逃离潜伏期(从起始点到目的平台游泳所需的时间)、路径(从起始点到目的平台的游泳轨迹)。第6 天撤掉平台,记录小鼠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评价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1.2.9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β斑块沉积提取小鼠脑组织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制备切片,切片经清洗、血清封闭。一抗(Aβ抗体,1∶1 000)4 ℃孵育过夜。滴加荧光二抗,室温孵育1 h。DAPI 复染细胞核。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用Image⁃Pro Plus 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定每张切片Aβ斑块的面积。
1.3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方法,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ISC1 在AD 患者脑皮层中表达与年龄相匹配的非AD 患者相比,AD 患者皮层中100 ~130 kDa的DISC1亚型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DISC1 在人脑中的表达情况Fig.1 Expression of DISC1 in the human brains
2.2 过表达DISC1 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与GFP组比较,GFP+Aβ组树突棘数量减少,而DISC1+Aβ组较GFP+Aβ组树突棘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A、B。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传递功能可塑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海马注射GFP 对照慢病毒及DISC1 过表达慢病毒的脑切片进行Aβ处理,膜片钳检测其LTP。结果显示,GFP+Aβ组小鼠脑切片的LTP 较GFP 组减弱,而过表达DISC1 后再行Aβ处理,LTP 较Aβ+GFP 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C、D。以上结果表明:DISC1 减弱了Aβ诱发的树突棘丧失及对突触可塑性的毒性作用。
2.3 过表达DISC1 对APP/PS1 转基因小鼠脑内Aβ斑块沉积的影响在8月龄的APP/PS1 小鼠海马中注射GFP 对照及DISC1 过表达腺相关病毒,6 个月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脑皮层及海马Aβ斑块沉积情况。与TG+GFP 组比较,TG+DISC1组小鼠海马老年斑面积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皮层的老年斑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过表达DISC1 能改善APP/PS1 转基因小鼠脑内Aβ斑块的沉积。见图3。
图2 过表达DISC1 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overexpression of DISC1 on synaptic plasticity
图3 过表达DISC1 对APP/PS1 小鼠海马Aβ斑块沉积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overexpression of DISC1 on Aβ plaque deposition in APP/PS1 transgenic mice
2.4 过表达DISC1 对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在8月龄的APP/PS1 小鼠海马中注射GFP 对照及DISC1 过表达腺相关病毒,6 个月后使用Morris 水迷宫评价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各组小鼠寻找平台逃避潜伏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在第5 天时,与WT + GFP 组比较,TG + GFP 组的逃避潜伏期更长(P<0.05),而TG+DISC1 过表达组较TG+GFP 组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同时在撤掉平台后,与WT+GFP组比较,TG+GFP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更少(P<0.05),而TG + DISC1 过表达组较TG + GFP 组穿越平台的次数多(P<0.05),表明过表达DISC1 改善了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见图4。
3 讨论
AD 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缺陷和行为能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水平,本病从明确诊断到患者死亡通常只有3 ~9年的时间。目前全球有超过5 000 万AD 患者,而且患者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AD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AD 病因复杂,且目前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因此,亟需探索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图4 Morris 水迷宫实验检测过表达DISC1 对APP/PS1 转基因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overexpression of DISC1 on Morris water maze experiment in APP/PS1 transgenic mice
目前AD 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涉及多种分子的改变。以往的研究发现,DISC1 是包括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和双相精神障碍在内的多种精神疾病的遗传风险基因[12-15]。最近几年,DISC1 与AD 发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ZHANG等[10]报道DISC1 与中国北方汉族AD 的发病存在相关性;SHAHANI 等[16]报道DISC1 可以调控淀粉蛋白前体APP 在细胞内的转运;并且先前实验也证实,DISC1 在8 个月的AD 小鼠脑中低表达[17-18]。由于存在可变剪接,DISC1 具有多种亚型。 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到的大多数DISC1 亚型在100 ~130 kDa 之间,这些是其发挥主要作用的亚型。在70 ~85 kDa 处也观察到较小的DISC1 亚型。本研究中发现,DISC1 在AD 患者大脑中的表达较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AD 患者的表达水平更低,提示DISC1 可能是一个与AD 发病相关的重要因子。
脑内Aβ斑块的形成与异常沉积是导致AD 病理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脑内Aβ斑块的沉积可导致神经元树突棘丧失,神经突触进行性减少,最终导致AD 患者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树突棘(dendrit⁃ic spine)是树突分枝上的棘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突触可塑性常与树突棘的形成、脱落、扩张和萎缩等形态变化相伴发生。本研究将培养的原代胎鼠神经元进行Aβ处理,体外模拟Aβ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过表达DISC1 能够挽救Aβ造成的树突棘的丧失及长时程增强(LTP)的抑制,提示DISC1 在AD 的发病过程中可能通过改善突触的可塑性发挥延缓AD 进展的作用。
目前,大量的基础研究致力于减少Aβ生成而改善AD 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19-20]。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在4月龄的APP/PS1 小鼠海马中(此时海马中尚未有明显的Aβ斑块形成)过表达DISC1,8月龄时检测,其可以有效减少Aβ斑块的沉积,并提高AD 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而在本研究中发现,在8月龄的APP/PS1 小鼠海马中(此时海马中已经有明显的Aβ斑块沉积)过表达DISC1,6 个月后检测,其仍可以有效减少Aβ斑块的沉积并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以上结果提示,过表达DISC1 不仅可以在早期预防脑内Aβ斑块的沉积及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并且对已经有稳定Aβ斑块沉积的AD 患者仍有减少Aβ斑块沉积及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中涉及的更深入机制,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虽然本实验在APP/PS1转基因小脑内过表达DISC1,证明DISC1 有效减少了Aβ的生成,但其不能完全模仿生理状态下没有DISC1 作用时Aβ的生成情况,因此,在后续的实验中希望能够构建DISC1 的敲除鼠并将APP/PS1 小鼠与其杂交产生DISC1 敲除的APP/PS1 小鼠,从而进一步在体内研究DISC1 对AD 小鼠Aβ斑块的形成。
综上所述,脑内DISC1 水平下调可能是AD 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过表达DISC1 能够通过减少脑内Aβ斑块沉积及减弱Aβ斑块沉积造成的树突棘丧失和LTP 抑制,从而提高AD 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本研究挖掘了DISC1 作为AD 治疗靶点的潜能,为AD 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