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分析
2021-06-02陈姗姗刘同强方莉
文/陈姗姗,刘同强,方莉
动静脉内瘘狭窄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失败的常见因素之一,狭窄多由血管内膜的异常增生所致,好发于吻合口及反复穿刺部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内瘘震颤减弱,透析血流量明显下降,如不及时干预开通血管,可导致内瘘形成血栓甚至内瘘闭塞,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既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通过手术切除狭窄段血管,并重新造瘘,手术创面较大,成功率较低,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近年来,DSA 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术(PTA)治疗内瘘狭窄因疗效确切,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在B 超引导下PTA 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 年4 月至2020 年11 月接受B 超引导下PTA 治疗的33 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的相关术前术后资料,评估B 超引导下PTA 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管再通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至2020 年11 月我院肾内科接受B 超引导下PTA 治疗的33 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其中男25 例,女8 例,年龄35 ~88 岁,平均(65.21±13.48)岁,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1 ~60 个月,平均(21.84±26.18)月。33 例患者的原发性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3 例,糖尿病性肾病11 例,多囊肾2 例,痛风性肾病1 例,其他6 例。纳入标准:①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明显减弱;②不能满足透析需要的血流量或透析时静脉压显著升高;③B 超表现为狭窄处管腔内径≤周围正常血管内径的50%,局部血流束变细,峰值流速>4m/s。
1.2 治疗方法
采用SonoScape S8Exp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频探头,深圳开立),在术前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部位、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测量狭窄处管腔内径,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导管。患者采取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装入无菌薄膜套内。在B 超提示距狭窄部位5cm 以上处作为穿刺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穿刺针做内瘘穿刺,针尖指向狭窄部位,见回血后,导入导丝,沿导丝置入5F 导管鞘,在B 超定位下将导丝缓慢通过狭窄段,经5F 导管鞘将球囊送至狭窄段。在B 超观察下逐步扩张球囊至完全充盈,并保持约30 秒,B 超观察狭窄段血管扩张情况,一般重复扩张2~3 次。B 超观察扩张后血流情况,管腔有无残余狭窄,测量管腔内径及血流峰值流速。术毕拔除导管鞘,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予加压包扎5-6 小时,术后6小时进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1.3 效果评价
术后狭窄处管腔内径≥邻近正常血管内径的70%为技术成功,能使用扩张后的动静脉内瘘进行1 次以上血液透析,且透析血流量至少达到250ml/min 为临床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数据以(x ±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3 例患者经B 超引导下PTA 治疗后,动静脉内瘘狭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内瘘血管震颤感明显改善。狭窄段平均管腔内径在PTA 治疗前为(1.2±0.1)mm,治疗后为(3.5±0.3)mm,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狭窄段平均血流峰值流速为(585.7±62.3)m/s,治疗后为(221.3±24.1)m/s,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平均透析血流量为(157.8±26.4)ml/min,治疗后为(258.9±22.3)ml/min,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见表1。术后有2 例患者因压迫止血不当,穿刺部位出现局限性小血肿,局部处理后,自行吸收好转。33 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出血、形成血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表1 B 超引导下PTA 治疗前后狭窄段管腔内径、峰值流速及透析血流量的变化(±s)
表1 B 超引导下PTA 治疗前后狭窄段管腔内径、峰值流速及透析血流量的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nP<0.01
?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血管通路方式之一,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感染率低、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等优点。动静脉内瘘自成形后,回流静脉即暴露在动脉循环的高血流量和高压力环境下,在血流动力学改变、透析反复穿刺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容易引起血管内皮和平滑肌损伤,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白介素-6、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等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相互作用下,引发机体的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促使内膜异常增生,最终导致动静脉内瘘非血栓性狭窄。如不及时干预处理,极有可能发生血栓、感染、心力衰竭、血管瘤、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及窃血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7]。针对此种内瘘狭窄,既往多采用手术切除狭窄段血管,并在其近心端重新造瘘,创伤较大,成功率较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PTA 技术已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法[1]。采用PTA 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2]。PTA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强、成功率高[3]等优点,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可以利用的血管长度。
选择在超声引导下行PTA 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可达到与放射介入相似的通畅率[4]。在本研究中,33 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经B 超引导下PTA 治疗后,狭窄均得到有效解除,与治疗前相比,狭窄段管腔内径明显扩大,峰值流速明显降低,透析血流量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血液透析基本可达到透析充分性要求,疗效显著。超声介入与放射介入相比,具有无辐射、不使用造影剂、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不仅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及血管内外结构,还可实时观察导丝、球囊的行进情况和血流变化情况,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介入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虽有其独特优势,但对于复杂血管病变的处理仍有局限性,不如DSA 直观、清晰,并且需要操作者能够熟练掌握超声技术。PTA 对于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近期效果明显,术后即可用于透析,但远期效果不佳,狭窄往往反复发生,需要再次甚至多次PTA 治疗[5]。因此,对于反复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如无明显出血禁忌证,建议长期服用小剂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做好血管通路的保护工作,如不穿过紧衣物以免压迫血管,减少对穿刺部位的触碰,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导致的二次伤害[8]。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查体和超声规律监测、评估[6],在发现狭窄后,及时干预处理,可有效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使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