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2021-06-02匡百玉
文/匡百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指人体中耳黏膜、骨膜出现慢性化脓性的炎症反应,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类型。患者发病后中耳腔室与鼓室会出现少量积液,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将导致感染化脓,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听力等,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此疾病具有病程迁延的特征,以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排脓、消炎)为主,但难以根治。目前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需重视手术期的护理服务[2]。现本文将结合我院90 例,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患,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收治的90 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于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来院就诊。所有纳入病患均经临床病情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化化脓性中耳炎,病患均知悉试验内容并自愿签署协议书。排除有其他器质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意识障碍疾病。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号采用1 ∶1 分组,对照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男性共计26 例,女性共计19 例;年龄区间:15 ~81 岁,平均(47.56±6.62)岁;病程区间:2 ~16年,平均(10.26±3.14)年。研究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男性共计24 例,女性共计21 例;年龄区间:18 ~82 岁,平均(48.62±6.59)岁;病程区间:2 ~16 年,平均(10.39±3.17)年。经统计验证,两组男女数量比、年龄差距、病程长短等基本资料均未见明显差异,符合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予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检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展开相关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2.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由主治医生、耳鼻喉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通过查询相关权威护理文献,并充分结合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总结护理要点,从入院当天至出院当日,根据疾病表现及治疗方案措施、病情转归等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后期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路径护理执行护理操作,同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护理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并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提升患者在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
1.2.2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
①入院1~2 天(术前)阶段:需做好病房环境护理,向患者展开健康宣教,进行治疗方案及操作步骤、疾病发病机制的详细讲解,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度;纠正其以往不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多次沟通和交流,快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心理干预,缓减患者焦虑、抑郁等系列不良情绪,增强其治愈的信心;在患者术前,帮助其完成CT、听力测试、心电图、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状态测试等相关检查。②入院3~4 天(手术前后):将术前心理疏导、主治医生介绍、医患间的沟通等作为护理工作的中重点;做好充分术的前准备;指导患者对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充分了解。③入院4~10 天(术后恢复阶段):指导患者卧床休养;注意加强术后并发症防治护理;个性化饮食干预、康复训练指导、抗生素治疗及用药指导、疼痛护理等。④出院当日:出院后,向患者提供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家庭护理方法、康复宣教(避免便秘、用力咳嗽等),并发放个人复查计划等,提醒患者一旦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需及时入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评估[3]
由科室质控员分别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技能操作、消毒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各项均为100 分,分数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就两组患者对病房护士长、责任护士、日常生活护理、病房环境及卫生清洁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对应分值分别为≥90 分、80~89 分、得分<80 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3.3 炎症指标
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处理后,采用散射比浊法、ELISA 法对血清中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10)水平变化进行测定。
1.3.4 并发症
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鼓室神经损伤、继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版本为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在表述时应用(±s)进行描述,施用t 检验对结果进行获取;计数在表述时应用(%)描述,经卡方值检验获取结果。P<0.05 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不同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呈更高水平(P <0.05)。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不同干预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同比对照组呈更高水平(P <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治疗前后IL-10、CRP 水平对比
对比两组干预前的中耳炎症指标,无统计学价值(P >0.05);干预后,同比对照组,研究组IL-10 水平显著升高,而CRP 水平显著降低(P <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IL-10、CRP 水平对比(±s)
表3 治疗前后IL-10、CRP 水平对比(±s)
?
2.4 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比对照组显然更低(P <0.0 5)。见表4。
表4 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随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化脓细菌感染,诱发咽鼓管阻塞、发炎、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目前针对此类病患以手术和保守药物为常用治疗手段,为促进康复,配合优质护理具有重要意义[4]。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整体医疗护理模式,具有高度综合性、跨学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5]。该护理模式是从患者入院始起,针对患者情况制订科学化、标准化、全面化的护理路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落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和临床治疗、病情恢复需求,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尽快康复[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同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更具优势。可见,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患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组干预后的IL-10、CRP 水平改善效果同比对照组均更具优势,充分证明了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中耳炎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此外,研究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充分证明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临床安全性更高。
综上,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患护理实践中引用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其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改善,在缓解中耳炎症的同时,对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