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出土道教封泥考

2021-05-29曹锦炎

新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封泥西乡印文

曹锦炎

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州建设埭溪、妙西乡的光伏项目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在妙西乡大山顶,清理了若干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土墩石室墓。于其中一座墓葬的封门外侧发现一件陶罐残片,旁边伴出有一方四字封泥(图1),附近还出土另一方有多排文字的封泥。由于陶罐的年代与土墩石室墓不属同一时代,且从内容分析,两方封泥皆为道教印章所抑,估计是在此墓室外举行某种道教仪式时对陶罐进行封缄后所遗存。结合陶罐残片纹饰及封泥文字特征,约在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

图1 封泥出土现场

妙西乡出土的封泥,第一方的印面约三公分见方,印文为“斩鬼使者”(图2),这在已有著录中尚属首见。

图2 妙西出土封泥之一

出土和传世的两汉印章中,有一类内容与“黄神”“天帝”神名有关的印章,如“黄神之印”“黄神越章”“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黄神使者印章”“天帝神师”“天帝使者”“天帝杀鬼之印”等(图3),这类印章是施法者在利用神的名义或代表神进行宗教活动。“黄神”类印章及“天帝杀鬼之印”是用于厌镇的,“天帝使者”与“天帝神师”等则是巫道人物的自称神衔,其与后世道教法印有重要的渊源关系1参见王育成,〈中国古代道教法印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年2 期,第64页。。

图3 传世道教印章

妙西乡出土封泥印文为“斩鬼使者”,与上引印文对照,“使者”即是“黄神使者”或“天帝使者”之省称;“斩鬼”犹言“杀鬼”,是其职司。显然施法者在念完咒语后,即用此印作为信物进行最后的封镇。陕西户县汉墓出土的曹氏解除文瓶,上有朱书云:“阳嘉二年八月己巳朔,六日甲戌徐。天帝使者谨为曹伯鲁之家移殃去咎,远之千里,咎□大桃不得留,□□至之鬼所,徐□□。生人得九,死人得五,生死异路,相去万里。从今以长保孙子寿如金石,终无凶。何以为信,神药厌填,封黄神越章之印,如律令。”2禚振西,〈陕西户县的两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0年1 期,第44—48页。施法时间、施法者及封镇目的以及施封之印章写的清清楚楚,这对了解妙西乡出土“斩鬼使者”封泥的施用情况,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此外,当时的佛教界人士攻讦道教:“造黄神越章,用持杀鬼。”“或轻作凶按,造黄神越章,用恃杀鬼。”3参见释玄光《辨惑论》;释道安《二教论》。从另一侧面反映这方“斩鬼使者”的用途。

妙西乡出土的第二方封泥,印面约四公分见方,印文作竖列十一行(图4)。文字大多作屈笔,加之印文模糊,因此较难辨识具体内容,但其与道教有关,属于实用性符咒性质则是可以肯定的。这类道符专用文字似汉字又非日常通用汉字,构形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汉字组成,文字偏旁常作简省。洛阳邙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罐上,书写有朱书延光元年解除文,其中就附有这类道符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1984年至1986年发掘资料,转引自王育成,〈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考古》1998年第1 期,第75—76页。(图5),文字构形与这方封泥较相似。成书于东汉顺帝时的《太平经》收录有四卷这类道符文字,称之谓“复文”(图6)。因此,有研究者称其为“复文式道符”5〈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第75页。。这类复文式道符文字的书体也有作篆书,曾见于道教经籍,被称之谓“秘篆文”,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两次诏修的《道藏》中,收有《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一书,其中就著录有大量这类字体,字旁注“右四十字秘篆文”“右十六字秘篆文”等。其于考古出土的唐、宋镇墓石上也常见到,例如西安小雁塔藏唐代镇墓石符铭6据王育成先生研究,石符铭即道经所载的《黄天赤书玉篇真文》。参见王育成,〈中国古代道教奇异符铭考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2 期,第31页。(图7)。妙西乡出土的复文式道符封泥印文作多符组合,成篇排列,这在出土封泥实物中,也是首次发现。

图4 妙西出土封泥之二

图5 延光元年解除文道符

图6 《太平经》载复文道符

图7 小雁塔藏唐代镇墓石符铭

值得注意的是,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登涉》中曾记云:“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行见新虎迹,以印顺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还。不但只辟虎狼, 若有山川社庙血食恶神能作福祸者,以印封泥断其道路,则不复能神矣! ”7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6年,第313页。由于以往尚未见过这种四寸见方、印文多达一百二十字的大型黄神越章之印,因此曾有学者怀疑葛洪也许是言过其实。众所周知,封泥是用印章抑泥封缄后留下的实物,妙西乡出土的这方复文式道符封泥,毫无问题也是用印章钤印所留,其字数明显近百,可见葛洪文中所言确有所据。另外,从葛洪文中也透露出所谓“黄神越章之印”,其实也包括这种几十字乃至上百字的道符印章。

1957年,江苏考古工作者在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中,发现一件木牍,画有道符,並有朱书一通:“乙巳日,死者鬼名为天光。天帝神师已知汝名,疾去三千里。汝不即去,南山紟□令来食汝。急如律令。”8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第10 期,第20—23页。(图8)同出还有一件封泥,印文为“天帝使者”。邵家沟遗址道符木牍和“天帝使者”封泥同出,对理解妙西乡同出有两种不同内容的封泥,颇有帮助。

图8 高邮出土木牍

附带提及,前些年湖州民间曾出现几方性质类似、尺寸偏大的封泥,传为当地出土。其中印面有方形及长条形两类品种。特别是印面方形的两品封泥,其一品印文也作十一行排列,形制、文字皆与妙西乡出土的封泥极为相似(图9);另一品印文分九行排列,每行九字,共八十一字(图10),文字大致可辨,作:“皇天立,□□□,幽皇强。告□□,□□(鬼)斩。巛(顺)八卍(万),□□□。□九州,使者降。□□□,苻(符)传典。主严鬼,现四光。丞八苻(符),合五行。□元气,调阴阳。持九天,□□□。严四时,将他众。推延合,相帝龙。调天□,利河江。制八敬,万鬼亡。”全篇铭文作三言,除首句为九字外,其余皆以六字为句,押“阳”韵。虽然不明印文出自哪部道家经籍,但其是作为道教咒语使用,这是可以肯定的。

图9 湖州发现封泥一

图10 湖州发现封泥二

湖州所出的另外两方长条形封泥,形制作竖写式道符,其上附有星象符(图11、图12),与葛洪《抱扑子·登涉》所载图像相似(图13),这种竖写式道符在出土的东汉木牍上也有发现,近年湖州地区就曾发现过一件东汉朱书道符(图14),但作为封泥文物尚是首见。两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形式延用至后世的道符,就是在这种带星象图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图15)。《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学道,其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9[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中华书局,1965年,第10 册,第2744页。“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10同注9,第2749页。。用道符印章抑印封泥,与文献所载的东汉道符性质相同,目的都是为了驱鬼辟邪。

图11 湖州发现封泥三

图12 湖州发现封泥四

图13 《抱朴子》载星符

图14 湖州出土东汉道符木牍

图15 《灵符施法全书》载道符

众所周知,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是道教的繁荣时期。湖州新发现的道教封泥,给封泥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其不仅印证了浙江地区在这个历史时间段道教流行的史实,同时也不失为重要的一项浙江文化历史记忆。

附记:本文所用湖州市妙西出土封泥考古资料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副所长提供,孙慰祖先生对封泥文字的释读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谨志谢忱。

猜你喜欢

封泥西乡印文
辽宁省博物馆藏安杖子出土封泥的再认识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封泥的艺术魅力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
秦汉封泥简析
印章印文检验探索
西乡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