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2021-05-28周兴辉王玉宏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互联网+互联网

周兴辉 王玉宏

摘 要 本文主要以“互联网+”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有效对策,最后阐述运用“互联网+”模式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思考,进而推动生物教学改革与创新,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生物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53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under "Internet plus" Mode

ZHOU Xinghui, WANG Yuhong

(Gansu Wuwei Tianzhu No.1 Middle School, Wuwei, Gansu 733200)

Abstract The Internet plus mode internet teaching is the focus of the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Fir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s analyzed. Secondly,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biolog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mode are explained from several aspects. Finally, the thinking of using Internet plus mo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s expounded, and then the biology teaching is promoted. The purpose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Internet +;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ode

目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工具给予教学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日益提升教育品质。生物作为一门分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借助宏观与微观现象结合的模式突显事物本质,存在着一定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学习者要具备抽象思维转化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可是高中学生的具象化思维相对普遍,大多数学生无法把抽象的生物理论转变为自身内在知识,“互联网+”教学模式赋予生物课堂反馈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着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化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内容繁多,时间的安排与运用需求教师深层次研究,一些教师选取单方面的口头教学形式,希望在课堂时间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就算是实验课程也是教师自己完成的,要求学生记住重点知识和实验原理,以至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没有被充分激發。[1]总体评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认真学习的学生加入学习活动,可是学生运用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和获取的知识达成正比,班级中依旧存在学生学习差的现象,致使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1.2教学资源存在局限性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课内资源是生物教材,课外资源也是通过教师素养和水平进行拓展的,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限制,对应的生物思想与生物素养提升空间不足。与此同时,针对高中阶段的生物高考内容,仅仅是结合课内教材对题目进行创新,若学生缺少丰富的课外知识,不能灵活处理难度较高的生物考试题目,所以教学知识内容的匮乏是传统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困境。[2]

2 “互联网+”模式下,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有效对策

2.1在课堂教学前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

要想把网络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在上课之前引进互联网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学习“腐乳的制作”相关内容时,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以口头表述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腐乳制作图例,学生学习的精力有限,此种想象化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所以无法确保教学质量。[3]然而借助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学生思维,便于获取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提前给学生呈现“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片段,由于此视频是美食品类科普纪录片,存在着较高的热度,能够显著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给高中阶段的生物课堂教学产生预期的教学成效,值得教师广泛运用。

2.2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

因为学生普遍缺少对生物学科的高度认知,经过研究可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强化学生对生物这门科目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增值”相关内容时,相关内容时,细胞作为生物体基础组成单位,将病毒排除在外,全部的生命体均是通过细胞组成,对应的细胞增殖也就是细胞分裂行为。可是因为细胞存在着微小的特点,教师不能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完成细胞分裂过程的学习,教师仅仅通过板书的形式对细胞增殖进行描绘,学生把学习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下利用一定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巩固。然而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直观的给学生呈现细胞分裂的视频,所有的学生均可以被生动的视频所吸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节约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机械化记忆知识点的时间,称之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

2.3在课堂教学之后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

处于大数据的社会发展环境,把信息技术运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是必然发展趋势,还是增强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后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4]比如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相关内容时,教材中主要描绘孟德尔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发现,接下来引出遗传物质的阐述。因为在这一个章节中细致的介绍孟德尔豌豆实验过程,所以教师不需要过多的利用课间时间和课堂教学时间发挥网络技术优势,以免影响教学进度。遗传因子的增值和其他章节之间密切关联,所以在课后时间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对生物学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带领学生深入走进生物世界,达到内化教学目标的效果。

3 运用“互联网+”模式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思考

3.1借助实验呈现生物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抽象理解能力

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给予传统实验的多个环节加以模拟,称之为虚拟化实验。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存在着实验难度大的特征,教师要发挥虚拟实验的优势,推动教学活动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化教学工具给学生参与虚拟实验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库对虚拟化实验进行编辑,形象地给学生展现生物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生命概念,尝试通过生物概念对生命变化进行解释。[5]

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教学模式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种群的特征”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生命系统结构图片,学生全方位研读之后探索“种群”的本质。虚拟化实验可以模拟种群密度的测试过程,也就是在某个空间内放置十只野兔,经过捕获后标记再次放回,借助标志重捕法统计含有标记野兔的数量,多次实验之后完成种群密度的计算。在一系列的实验观察过程中,学生掌握中寻特征和数量的关系,不断培养学生计算公式的运用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抽象理解思维。

3.2运用翻转课堂的组织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科学探索能力

对于翻转课堂,是把传统课堂教学节奏进行颠倒的一种教学思路,将网络资源以及信息工具当作媒介,促使学习资源能够广泛共享,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总是通过知识灌输的形式和题海战术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质量。可是此种教学思路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高中生物教师要给学生构建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6]保证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条件下,强化自身科学探索能力。

比如在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内容时,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为目的,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感知。接下来教师给学生引进“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理念导出新课,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文本内容,对导学案中的填空内容进行补充。以了解基础知识为前提,学生围绕微课提供的案例信息,深入分析“调控生物体性状的因素”,在此期间,师生可通过网络平台互相交流,把需要处理的学习问题反馈到导学案中,第二天通过教师细致化讲解,帮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

3.3借助辅助软件构建学习平台,强化学生巩固生物知识

现阶段,移动网络设备已经广泛普及,对应的网络学习软件逐步丰富化,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肯定。移动辅助工具存在着较强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移动软件参与课下学习活动,不仅可适应学生对电子设备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结构体系。这样教师利用移动软件形成教学平台,对应的教学APP能够按照学生学习进度提供针对性的复习内容,使得学生克服学习困境,拓展学生知识面。移动软件的产生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包含着多样化的网络资源,教师借助移动软件调整学生学习进度,及时处理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7]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借助辅助学习软件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挑选多层次的练习题,把检测结果统计在教学APP系统中。系统自动化的给学生推送提高自我学习成绩的复习内容,不仅节约学生复习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点,满足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意识,巧妙借助网络优势开展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知识视野,使得生物教学更加具备生动性与趣味性,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 桂玉忠.互联网+创客教育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成功:中下,2018(1):00223-00223.

[2] 王建军,任萌旭.“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1):258-259.

[3] 许俊华.基于翻转课堂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新一代:理论版,2019(11):182-183.

[4] 李林.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000(021):63-64.

[5] 刘惠兰.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018(002):151,153.

[6] 刘晋.“学-究-讲-练”四环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实践研究[D].2020.

[7] 卜利萍.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互联网+互联网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